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有关上海题材的老明信片的著作很多,如《上海历史明信片》、《旧上海明信片》等,在《老明信片·建筑篇》中也有许多有关老上海题材的明信片。这些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之前的上海外滩、南京路、苏州路、黄浦江的景观以及老上海的风土人  相似文献   

2.
里昂 在法国里昂,友人的旅舍对面有家出售老明信片、老照片的商店,让收集上海老明信片的我产生兴趣,因为听说我国清末的明信片在欧洲屡见不鲜。于是兴冲冲地赶去,想买点便宜货。 商店的橱窗与铺内墙面上陈列着许  相似文献   

3.
朱祖熹 《上海集邮》2000,(8):15-15,17
这几年,关于老明信片的画册已出版了多本,通过老明信片作世纪回眸,使一段段历史定格,很能满足处于世纪交替年代人们的怀旧心理。  相似文献   

4.
~~明信片上的老北京牌楼  相似文献   

5.
在极限片制作中,所用明信片的印制时间大多都在邮票发行之前。于是,许多人就根据邮票的主题去寻找历年所印制的与之相关的明信片。这样,许多早期珍贵的明信片就带着历史旧痕成为以新邮制作极限片的载体。这一类极限片在"极限"的难度之外,又附加了老明信片的珍罕度,从而更显别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婕好 《上海集邮》2013,(8):17-19
在展现老上海风光的清末民初明信片中,有不少以当时拍摄的豫园主要建筑与园景为图案,为令人留住了百多年前海上名园的真实影像。其中的景观与现状相对比,或依稀可辨,或面目全非,有的甚至已不复存在,只能留在片上成为供人追忆的线索。湖心亭与九曲桥提及这些老明信片上频繁出现的"主角",  相似文献   

7.
在收集邮票的过程中,我们知道"四方连"的意义,那么,未裁开的"四方连明信片"呢?台湾漫画家朱德庸把漫画画在四个格子里,用四格漫画很好地表述了一件事情,一个故事,明信片应该也能做到吧。基于以上想法,我在世博会开幕后,开始制作"四方连明信片"。  相似文献   

8.
罗伟 《集邮博览》2012,(9):41-41
一张明信片经过多少次投递?没有人统计过,况且这个问题显得有些无聊。 如图所示,这是一张由江西南昌市寄往广东深圳罗湖区的再平常不过的明信片,采用一枚带40分邮资JP72纪念邮资片,加贴1992年发行的“黑鹳”面值20分邮票一枚,满足当时明信片外埠邮资。该片是笔者在2001新年来临之际,寄给本班已就业学生的贺年片。  相似文献   

9.
当法国饮恨四分之一决赛,拥有欧洲顶级联赛的5支球队仅剩德国一支了。除“高卢雄鸡”跻身八强外,西班牙、英格兰和意大利都在小组赛被淘汰。有球迷幽默地比喻,“这些球队的球星回到家,比他们从巴西寄出的明信片还早”。  相似文献   

10.
朋友寄来两枚湖南省郴州市邮政发行的2017贺年有奖明信片,第一枚正面(图1)片图是一张照片,下面标注着"半床棉被故事发生地旧址",明信片背面(图2)是几位红军女战士向老人赠送棉被的素描画面。相信您也会和我一样的困惑,怎么还会赠送"半床棉被"呢?您别着急,因为第二枚明信片的背面(图3)就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原来,  相似文献   

11.
说实话,我对过春节既害怕又喜欢,害怕的是喝酒打牌,喜欢的是可以收集到各种各样的贺年片、封。为过好鸡年,我早已购买上千枚明信片,贴上征订启事,约定2005年2月9日互寄鸡片封,并向全国各地同行发出幽默短信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鸡片封”。在集邮圈子里,互寄贺年片、封,是最有纪念价值的拜年祝福礼物。  相似文献   

