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除了前列台次高手夺人眼球的拼争外,海门当地棋手的认真态度同样值得一书。有一位邱卓斌棋友热情地告诉笔者(他认识我,春节“状元杯”棋赛曾获得我赞助的猪年纪念币),比赛首日6轮,3盘先手1胜2和,3盘后手全输;次日因老婆要去医院看牙,凌晨三四点起身去医院排队取号,但只拿了6号。然后,匆匆赶往赛场下棋,后3轮竟取得1胜2和的成绩。他告诉我时,指着嘴唇上的水泡说,这是累出来的。是的,每逢大赛,海门棋迷累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2.
清风网上韩国棋手很多,最初我并未在意,下棋嘛,又是在网上,管他对手是谁呢?反正看不见,邀请来下就是了。 棋下多了,渐渐品味出两者的不同了,韩国棋手不管段位高低,大都喜杀,开局很多都是目外取势,然后不管形状好坏,撒着欢儿地追杀对方大龙,当然,如果是低段棋手也就罢了,由于棋力有限,最后大龙愤死的往往是攻杀者  相似文献   

3.
气势与节奏     
周叶雷 《围棋天地》2005,(20):63-63
这是2004年杭州“商业杯”国际城市邀请赛中的一局棋。以前经常在新浪网韩国大厅和韩国棋手交流,但和韩国业余高手正式比赛还是第一次。韩国棋手作风顽强、作战力强众所周知,因此抽签抽到朴正均7段时,我非常高兴,也很兴奋,做好了和对手拼搏到底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榜上有名     
古力:中国围棋第一人最近调子很好,在中韩天元对抗赛取得4连霸后,又成功晋级三星杯8强,而从他作为种子棋手,最后一个被挑出来可以证明韩国棋手还是很怵他的。韩尚勋:赛前曾信誓旦旦地要和古力来一盘的韩国新锐最终选择了中国老将马晓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印象中常昊与崔明勋的交手次数并不多。由于两个人都是属于厚实的棋风,所以胜负将会取决于后半盘的发挥。三国擂台赛是每方一小时,保留1分钟读秒的快棋比赛。快棋比赛考验的是棋手的基本功和棋手对棋形的熟练程度,当然还有棋手比赛时的状态和运气关系。但是韩国棋手在这项比赛中包揽了全部的冠军,这说明韩国棋手确实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相似文献   

6.
最大的成就     
《围棋天地》2008,(17):1-1
8月10日,曹薰铉九段在韩国联赛中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第2500盘对局。虽然他在比赛中不敌李映九七段,但是能够成为围棋史上首位完成2500战的职业棋手,曹薰铉九段仍然难掩喜悦之情。  相似文献   

7.
胡煜清(黑)——金明完(白)这次我有幸作为三星杯的特邀棋手参加了这一职业棋手的盛会,在首轮轮空后,第二轮抽到了韩国的金明完七段。当吴玉林老师比赛前半个月告诉我这个抽签时,我的第一反应这并不是一个好签。因为在我的印象里,韩国的金明完七段是位实力派棋手,但对他的印象也就停留在此。在去珠海参加全国大学生围棋比赛之前,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他的资料,发现他的主要成绩是三次获得新人王赛亚军,最近一次是在半决赛战胜崔哲翰,仅在决赛中1:2小负李世石,而且第三局是在已胜定的情况下打勺。我还收集到他约10张棋谱,可惜由于要参加全国大学生赛,没有时间备战,仅能以  相似文献   

8.
切磋     
《围棋天地》2013,(5):16-16
1月15日至18日.数十位韩国棋手自费来北京与中国棋手举行交流比赛。44位韩国棋手与92位中国棋手总计进行了8轮352盘对局.总战绩155胜197负。去年是韩国棋手首度组织这种大规模交流活动,当时的参赛人数为29人.今年又有了明显增加。北京交流结束后,17位韩国棋手又转赴杭州.与国青少二队、杭州队进行对抗。  相似文献   

9.
功夫     
韩国第一届物价情报杯仅限于六段以上的棋手参加,用时为每方10分钟保留时间,60秒读秒一次。这与我国NEC杯赛的用时方式类似,都是为了配合电视转播,满足观众的需要。因为时间的关系,快棋比赛经常出现大砍大杀的场面。但李昌镐和朴永训均属于稳健型的棋风。对自己的后半盘功夫都极为自信,两人在快棋赛中罕见地拼起了内力。  相似文献   

10.
北京的初春,得以喜观两场激战。常昊与号称“毒蛇”的韩国名将崔哲瀚的应氏杯后两盘决赛,杀得刀光剑影,惊心动魄。两军对垒,此起彼伏,只看得人眼花缭乱。最后报来了好消息,常昊3比1胜而夺得当今世界职业围棋赛事规格与奖金最高的应氏杯冠军。这是国人期待已久的一个突破,结束了韩国棋手连续垄断了四届应氏杯冠军的尴尬局面。常昊的这次超越,  相似文献   

