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鲜活,议题紧跟新闻注重时效 理论版一般以周刊形式见报,其时效性不能与时政要闻拼快捷,而是拼新闻背后的理,把理说得深刻一点,说得精到一些,发人之所未发之言.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从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海西战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正>为发掘深厚的福建文化底蕴,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打造福建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监制,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福州华誉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文化海西》于2007年2月开拍。这是福建  相似文献   

3.
<正>为发掘福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打造福建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监制、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和福州华誉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文化海西》于2007年2月9日在福州隆重开机。这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自成立以来拍摄的第一部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片。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利用福建省1989-2010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福建省财政教育经费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要实现福建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记者日前从平和县南胜镇获悉:三年来,南胜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构建和谐南胜为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镇区重建  相似文献   

6.
<正>2004年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省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部署要求之年,也是开局与收获,改革与发展之年。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指示要  相似文献   

7.
经济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宣传报道是媒体新闻报道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如何围绕这个大局,强化经济活动的新闻报道,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这样一个省级主流媒体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提出,强化大型经贸活动宣传报道是提升省级广播电视经济报道水平的重要途径。具体实践是:全方位、立体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加强新闻策划,深入挖掘经贸盛会内涵;报道形式多样,增强吸引力;拓展对外联合,扩大报道影响力。实现提升的对策包含三个方面:1、充分认识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型经贸活动宣传报道工作;3、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增强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省中小工业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国有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从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出发,总结福建省近年在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分析其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发展的主要工作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化发展,构建“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海峡西岸经济区有着对台交流合作的天然优势,是两岸传媒合作先行先试的良好选择。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其传媒业能否利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将会对“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构建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重点通过研究先行先试权的现实情况,结合福建传媒业现状,从政策制定、平台利用与文化合作等角度对海西传媒先行先试的现有政策和未来可能的政策进行前瞻探索。  相似文献   

10.
报道观念一体化201 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概念,自2004年提出,经历7年的生成发展,终于进入深耕阶段.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福建省委正式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海西"成为福建省的又一代称。十年来,国内媒体特别是省内媒体对福建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教文卫、环境、旅游、自贸区和两岸关系等方面再现了福建省的媒介新形象。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和传播良好的福建新形象,既要尊重和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利用议程设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还要注意凝聚两岸媒体的协同力量,维护正式媒体关系,为福建新形象的传播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图书馆如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关键是要搞好服务。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怎样做好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服务工作的思考,即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丰富文献资源,建设特色馆藏;开发利用文献,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加强与用户交流、合作,履行文献信息中心职能;提高图书馆员工素质。确保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福建省南平市电视媒体如何着力推进对台入岛宣传和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全面展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对外良好形象,关键在于把握岛内宣传价值趋向和取向,对既往的宣传模式和根深蒂固、陈旧过时的宣传手段进行全面更新。在此之前,我们的对台宣传常常带有泛政治化或泛娱乐化的倾向,而如今,又偏向于泛经济化。每次的"剑走偏锋"所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于2006年10月9-12日在龙岩市闽西宾馆隆重召开。年会主题是“和谐社会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图书馆发展”。来自全省各系统图书馆的论文作者代表和图书馆馆长113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大型电视直播系列报道《海峡西岸行》对全面介绍海峡西岸经济区、展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就、促进两岸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试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评析此报道的特点,并重点分析《海峡西岸行》是以什么样的节目形态和制作方式来完成直播的。  相似文献   

16.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包括多个层面的内容,文化海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在文化海西建设中,福建省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分析了当前福建省公共图书馆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福建省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助推文化强省和文化海西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李伟峰 《东南传播》2012,(2):153-154
厦门旅游广播是福建省首家以旅游为主题的专业电台。尤其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力发展,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两岸民间的交流互动,旅游广播的传播交流极为重要。本文以厦门旅游广播为例,从广播频率的定位、受众分析、节目设置,价值取向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三网融合+新媒体化如何开创互动新模式的传播方向,并试着从市场的构建等角度,提出了现阶段最适合旅游广播发展策略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8.
试论涉台宣传中系列报道的特色与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福建省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在涉台报道中,与台湾仅有一水之隔的福建理所当然地处于前沿地位。因此,闽台之间的重大交流活动以及福建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方面的成就和进展都成为福建各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优化主题性正面报道的传播效果, 是主流媒体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国庆前夕,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推出了20集系列报道《崛起的海峡西岸》,展示福建建设成就,着重反映近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进展、新气象和喜人前景,为国庆56周年献礼,迎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节目在《福建卫视新闻》和《福建新闻联播》中播出后,受到了各方好评。  相似文献   

20.
转型劲风越历山,跨越高歌舞沁河。回望过去的"十一五",沁水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44.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0.1亿元,财政总收入由5.1亿元增长到22.2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从2006年的全省第48位上升到2010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