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它与西方语法体系和它与中国语文传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着手点之一。《马氏文通》和中国语文研究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从《文通》与中国古代语文理论、《文通》中的文章学思想、《文通》中的辞气论、《文通》中的古典文化气息四个方面分析阐释了《马氏文通》对中国语文研究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欧洲,尤指法国是传统汉学的中心,"中国研究"则是以美国为中心。费正清是公认的中国学创始人,也是"中国学之父"。他打破了美国传统汉学的模式,研究近现代的中国从而确立了美国现代中国学的研究。本文旨在从4个方面探讨费氏对美国的汉学(中国学)研究的影响和做出的贡献:美国中国学研究由传统的汉学研究向近现代中国学研究过渡的领军人物;促使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形成学科化、机构化的特点;"冲击—反应"研究模式的特点和影响;使美中关系史研究在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中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略窥到美国汉学(中国学)研究发展的轨迹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作为“诗之大纲”的《诗大序》,不仅在传统中国关于诗的性质与功能阐释中具有权威性地位,其域外翻译与流传也甚广,在世界性诗学理论的表述中有着自身的特色与影响。二战后,随着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向美国的转移,有关《诗大序》的翻译与研究也聚集到美国的学术圈;与此同时,基于《诗大序》英译的成果,以华人学者为代表的美国汉学研究也尝试激活《诗大序》的理论话语,使其跳脱《诗经》解读手册的单一功能,释放其与西方诗学对话的空间,彰显了中国传统诗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自由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史上的教育思想,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著作中提出。其实,作为儒学经典的《论语》,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自由教育思想。一、重视教育的作用,打破"学在官府"的界限,提  相似文献   

5.
作者目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化人类学博士学位。在业师狄百瑞、费正清等著名汉学家指导下,经过大量史料的整理爬梳,对几百年西方汉学的发展和流变作了较为详尽的回顾和考察,揭示出汉学从兴起到成熟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悲剧性历程及其原因。在概括汉学所取得的可观的学术成就的同时,也深刻地指出了汉学在今天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并对振兴汉学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6.
关于钱钟书先生在汉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人们谈及较多的是他在1940-1941年间发表于《图书季刊》(Quarterly Bulletin of Chinese Bibliography)上的《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但是这其后,钱先生的作品里有关汉学的内容却少有人梳理。其实在钱先生回国后所参编的《书林季刊》里,在他的散文杂纂中,以及《管锥编》、《谈艺录》这样的煌煌巨著甚至其晚年的断片残卷中,都闪现着汉学的灵光。如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1940)为界,将钱钟书先生的汉学研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考察其后期在汉学研究方面的思想和创作,可求得对钱先生之于汉学较为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各国学者从"多元视野"观照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再次构筑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平台.这里选登的主要是对传统汉学(Sinology)与"中国学"(China Studies)及其关系的不同见解,以及对中国文化学术传统的较新看法.中国学脱胎于、基础于汉学并且扩及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实际上是跨学科和多层面的,这渐成共识;但是,如何继承汉学传统,如何对待资料及其考据和整合,则要进一步讨论.本文据速记整理,可以窥见一些正式论文集看不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品读     
<正>班主任必须与大教育学家、与教育学经典著作、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当代世界教育理论,保持直接的对话状态。——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在其《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一书中强调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而这种"专业性"需要班主任时刻走在学习的路上,通过研究大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研究教育学经典著作以及传统  相似文献   

9.
《苦雨》是诗人朱英诞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诗歌,集中反映了他在时代重压和文化夹缝中艰难前行的孤苦与困惑.诗歌运用了独特的对话体式,将多变的自由句式和齐整的韵律结合在一起,呈现出多元化的意象组合和建立在中西文化之上的现代审美意识.从与自我、音乐、古典对话这三个方面对诗歌的内容、结构、意象、思想作一梳理和阐释.  相似文献   

10.
语文对话教学是基于西方释义学和中国传统主客一体的哲学观之上,以语文知识为中介,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语文素养的有效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研究从对话教学的传统、核心价值、实践探索及有效性四个层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以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为中心,梳理了译者通过其翻译活动阐释中国核心的哲学思想。理雅各的翻译活动推动了中西交流过程中的相互包容与融合。他的译本也成为19世纪中西对话的重要媒介,为西方社会理性、客观、科学地看待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架通了桥梁。通过研究《论语》英译有助于中国文化典籍的传播,服务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话语竞争力,反推西方汉学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态度,寻求中外译者的协同交流。  相似文献   

