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越 《湖北档案》2007,(2):45-47
纵观世界档案学理论界的发展历史,以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根基的理论发展体系经历了漫长的由诞生到发展,由发展到成熟的演进历程.这种理论发展体系是在对传统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早期档案实践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历史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任越 《湖北档案》2007,(1):45-47
纵观世界档案学理论界的发展历史,以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根基的理论发展体系经历了漫长的由诞生到发展,由发展到成熟的演进历程。这种理论发展体系是在对传统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早期档案实践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历史性和适用性。但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先期档案管理经验的中国却未在这种理论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我国大部分档案学理论也是以借鉴学习西方档案学理论为主的。这种理论与理论来源背景不相符的窘境一直成为鞭策我国档案人在探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基础理论过程中不断进取和努力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纵观世界档案学理论界的发展历史,以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根基的理论发展体系经历了漫长的由诞生到发展,由发展到成熟的演进历程。这种理论发展体系是在对传统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早期档案实践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历史性和适  相似文献   

4.
任越 《湖北档案》2007,(5):20-22
纵观世界档案学理论界的发展历史,以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根基的理论发展体系经历了漫长的由诞生到发展,由发展到成熟的演进历程。这种理论发展体系是在对传统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早期档案实践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历史性和适用性。但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先期档案管理经验的中国却未在这种理论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档案双元价值是由湖北大学覃兆刿教授提出,用以解释档案的管理功能与社会意义,并评价我国档案管理实践活动的理论观点。它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档案学界在档案学基础理论领域所提出的极具创新意义的观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投入到对档案双元价值的研究中,档案双元价值论也开启了由学术观点向学术理论转型的进程。本文将着力于分析档案双元价值从观念的发源到理论内涵的发现、发展的理论转型过程,并对档案双元价值论的未来发展与可供研究的空间进行阐释与预测。  相似文献   

6.
纵观世界档案学理论的发展历史,以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根基的理论发展体系经历了漫长的由诞生到发展,由发展到成熟的演进历程。这种理论发展体系是在对传统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早期档案实践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具有广泛的历史性和适用性。但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先期档案管理经验的中国却未在这种理论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大部分档案学理论以借鉴西方档案学理论为主。  相似文献   

7.
于玲 《兰台世界》2007,(16):8-9
谢伦伯格是美国著名的档案学家和现代档案学派的代表人物,其理论"文件双重价值论"不仅成为指导当时档案工作的主要思想,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档案进入数据态管理模式,需要新的档案价值鉴定体系.在概述谢伦伯格文件双重价值理论的核心要点的基础上,分析档案管理模式改变、信息公开、电子文件以及档案数据对双重价值理论时序性假设和方便利用等假设的冲击,反思双重价值理论在信息时代存在的合理性.从多元性角度重构档案价值理论,提出档案价值多元模型、档案多元价值变化时间模型,对...  相似文献   

9.
正确理解"档案",是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际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如果问什么是档案?我们也许例举一些熟识的种类就能轻松过关,如果问档案是什么,就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了.从档案学初创时期到当前的档案学界,关于"档案"的理解一直存在很多争议.  相似文献   

10.
邸家琴 《云南档案》2012,(10):47-48
档案双元价值论以我国档案事业的演进为理论切入点,集国内外档案理论之精华于一体,对我国档案事业今后的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影响,但是,由于它是一种全新的研究课题,其中有些问题还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三个体系"之间关系的实践与理论的双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三个体系"在档案工作实践发展中的意义,同时在理论层面阐述"三个体系"与以往档案学理论的关联性.文章最后还指出"三个体系"建设中要注意处理好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现实与未来需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档案价值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档案是国家的财富 ,是人类记忆的重要载体。一个国家保存的档案年代是否久远、数量是否浩瀚 ,是这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和探索档案价值的本质和特性以及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 ,是档案学理论的重要课题。档案价值论的建设 ,不仅对档案学理论发展和档案工作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而且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档案价值论 ,以档案价值现象、本质及其运动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本文主要由三个理论部分组成 :一、档案价值本体论档案价值本体论是档案价值理论体系的基石 ,…  相似文献   

13.
困惑与思考——对文件与档案双重价值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从谢伦伯格在1956出版了英文版本的<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1]一书中提出文件与档案两种价值以来,文件与档案双重价值论发展就一直蔚为壮观.其中尤以1983年黄坤坊等翻译的中文版对中国档案理论界影响最大.笔者通过对译本和相关档案教材学习,参考傅荣校的<关于档案价值研究>[2]、<论谢伦伯格的理论贡献>[3]及相关论文,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对文件与档案双重价值存在的困惑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文件价值论与现行文件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件开放实践既有以件价值理论为核心的相关理论支持,同时开放实践也呼唤着件价值理论等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创新。章就档案工作规律问题研究现状、及档案工作存在与发展的几点规律性认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结构思想与方法下的现代档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学理论已经过了百年的历练,但以档案学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十几年中,我国出版了不同作者的四部五个版本的<档案学概论>,我近期档案学理论研究也变得异常活跃,档案学理论界开始思考一些过去未曾思考过的问题:档案学应该用什么样的结构来容纳档案实践经验和知识?怎样将它们组织成为一个科学的概念体系?如何利用这个科学体系发现更多的现象本质和规律,以及如何利用它预测档案学和档案实践发展的未来?而诸如:档案学研究对象、档案学学科体系、档案学科学体系、档案学理论体系、档案学理论层次结构、档案学理论内核、档案学理论逻辑起点、档案学理论内在逻辑、档案学的理论纲领、档案学研究范式、甚至是档案学本体论等等问题,一下都涌现出来.而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我国档案学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表明我国的档案学研究已进入以档案学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档案学界关于档案学学科体系和档案学理论体系的认识;其次,分析了宗培岭教授关于中国档案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构成;第三,论证了档案学学科体系与档案学理论体系的构成。该文认为,档案学学科体系主要由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和技术档案学构成;档案学理论体系应由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学应用理论构成,不应该包括档案学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档案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史证明:任何一门科学体系的建立,理论与概念体系的形成,都必须明确其思维得以发展的那一抽象概念--逻辑起点.档案学也不例外.要使档案学理论实现从"经验科学"到"解释性科学"的过渡,使其具有"科学"所应具有的基本品质,就必须找到整个理论体系得以发展和完善的逻辑起点,否则,档案学就不可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以丁华东的《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和陈祖芬的《档案学范式的历史演进及未来发展》为例,探讨当前档案学界以范式理论为依据,论述档案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视角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19.
《兰台世界》2022,(2):64-67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档案双元价值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立足于已有的档案双元价值理论基础,从理论内涵、逻辑推演、模型建构、与其他档案学经典理论比较、对我国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与评价这五个角度,深化了档案双元价值理论的合理性,拓展了档案双元价值的理论范畴与实践应用范围。该书思想深邃,分析严谨,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它为我国档案双元价值理论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档案学术论著。  相似文献   

20.
一、档案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档案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由于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使得科学方法在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而档案学向更广、更深方面发展。反之,将会使档案学科理论缺少深刻性、准确性和清晰性,档案学研究方法是由多种方法组成的复杂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