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对中国古代棋戏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概括。前人对棋戏的研究包括:古代棋种起源、演变的研究;不同历史朝代棋戏的研究;棋具、棋局的研究;棋戏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棋戏文化传播研究;棋戏保护与传承研究。然而,中国古代棋戏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体现时代特色,在保护与传承中的“复兴”研究还较为鲜见,因而提出“复兴”中国古代棋戏,并提出四个步骤:古代棋戏进一步深入研究;“改良”古代棋戏;“新”棋戏“本土化”推广;“新”棋戏“国际化”推广。  相似文献   

2.
围棋俱乐部     
版主棋儿: 有读者问棋儿:“冒昧问一句,棋儿你会下棋吗?” 棋儿当然会下棋,不懂棋就不可能热爱《棋艺》,不懂棋就不可能理解棋迷内心的那份狂热。棋儿也曾挑灯夜战,可棋儿是女流之辈,很难有下够的时候。原因有三:之一、对手难寻;之二、没时间;之三、不可夜不归宿。 棋儿可是一地地道道的棋迷,棋儿现在自封为棋迷休闲俱乐部版主,各  相似文献   

3.
短信也精彩     
《围棋天地》2004,(24):59-59
寄语,棋情棋趣,棋理棋悟,棋诗棋联,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诘棋轶话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08,(18):83-88
在日本棋界,诘棋文化高度发达,出题解题更是几乎所有专业棋手的功课。多年以来,众多诘棋名家和专业高手们留下了许多关于诘棋的有趣故事。中国旅日棋手孙志刚多年以幕潜心于诘棋的研究和诘棋书籍的收藏,自然也搜罗了不少这样的故事。一个故事,一道题目,一阵感慨,一番思索。  相似文献   

5.
天地征稿     
田澍 《围棋天地》2014,(13):21-21
棋书与我 点评自己喜爱的棋书,讲述自己与棋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天地征稿     
高山 《围棋天地》2013,(16):21-21
●棋书与我 点评自己喜爱的棋书,讲述自己与棋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天地征稿     
《围棋天地》2013,(21):21-21
棋书与我 点评自己喜爱的棋书,讲述自己与棋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天地征稿     
●棋书与我 点评自己喜爱的棋书,讲述自己与棋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天地征稿     
刘宏 《围棋天地》2014,(6):21-21
●棋书与我 点评自己喜爱的棋书,讲述自己与棋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从文学视角研究古代棋弈文化。中国古代棋弈具有广泛性特点。在文学作品中,棋弈能够推动作品情节的发展,表现作品人物的性格,棋弈具有文学功能;棋局如政局,使统治者从中悟出治国道理,棋弈具有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1.
天地征稿     
程志华 《围棋天地》2014,(12):21-21
●棋书与我 点评自己喜爱的棋书,讲述自己与棋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浅述杀棋的运用 上一讲跟大家谈了杀棋的训练方法.本讲谈一下杀棋的运用。首先是直接的杀棋不容错过。图1是老师(执黑)对小学员(授子)的指导对局,红方就有杀棋: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七袋烟:棋丐一我认识棋丐,是在锦州马家镇的一个棋摊上。每当天气暖和的季节,马家镇的街头树下就会出现许多棋摊和围观的棋迷。我课闲无事时常去的那个棋摊,是其中水平最高的。这个棋摊很有擂台味道,开始时两个棋迷分出胜负后,输者就主动走开,赢者担任擂主,由一旁等  相似文献   

14.
第23 条在不同阶段须知“大棋”和“小棋” 象棋的胜负以攻将夺帅为标准,不像围棋是占据地域多少.因此,象棋中的“大棋”和“小棋”比围棋“点目”、“数空”更要抽象得多. 如何确定哪些棋是“大棋”,还是“小棋”?如何在不同阶段区分“大棋”和“小棋”?这对于一盘棋的胜负关系极大,也是棋手的基本功之一. 大和小是相对的,是就战斗过程的同一阶段,同一时刻相比较而言的.确立“大棋”和“小棋”不是一个简单的题解,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一连串的题解,是在着眼全盘的基础上,分析得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棋艺(象棋版)》2008,(5):43-43
尹奇铉卷入棋墩纠纷 4月的棋墩纠纷对于韩国棋坛是不折不扣的丑闻,而且韩国元老级国手尹奇铉九段卷入其中。其纠纷始末如下:已故釜山围棋协会主席金荣盛1972年和1992年从日本分别购得“吴清源棋墩”(包括榧木棋墩、蚧蜊棋子、棋盒)和“濑越棋墩”(有濑越宪作九段和日本大臣的亲笔签名),2004年金荣盛因肝癌生命垂危,  相似文献   

16.
诘棋新作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14,(18):82-83
全部为黑先D级为业余低段,A级为业余6段或更高 盘石诘 诘棋与外遇 长谷川章八段是诘棋大家,他出门要随身携带记录纸,看到有诘棋味道的棋形就将其记下来,待有空闲时间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为此创作了很多经典诘棋。  相似文献   

17.
原著前言节录   围棋浓缩了人生。人生喜怒哀乐尽在棋中,通者自通,昧者自昧。围棋的魁力足够使您相信,人生就是一盘棋。学棋,是入一个法门,学棋务必要学其诚。棋诚以至棋正.进达正事、正理、正人。本教材偏重说理。但围棋的棋理贵在领悟.非能于灌铸。所谓真理简约,大法不繁,心慧之人自然可以在棋本身悟得活生生的棋理。本教材认定,所有志于棋之人都是有能力自悟之人,因此谨戒滥理而务求实战启发。但本教材所有的棋形、棋题都是紧紧围绕所要阐明的棋理而存在和成立的。围棋的棋理合理地体现人生事物的一般原则,这一点学棋之人…  相似文献   

18.
天地征稿     
陈杰 《围棋天地》2013,(14):21-21
●棋书与我 点评自己喜爱的棋书,讲述自己与棋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天地征稿     
《围棋天地》2013,(15):21-21
●棋书与我 点评自己喜爱的棋书,讲述自己与棋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人生百年棋一盘,有时忧悲有时欢。 世人若解其中味,请品棋徒老旱烟。 余幼嗜棋,浪迹茶馆、棋摊多年,棋虽无长进,然亲身经历,道听途说棋闻弈事不少。今将所得掺进我家乡特产--虻牛营子老旱烟中,请君品味。 第一袋烟:棋王 清朝末年,北方某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