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文化维度的基础上对世界手工染织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探讨手工染织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以期对“泛文化遗产论”的流俗进行一些有益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在民间的文化,对其保护的最佳方式是实施动态的保护,即进行产业化开发,使其潜在的价值形成文化产品进入市场,以实现向经济产业的转变。以国家级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石桥古法造纸为例,分析石桥皮纸的特征及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产业化发展的途径,希望对当前探索民族地区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学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探索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数学文化,有助于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工艺的认知和传承,教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案例,使学生对数学内容抽象和枯燥的印象得到改观,使数学文化课程有内容,有内涵,有思政,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纸类制作技艺是我国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具有体系性,其中旅游价值由历史与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所构成。旅游价值是夹江县竹纸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基础。在对夹江县竹纸制作技艺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建设数字博物馆、提升马村手工造纸体验区、培育与手工造纸相关的旅游节庆产品、品牌和编排手工造纸民俗演艺产品四种形式进行旅游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5.
通过符际互补理论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中的图文关系,分别对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学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图片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材料中文本的插图配置、图像的设计和制作,对弘扬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传统村落分布情况及村落中民俗、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舞蹈、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调查,探讨了满族文化空间对满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文化、科学、艺术教育价值巨大.受社会转型影响,民间技艺处濒危状态,急待保护.要树立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并举的大文化观念,强化传承人的保护,发挥地方大学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8.
万安罗盘手工制作传统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安罗盘“非遗”保护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万安罗盘手工制作传统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安罗盘“非遗”保护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张越 《教育》2007,(19)
6月9日是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于6月8日到18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本次展览分为年画、剪纸、皮影、木偶、染织5个专题,通过展板、实物、现场制作和表演等方式,多方  相似文献   

11.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手工艺人纯手工或者利用一定工具手工制作的,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观赏性且被人们视为文化遗产的技艺以及制作出来的产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院校传承困境:传承观念陈旧、传承内容零散、传承队伍薄弱、传承环境欠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院校传承路径:转变传承观念、构建传承课程、加强传承师资、营造传承环境。  相似文献   

12.
居云飞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13-115
临沧孟定芒团手工造纸工艺历史悠久,加工工艺独特,蕴藏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临沧孟定芒团手工造纸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造纸户—政府—市场"的开发与保护模式,重在提供一种思路,从而使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传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滁州市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本状况,分析遗产项目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滁州市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旅游开发的具体模式,包括:旅游商品开发模式、结合景区开发的手工非遗项目展示、主题旅游街区开发模式、主题节庆活动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4.
民间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两大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独特的文化基因,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民众性、传承性、依附性、活态性、脆弱性等特征.以泥玩、年画、武术、汴绣、戏曲、陶瓷等为代表的河南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源远漉长、种类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罕见的远古活历史价值、极高的审美观赏价值、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价值和适合大众旅游需求的体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徽州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需要行政法的保护,更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标权保护是目前实现知识产权保护最为便捷有效的路径,能最大程度实现和满足对徽州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正逐渐失去生存空间.介绍了如何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越 《教育》2007,(7S):7-7
6月9日是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于6月8日到18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本次展览分为年画、剪纸、皮影、木偶、染织5个专题,通过展板、实物、现场制作和表演等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成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大力扶持文化政策导引下,全社会普遍开始重视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城市江阴,同样认识到了“非遗”对城市文化的重要性,也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传承与保护做着不懈的努力工作.本文试图就“非遗”中手工技艺类项目的现状做一个初步的调查和研究,来为我们的“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做一个前期的铺垫.  相似文献   

19.
在对智慧城市、数字化传承体系等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进行讨论,特别对北魏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现状及意义进行分析,进而基于智慧城市的视角构建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体系,包括北魏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分类体系、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策略体系、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方式体系、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技术体系四个部分,设计了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共享平台,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壮锦是广西壮族人民的特色手工织锦,其色彩艳丽、图案生动、风格粗犷、结构严谨,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壮锦不仅是壮族手工艺的奇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锦。在当今文化融合与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民间优秀的壮锦艺术进行挖掘和整理,探索如何保护性地开发这一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