12.
2015年3月8日,适逢"灵璧石—庆云峰"退思园双联普通邮资明信片在同里古镇首发,我特意将珍藏的多枚1995年吴江邮电局发行的退思园明信片贴上邮票,盖上了两枚活动当天的纪念邮戳。细细欣赏之下,忽然感觉只在明信片上贴上邮票、盖上纪念邮戳,对于展现世界文化遗产风光的明信片而言,似乎还缺少了些什么东西。想着想着,我猛然想到,来过同里退思园的集邮家不计其数,何不请其中的一位集邮家给我签名呢!于是,我第一个想到了与我有交往的老集邮家唐无忌先生。那是1983年10月,当时还没有实行"双休日",应该是  相似文献   

13.
黄勇 《集邮博览》2013,(11):36-39
近年来,由于印刷技术和原材料的发明革新以及市场需求的拉动,出现了很多特种印刷的明信片。所谓特种印刷的明信片是指采用不同于普通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的特殊印刷方式印制的明信片,如全息明信片、液晶油墨印刷的明信片、UV胶印油墨印刷的明信片、木板水印明信片、木板手工油印明信片、金属箔明信片等等。本文仅介绍液晶印刷的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且均为无资明信片。  相似文献   

14.
何欣 《集邮博览》2008,(12):38-38
本文介绍的明信片是1912年4月8日上海寄英国伯明翰的清四次邮资明信片,加贴蟠龙3分邮票一枚,销上海4月8日中英文小圆戳(年份误置"10"),旁盖同日英、中文腰框戳及次日中、英文小圆戳、"客邮"转口戳,此片文字为英文书写,寄件人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收件人为英国伯明翰大学秘书,背面译文为"我们正筹  相似文献   

15.
李根 《集邮博览》2013,(6):68-69
双明信片也称回邮已付明信片(简称双片)。它是可供往返通信使用的两张相连且对折的明信片,即正片和回片,两片都贴有相同的邮资,寄信盖销正片,回信使用回片。如果将双片寄往国外,可先在正片上贴足本国邮局规定的国际明信片邮资,写上对方地址姓名,背面写信的内容,并在回片正面贴上相等值的邮资,写好自己的地址姓名,背面留给对方写信。明信片寄出后,当地邮局只盖销正片的邮票;国外收信人在回片上写回信,不需要再贴邮票,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南京读书时,偶然从故纸堆里获得几个1916年使用的邮资明信片。当时并不太在意邮戳,后来翻阅藏书,才知道这些明信片还记录了袁世凯复辟  相似文献   

17.
冯赐杭 《集邮博览》2011,(10):50-51
1998年5月4日,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邮票一套一枚。此枚邮票主图为北京大学新校园大门,背景是位于北京大学旧校园的沙滩红楼及光绪钦定大学堂章程。背景的设置,丰富了邮票的历史内涵,有利于反映北大的发展历程。中国集邮总公司配合这套邮票的发行,制作了极限明信片,分别选用反映主图新校园大门与背景沙滩红楼、钦定大学堂章程的3枚图画明信片,贴同一枚邮票,新校园大门片盖“北京大学”首日邮戳(图1),另两片销老校区相关邮局“地安门”首日邮戳(图2、3),制成了3枚不同主题的极限明信片。  相似文献   

18.
家书抵万金     
曹源福 《集邮博览》2012,(10):76-77
如今。由于通信方式的改变,已很少有人写家书了,连明信片也懒得寄了。逢年过节最多也就是拿起电话,不痛不痒地问候几句。家书?已渐渐成为往事。  相似文献   

19.
照片型明信片是一种能够个性化制作并达到照片品质的邮资明信片,是从网络个性化明信片发展起来的,从2011年年初开始使用。目前照片型明信片在普资片中仅见映日荷花邮资明信片一种。  相似文献   

20.
假如不去考虑违规早产因素的话,按照国冢邮政局的发行公告:龙年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应当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发行。2000年的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分为普通型、极限型和贺卡型3种,除了枚数、售价、风格维持不变之外,惟一与1999年有所不同的是取消了极限型中的国际型和国内型之分。但从其面市以来的表现情况来看,普通型探底9元获支撑后反身上行至现今的11元,至于极限型和贺卡型,目前最新的市1介分别为6.30元和16元,此价较其8.80元和25.20元的发售价相比,跌幅也分别达到了28.41%和36.51%。那么,缘何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会走到如此悲惨的地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