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鼎足对散论     
鼎足对是元散曲的一种常见对偶形式,可根据曲牌的具体情况用于曲首、曲中、曲尾.鼎足对往往是一首散曲的精彩之处.鼎足对在与其它修辞方式结合方面、运用词汇方面具有通俗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去年第四期《天津师大学报》上,拜读了谭汝为先生的《词曲鼎足对简论》,而后翻阅《语文园地》又在1983年第3期上见到了谭先生的《鼎足对与联璧对——试论元散曲特殊的对仗形式》。读后颇有收益,但也有两点不同意见,愿提出来与谭先生商榷。首先,谭先生在两篇文章中都提到:“有些曲牌如[天净沙]、[折桂令]、[水仙子]、[醉太平]等句式适于使用鼎足对,因此形成了应当遵守的格律。”这就是说,所举的几种曲牌,句中必须有鼎足对方可,不管是否约定俗成或是曲律本身要求,都已成格律,不可变更。其实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让我们先看元人的几首[天净沙]:  相似文献   

3.
“鼎足对”亦称“三枪”、“救尾对”,就是以三句为一组,互为对仗,犹如鼎的三条腿。周德清《中原音韵》、朱权《太和正音谱》、王骥德《曲律》中对之都有简略的论述。鼎足对在元曲中运用得很广泛,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如:  相似文献   

4.
“鼎足对”(“鼎对”)是汉语特有的修辞格之一,它古已有之,而在元代杂剧、散曲中尤其缤纷灿烂;并不是“元人散曲中特有”的句式。鼎对除了具有偶对的一般特点、功能外,还从多方面显示其个性,如排比的溶入,串对的显豁,辞格的集结等。在元曲中,鼎对能使事、理、情表达得酣畅、遒劲、和谐,更具有审美价值。这种历史久、形式美、功能多的修辞格,如今还没有绝迹,在一些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它还在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5.
一、元散曲的体裁特色散曲是在宋、金、元对峙时期我国北方新兴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它是在宋词片面追求典雅,刻意求工,渐趋僵化的情况下,在民间传唱的“俗谣俚曲”中发展起来的,当时人们称之为“街市小令”(朱权:《太和正音谱》)或“市井小曲”(王骥德:《曲律》)。其后,由于有乐师正谱,文人填词,并吸收部分词调演化成曲调,加之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大量“胡乐番曲”输入,使曲调日趋丰富,从而使散曲这一新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6.
互文,是古代作品特别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人们平时见得最多的是本句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和对句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还有一种三句互文,它常常跟“鼎足对”叠合在一起,三句鼎足相应,互相补充,故亦称“鼎足互文”。下面结合具体例子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7.
曲的对仗     
和诗词一样,曲也讲究对仗。但是,曲的对仗,完全是出于修辞的考虑,而非格律上的要求。曲的对仗,可平仄相对,也可同声相对(即平对平,仄对仄)。曲的对仗形式要比诗词的对仗形式丰富得多。曲的对仗的主要形式有:合璧对、连璧对、鼎足对、扇面对、救尾对、鸾凤和鸣对、重叠对、同韵对、两韵对、律句对和衬字对等。合璧对,又称两句对,即两句之间构成对仗,取珠联璧合之意。  相似文献   

8.
五、律诗的对仗 对仗就是对偶。“对仗”中的“仗”,取意于仪仗队中的“仗”,两两相对,排列整齐。律诗产生以前,作为修辞手段,对仗在古诗文中早已存在,只是不像律诗那样作为一种规定必须使用并要用在固定的位置而已。和平仄一样,对仗也有很多讲究,  相似文献   

9.
“叹世乐闲”的精神和创作倾向,在元代散曲中是一个颇富特点的问题。对其作一些探讨,可体察元散曲家的创作心态,以及加深对元散曲的理解。“叹世乐闲”的概念包括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方面。分开来说,“叹世”包括怨世、愤世、讪世,玩世、遁世等思想感情,从元散曲的一般情况来说,多施之于居官的危险,名利的虚幻,强权的横暴,是非的颠倒,人心的险诈,祸福的无常。“乐闲”包括快乐、闲适、自在、达观、旷放等情绪意识,其对象化形态是对归隐生活、田园风光、诗酒优游、渔樵往还的讴歌礼赞。“叹世”与“乐闲”的心理轨迹在遁世与归隐之间发生了交会,两者  相似文献   

