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的知县、县令,也有兼一县兵马的职责。朝官知县兼领一县兵马,被称为兵马都监;京官知县和幕职州县官县令兼领一县兵马,被称为兵马监押;畿县知县兼领一县兵马,称为签书兵马司公事。宋代知县、县令兼领兵马,一是镇压民间的反抗活动,二是抵制异族的进攻。宋代的知县、县令始于宋初;神宗革新,实行将兵法,专门别置教官训练军队,罢黜知县、县令兼领一县兵马之权;到南宋恢复知县、县令兼兵权。  相似文献   

2.
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中对常参官知县自奚屿始提出质疑,他认为县令与知县是相同的。根据史料判断,知县为常参官差遣,由中央下派到地方,而县令为选人的职事官,依靠循资依次递升而来。二者并不相同,因此,常参官知县自奚屿始还是能够成立的。  相似文献   

3.
唐代县丞是县级地方行政机构中重要的“佐贰”官,它除“通判县事”的本职工作之外,还经常兼摄判其他官职的职掌,如监察御史、宏文馆职、县令、县尉、县主簿等。有时,他们还会被上级官员差出执行专职任务,如差出押运钱粮等充当使职。而县丞的兼摄判与差出对县级行政也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据载,河南省叶县,春秋战国确实有位姓沈名诸梁字子高的名宦,做过出国叶县县尹(或称县令),因此被称为叶公。史书记载,当时楚国遭到白公之乱,惠王被劫,在国难当头之时,  相似文献   

5.
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诗是黄庭坚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其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此外,他又能写词赋,兼擅行书、草书。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  相似文献   

6.
祖远 《老年教育》2013,(2):16-17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桩从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桩特大贪污案的首犯,就是乾隆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望。王望是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调任甘肃省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  相似文献   

7.
敦煌古代农民身份的工匠一般被称为"博士"(把式),他们在务农的同时,也受雇于人从事一些手工业劳动,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农民的"兼业"。这一现象一般认为在中国宋代才出现,但敦煌唐代文献中就有相关记载,说明敦煌唐代就出现农民工匠兼业。这与敦煌的地理位置、生存条件及政府的管理不是太严格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饰小说以干县令”出自于《庄子·外物》篇,对于“县令”的注解有不同的说法:或解释为“高明令闻”,即美好的声名;或解释为“悬赏的诏令”;或解释为“县长”。文章认为,县令应为官职,是一县之长,这种理解是准确恰当的。  相似文献   

9.
《宋故范府君墓志铭》记载了北宋县官范天祐的生平仕宦和家族关系,但志文存在舛误之处:其曾祖范谏的赠官应为勋官骁骑尉,而非右骁骑将军;祖父范祚应为“监察御史守武功县令”,而非“行武功县令”,曾任武职。墓志讹误背后透露的是复杂的政治景观:宋代知县(县令)的恩荫范围仅及直系子孙,因为雷简夫家族势力强大,范氏墓志铭难以直书其恶;范伟和雷简夫等豪右危害地方,导致治理困难;墓志铭所载冒荫案的审理透露出御史台会干预地方司法、皇权会影响司法审判结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辽代承袭唐五代旧制,在军队中设有都监。辽代仍延用五代已有的临时型都监、常驻型都监两种类型。辽朝所置临时差遣型都监基本与五代相同,只是对势力较大的军队会派都监临时监管。常置性都监相较五代有较大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范围扩大,二是职权增大。  相似文献   

11.
秦代县行政主官称谓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秦代的传世和出土资料显示,秦代县行政主官称谓有三种:令、啬夫和守。秦时期只有县令而未有县长;啬夫也是县主官的一种称谓;守则是从新近出土的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以及早先出土的部分铜器铭文中考证得出的。到了汉代就基本固着在县令长一个称谓上。县主官称谓的不统一,反映了秦代郡县制初创时期中央统县和郡统县并存的实际状况。也展现了郡县地方组织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清末,主管教育(当时称学务)的部门,中央一级的称“学部”,省叫“提学使司”,县称“劝学所”。各级都设有视学,省视学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检查,对各县教育作出全面的评价。因当时教育是知县(县太爷)直接管好,所以对知县,好的表彰、记功;差的批评、记过。下边摘引宣统元年(1909)《山西教育官报》(全省教育刊物)所载省提学使司上书省督抚,(省行政长官),关于各知县办理教育的评估呈请。这一年,全省表彰、记功的,14个县,批评、记过的16个县,均写清知县姓名、评语。中等的未列。  相似文献   