11.
刺佛     
一位并不年轻的棋手突然闯入了众人的视线之中。今年已满24岁的韩国棋手玉得真在第39届王位战中毫无征兆地爆发,一举拿下挑战权,获得了向现任王位李昌镐挑战的资格。说到玉得真,我无法在第一时间里把他的名字跟长相联系在一起。印象中他曾跟随权甲龙来中国下过棋,但是却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记忆。即使进入了王位战的决赛,大家也认为他只能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因为对手是巨无霸级的李昌镐。然而第一盘的较量,却以石佛的巨龙被屠画上休止符。  相似文献   

12.
2006年象棋个人赛在深圳举行,本届比赛实施新的赛制,执红棋胜得3分,和得1分,输得0分;执黑棋胜得3分,和棋得2分,输得0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执先和3盘与执后赢一盘的积分是相等的。新规则激发了一些棋手求胜的强烈欲望,因而涌现出很多惊险激烈的对杀场面。  相似文献   

13.
韦一郎 《围棋天地》2002,(10):92-92
三星杯八强决出后,中国6名棋手对2名韩国棋手,其中罗洗河九段VS曹薰铉九段,王磊八段VS崔明勋八段为八强战中最重的两盘棋。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连夜在TOM抢红包和押2+ 3,我近日身心俱疲,本来想趁周末睡 个懒觉,但想到“聂马大战”看一回就 少一回了,下一次还不知要等到什么 时候,所以还是决定去看看。 俺赶到赛场的时候10点过一 点,对局室里除了棋手和裁判外,就 只有俺一个人在那里看,这与俺想象  相似文献   

15.
时事脱口秀     
不可思议!当我 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 的时候,脑子里首先闪过的就是 这四个字。2 月21日,韩国棋院的 客座棋手,原中国籍女棋手芮乃伟在韩国“国手战”三番棋决赛最后一盘比赛中战胜曹薰铉九段获得冠军。用韩国棋院的一位官员的话说:“这是韩国53年围棋史上的第一次,可以称之为一场围棋革命。”更何况,芮乃伟是杀开一条“血路”登上冠军宝座的,特别是1月4日她淘汰当今世界围棋第一高手“石佛”李昌镐获得挑战权一役震惊棋坛,芮乃伟夺冠之路可谓遍地惊雷。联想一下马晓春。常昊对李昌镐的胜少负多,再看看女棋手芮乃伟的表现,正应了一…  相似文献   

16.
一败之憾     
6月初,周鹤洋、胡耀宇、王檄三位中国棋手远赴韩国参加第20届富士通杯8强战,他们分别对阵朴永训、李昌镐和依田纪基。 最近几年,“富士通杯”已经成了中国棋手的一块心病。不管在别的世界大赛中表现如何出色,一到了富士通杯赛,中国棋手就像是流行感冒一般,在前几轮中就相继倒下,这个现象真的有点怪异。我个人认为韩国的新锐棋手中朴永训很难对付。这些年我对韩国新锐棋手的战绩还行,唯独对朴永训两战皆负,而且对局过程中感觉很别扭。不过朴永训的棋风跟鹤洋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八强战的这一局,我犹为关注。结果非常残酷,尽管鹤洋曾三次战胜朴永训,但这一败,却使他梦断富士通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英雄乐章     
半年的时间匆匆而过,,终于到了我们做一下总结的时候了。中国上半年大大小小的无数次激战中,到底那一些棋手的战绩比较出众、究竟那些人冲出了层层包围,成为了最后的英雄?说实话,我是比较看重胜率这张榜的,当然这要有一定的对局数做基础,如果半年时间之内下了一、两盘棋,并且全胜,这百分之百的胜率看起来就会让人觉得很可笑。胜率就是一条波动的曲线,他代表了一个棋手在这一段时间的状态。周鹤洋高居胜率榜和多胜榜的头把交椅,谁能说鹤洋不是2002上半年的头号英雄?小将彭荃排在了多胜之首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从这个信息上看,彭…  相似文献   

18.
无言之佛     
李昌镐最近真是输得多了点,中环杯半决赛输给了王立诚,LG杯半决赛负于俞斌,韩国国手战五番棋决战竟让崔哲瀚3比0大胜,在韩国棋手2005年的胜局排名榜上,前50名中没有李昌镐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王立诚和曹薰铉,日本和韩国当今成绩最好的棋手,一对老将。本局直接通往春兰杯的决赛,份量很重。两位都是战斗型风格的棋手,好杀成性。乱杀的棋,刺激热闹,引人注目。但哲人留下的警言却是:“自古知兵非好战。”  相似文献   

20.
裴太一 《围棋天地》2013,(2):101-105
李世石目前是世界第一,但是在世界十强中,中国棋手的数量更多,宏观地来看,中国棋手的实力更强。在世界排行榜靠前的棋手中,中国的“90后”棋手也非常多。通过对世界棋战的结果来分析:进入半决赛和决赛的韩国和中国棋手不相上下。可是在六十四强、三十二强、十六强和八强中,中国棋手明显有人数上的优势。通过排名靠前的棋手的年龄和今后的发展来分析:“90后”实力强的中国新锐棋手非常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棋手将来会被中国棋手压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