12.
萨义德的《东方学》在中国出版后,中国学术界开始将这种后殖民主义理论运用于对西方汉学的研究,并提出了"汉学主义"的概念,认为西方汉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再是一种客观知识。文章在介绍了"汉学主义"的观点后,对中西学术界的"汉学"的概念做了厘清,并对东方主义和汉学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汉学主义在理论上的问题做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西平《传教士汉学研究》一书,为我们考察明、清两代中西初识时期两大思想文化传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全面而又具体入微的双向视角。对中西交流史研究、西方汉学史研究、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乃至"国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美国现代女作家赛珍珠的小说《大地》和《群芳庭》以及论文集《论男女》为研究对象,聚集三部作品的共同主题,即女性如何平衡女性自由与家庭义务这一论题,探索赛珍珠的自由女性主义思想以及中国文化对其女性思想的影响。三部作品就书写对象而言形成自我与他者的对位,在文类上形成虚实对照,共同展现了赛珍珠与中国妇女的对话、协商、认同的动态过程。她吸收中国文化的精髓,形成了有别于其她西方女性主义者的自由女性主义思想,并以此反观中国妇女,将理想的女性形象投射到作品中的中国妇女身上。本文借拉康的镜像认同理论阐释赛珍珠在跨文化书写中体现的自我他者化的认同模式。  相似文献   

15.
《易经》是中国四经之首,蕴含着的博大的哲学思想,其中的管理哲学对西方管理思想的形成更是起着深远影响。提取《易经》的管理学原理,梳理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史,从《易经》与西方管理科学的融合中发现其中的"中国元素",剖析其中的"中国元素"并用SWORT分析法对这种融合进行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16.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之一,阐释了道法自然的"合一"观、道生德养的道德观,对当代生态文明教育中应塑造什么样的人,如何塑造人都有所启示。本文梳理了《道德经》中"知足知止、少私寡欲、复归于朴"等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提出教育者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应借鉴"自然无为、图难于易"等方式,最终高效达成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7.
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卜松山(Pohl,Karl-Heinz),1945年生于德国萨尔兰州.1970-1975年间在汉堡大学学习汉学、日本学、艺术史.曾在台湾辅仁大学学习中文.后在波恩大学东方语言系中文专业学习,并获现代汉语翻译文凭.1978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学习,获得硕士学位.1982年,以论文《郑板桥:诗人、画家、书法家》获博士学位(该书1990年德国《华裔学志研究丛书》之一).次年,任威尔茨堡大学汉学系高级讲师.1987年,任图宾根大学中国文学和思想史教授.1989-1991年,任该校汉学及朝鲜学系主任.1990-1991年,任该校文化学院院长.1992年,任特里尔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文学史、美学史和思想史,著有《论叶燮的〈原诗>》《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中国的美学与文艺理论——从远古到现代》,主编有《桃花源——陶渊明诗集》,合编有《寻找光明的黑眼睛——八十年代中国作家创作谈》等,翻译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书林漫步     
《陕西教育》2010,(1):126-127
自从学校产生以后,就开始有学校内部管理和政府对学校管理的问题。《教育管理学》为《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教材》丛书之一。《教育管理学》主要是对教育管理学的基本范畴、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建立一个教育管理学科的基本框架。全书主要从教育管理学导论、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发展、教育组织管理、教育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后汉学是随着中国崛起、澳中文化外交发展、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而形成的新的汉学研究。澳大利亚后汉学的发展范畴与传统汉学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整体来看,澳大利亚汉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第三和第四个阶段为新创时期,即后汉学时期。澳大利亚的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的崛起,这些主客观因素与第三方因素,共同促成了澳大利亚后汉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初,王国维引进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重新给予评价和研究。王国维首先在《红楼梦评论》中倡导宏壮、崇高的悲剧精神,从而打破了中国古典美学和谐的传统,其次又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对西方美学作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最后在《人间词话》中完成对中国古代诗词理论的新的阐释。王国维在引进西方美学的同时注意中西美学思想的融合和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更新改造,从而为中国近代美学的建立打下了第一块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