13.
[学校档案]浙江省奉化中学,是浙东地区最早创办的学校之一。南宋乾道年间宋代大儒朱熹提举浙东,“奉使循行”,从水路来到奉化,“泊舟龙津”至学宫讲学。嘉定四年(1211年),县令冯多福在朱熹泊舟之地建起“龙津馆”,史称“龙津书院”。至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9月,知县李前沣为办新学,将龙津书院改为龙津学堂。从学校创办至今,校名几度更改,校址几度更换,经历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重重困难。尤其在抗日战争时,学校辗转敌后,四次大迁,师生栉风沐雨,含辛茹苦,终使教坛常青,弦歌不辍。2000年在奉化城县江之畔,龙津书院遗址新建奉化中学新校舍,“龙津”从起点回到了终点,历史与现实在“龙津”的发源地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4.
官方文献记载的州判官兼领捕盗的制度并不完全符合相关制度的具体运作。州判官兼捕盗之职主要设于无属县之州。元代不少县直接改为州,此种背景下,州判官兼捕盗成为具有元朝特色的制度,其在维护地方治安方面的作用亦较为彰显。目前发现的两方元代"州判官兼捕盗印",进一步印证和补充了元代州判官兼捕盗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令梅治状》是康熙年间李成林任湖北黄梅县县令时的施政记录。作为处在政治国家与民间社会交汇点上的知县,李成林在鲜活的内陆乡村社会里所开展的治理实践、实际效果、原因所在及其局限性均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南宋嘉熙年间,江西一带山民叛乱,身为吉州万安县令的黄炳,调集了大批人马,严加守备。一天黎明前,探报来说,叛军即将杀到。黄炳立即派巡尉率兵迎敌。巡尉问道,“士兵还没吃饭怎么打仗?”黄炳胸有成竹地说:“你们尽管出发,早饭随后送到。”黄炳并没有开“空头支票”,他立刻带上一些差役,抬着竹箩木桶,沿着街市挨家挨户叫道:“知县老爷买饭来啦!”当时城内居民都在做早饭,听说知县亲自带人来买饭,便赶紧将刚烧好的饭端出来。黄炳命令手下付足饭钱,将热气腾腾的米饭装进木桶就走。这样,士兵们既吃饱了肚子,又不耽误进军,打了一个大胜仗。这个县…  相似文献   

17.
一、春秋时代是一个列国分裂的局面,前后出現六大强国,各国間的主要国土略述于后: 齐——都监淄(今山东临淄县北)国土約有今山东北部及东部沿海一帶。晋——都新田(今山西曲沃西南)国土約有今陝西省中部  相似文献   

18.
有个姓周的官员,做官做到通判,因贪污被监司弹劾,最后给了他个降职处分,调到一个下等县任知县. 周知县刚到任,县衙里的一个小官想试探一下他为官如何,便铸了个一斤重的银孩儿,放在县衙的便厅上,然后到内宅报告知县,说:“‘家兄’正在便厅等您,有要紧事向您汇报.” 知县来到便厅,不见有人,只见有个银孩儿,便把银孩儿收起来了. 过了不久,那个小官因事触犯了知县,知县要惩罚他. 那个小官连声哀求,对知县说:“请看在‘家兄’面上吧.” 知县说:“你那个‘家兄’没头脑,一去后再也不来见我.”  相似文献   

19.
填字游戏     
正横向:一、意大利政治思想家,代表作《君主论》被称为"独裁者手册"。二、大陆男演员,在电视剧《武林外传》中饰演白展堂。三、电影艺术大师,代表作有《后窗》《西北偏北》《惊魂记》等。四、小说《水浒传》中张都监准备杀害武松的地方。五、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  相似文献   

20.
尝粪心忧南北朝南齐时,有一个叫庚黔娄的人,被委任为孱陵(chánling)县的县令。他赴任不到10天,忽然心惊肉跳,汗流浃背。他预感到家中出事了,因为家父年事已高,不知何时会有不测。于是,他弃官回家,到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