10.
元代散曲家。如繁星满天,乔吉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被后世论者推为元散曲“清丽派”的杰出代表。他一生与官场无缘,流寓杭州约四十年,寄情诗酒,放浪不羁,自称是“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曲作中既有以风流才子的自况,也有对离情别绪的感伤,更有散诞不平的嘲谑,故有人将他比作唐诗人杜牧、宋词人柳永。其散曲风格并不拘于“清丽”一格。而是趋向多样化。故王骥德、胡应麟等人又将其比作唐代的“鬼才”诗人李贺。若要探讨乔吉在元散曲史上的地位,这首看似怪诞的[折桂令]《荆溪即事》是不可忽视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1.
屈原骚体诗,以其瑰丽奇幻之美创造了中国古代抒情诗的艺术典范,其魂丽奇幻抒情特定之形成,在发生学意义上,源自屈原对于诗“抒情”的自觉以及诗人对民族高度活跃的情感个性的承传与超越。  相似文献   

12.
关于屈原《离骚》中的“求女”喻意 ,历来众说纷纭 ,概括起来 ,主要有五种。五说主要从写实的角度去理解“求女”喻意。如从《离骚》的主旨、文体特点和艺术风格综合考察 ,其中“求女”喻意较虚 ,喻指“求美”。  相似文献   

13.
论屈原的艺术气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创作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体现出了雄伟的艺术气魄。文章首先指明屈原诗作 ,特别是《离骚》、《天问》中透露出的雄伟艺术气魄 ,然后揭示出屈原艺术气魄与屈原崇高的人格的关系 ,最后昭示出作家、艺术家要具有独立、崇高的人格和精神上的自由 ,才能创作出具有雄伟艺术气魄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古典诗词趋向"天人合一"的文化有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词创作上对比手法的倡导,结构上取消某些语助词、设立对仗,以及中国文字自身的表意特征和普及化的书法艺术追求,多方位的为作品“虚“化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的辞赋作品约有三十余篇,包括骚体赋和散文赋两大类。其中,骚体赋约占三分之二。表现在内容方面,他发扬了屈原“发愤抒情”的传统精神,抒写“永贞革新”失败后的自我遭际、思想、感情,表现出一个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坚持的诗人自我。在艺术表现方法上,他在继承的同时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在写景、用事、抒情等各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6.
“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在继承屈原“发愤以抒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文艺心理学命题。它蕴含着强烈的心理内驱力,是司马迁完成《史记》的心理动力;它隐含着内心巨大的自我表现欲,成为司马迁实现人生超越的心理基础;它饱含着深切的情感体验,透射出司马迁在《史记》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7.
以叙事接受者为参照系,话本叙事与电视剧叙事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尽管不能简单地将二者归结为“源”和“流”的关系,但话本叙事中的许多技巧确实能对电视剧叙事有所启发。作为叙事艺术的超越者——电视剧叙事根据接受者的时代要求,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改进。面对话本叙事已经取得的辉煌艺术成就,电视剧叙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18.
聂焱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3):58-62,76
用"四书"创制的汉字是用比喻、象征等辞格式思维模式将"世界图式"和物质符号融为一体的文字,其中比喻式思维模式是创制汉字的主体思维模式。用辞格式思维模式创造的汉字世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心灵化了的一种艺术性全息图式。  相似文献   

19.
元杂剧曲词很好地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词的创作经验,大量吸收、加工和提炼了当时鲜活的生活语言,善于运用各种语言修辞艺术,开拓了我国丈学语言的新天地,形成了既典雅又质朴,既富有文采又不废本色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20.
论属对     
属对者造语之则也,推其本法一气贯通之理、阴阳正反之道,言其用则属辞类合之则、而遣字巧构之工也。其为法也,要在工稳的切而妙合自然;其为格也,概以字形音义之运用精巧。古者作诗不离偶对,而其论之也夥矣。今且遍检群籍,悉为梳理;于兹商酌众说,略有发明。虽不免忊(忄豆)琐屑之失,庶不堕渺茫虚廓之道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