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献中葡萄牙的中文名字很多,如佛郎机、蒲都而家、卢西达尼、大西洋、西洋、捕道倪、博尔都噶哑、波耳都欺、布路亚、葡萄牙等等,据统计有20余种称谓。中葡关系始于明代中叶,加之中葡澳门问题,有关葡萄牙的记载在明清档案文献中比较丰富。由于语言和地域的差异,明清时期的中国又近乎封闭状态,地理知识还相对贫乏,也就形成了对葡萄牙的多种称谓,或者说这些因素是形成葡萄牙在中国文献中一国多名现象的主要原因。梳理出明清档案文献中对葡萄牙多种称谓产生的原因及其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对研究中葡关系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  相似文献   

2.
林文 《兰台世界》1999,(5):36-37
<澳门纪略>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澳门的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刊印的一部关于澳门历史的著作.书的作者印光任和张汝霖都曾作为中国官员处理了一些中葡事件,并记下了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中国和葡萄牙建交30周年,中葡建交联合公报中文本、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文本首页等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首次公开亮相。  相似文献   

4.
邹爱莲 《历史档案》1999,(4):114-118
中葡《通商和好条约》(1),又称《北京条约》,系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在北京签署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全文共54款,其中对中葡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关于允许葡萄牙人“永居管理”澳门的条款。它不仅牵涉到对澳门的管理权,而且引发了延续几十年的澳门勘界问题。葡萄牙人自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祖居澳门后,就不断采取各种非法手段,逐步扩大其在澳的居住范围和权力。先后擅自修建炮台和教堂,建立自治的机构议事局,1623年任命了首任澳门总督,并逐渐由遵守中国法律,到在葡人中实行葡国法律,进而发展到干扰中国在澳门…  相似文献   

5.
杨继波 《历史档案》1999,(1):131-133
中葡之间的澳门问题发动于明朝中叶,贯穿于整个清代。现存明清时期有关澳门问题的中文档案相对集中保存在三处,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其中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存清代澳门问题档案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原本为一个整体,由于历史原因分存海峡两岸。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所藏清代澳门中文档案,形成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主要是当年葡萄牙租居澳门时中葡双方的公务往来文书,多系清地方政府与澳葡当局的往来事务。本文仅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关澳门问题档案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公元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澳门的政权交接,澳门在离散400多年后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本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举世瞩目。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家新闻媒体、3500多名记者云集澳门,报道在这块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堪称一场划时代的“新闻大战”。 作为新华社澳门回归前方报道团的一员,笔者有幸参加了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亲身参与了这场激烈的新闻竞争。现不揣浅陋,将在澳门回归期间写下的几篇手记献与读者,希望…  相似文献   

7.
由澳门法律翻译办公室编辑,以中葡两种语言出版的《法域纵横》杂志于1月24日正式发行。法律翻译办公室主任贾乐龙说,这一杂志的出版标志着法律翻译办公室自1993年起一直进行的法律资讯及推广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按照《中葡联合声明》规定,澳门的法律体系将保持不变,法律翻译办公室致力于向广大市民推介规范及日常生活的法律,以及建立中葡双语运作的法律体系。在过去3年中,该办公室开展了多样的中文推广法律计划。而今,《法律纵横》杂志的出版是希望它能成为比较各法律体系异同与影响的论坛,使大众认识到法律和司法领域的双语制度以及法律翻译问题。该杂志旨在提供对法律、法律翻译和其他社会学科感兴趣的人士相互交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界务与主权     
林文  刘静玲 《兰台世界》1999,(12):38-39
1909年,中葡澳门划界谈判中止后,澳葡当局除了不时派遣兵船进入内港,以及干涉广东官府在小横琴岛缉捕盗匪外,还违反中葡有关"澳门浚河须由两国政府会商"的协定,重又开始疏浚航道的准备工作.虽然航道日益淤塞急需疏浚.但澳葡当局是以此来显示他们对澳门附近海域的管辖权,作为日后划界"葡属领海"的证据.对此,广东民众纷纷谴责澳葡当局的侵略行径,不少人士还力主发动收复澳门的武装进攻.葡萄牙政府自知无力与中国军民作战,只好再次请英国政府出面干涉.  相似文献   

9.
公元1999年12月19日晚,世人目光的焦点,将是位于澳门新口岸靠海边的一座像中式灯笼的临时场馆。作为20世纪末、新的千年来临之际全球性的事件,尽显庄严的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就在这里举行。能容纳2500人的场馆大礼堂将座无虚席。礼堂呈狭长的长方形,内设礼台区和观礼区。礼台区竖立着四根旗杆,作换旗仪式之用;正中的墙壁上一左一右镶嵌着中葡两国国旗。整个礼堂的阶梯式设计看似一朵盛开的莲花。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澳门传媒的发展历程,以史学的角度,对传媒的发展及澳门各个时代的社会变迁进行描述式的概括。由于澳门的独特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其在中国的独特历史地位,澳门传媒的发展,在历史上的多数时间,都不仅仅反映澳门本土的社会状况,还同时反映了中葡两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地政局和葡萄牙政局的变化。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澳门回归后,传媒的发展才更侧重反映澳门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13,(12):139-139
本书是明代澳门历史研究的专题著作,关照明代澳门社会的方方面面,所涉及:明代葡萄牙人东来及澳门开埠、明代澳门政治、文化、经济、城市发展、中葡关系及澳门历史地理诸问题,也涉及以澳门为中心的中国天主教传播、中西文化交流及东亚海上交通等。书中既有澳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名、事件、文献及名物制度的微观考证,也有对明代澳门历史的整体把握和宏观论述,大中有小,以小见大,纵横交织,中西文献史料相互映证,努力呈现出一幅内容极为丰富且色彩斑斓的明代澳门史的全景。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到澳门——这个以“赌城”著称的国际性都市采访,被她深深吸引的,并非是随处可见的“娱乐场”、“典押铺”,而是小城无处不有的新意和中葡文化交融的民风民俗。空中鸟瞰那是1992年2月,澳门政府新闻司司长简明思与我初次见面,就热情相劝,飞上天去看看澳门,会对澳门的今天有所了解。可惜天公不作美,虽说是2月下旬,仍阴雨绵绵,寒冷异常。好不容易盼来一个晴天,经与澳门滑翔机协会联系,答应派最好的驾驶员送我上天。  相似文献   

13.
于飞 《新闻三昧》2000,(1):9-10
澳门回归,举国欢庆。当人们彻夜难眠,怀着激动的心情从电视机中收看中葡政权交接仪式和澳门特区政府成立的现场转播时,不仅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和澳门区旗,也看到了那个举起右手宣誓就职的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他是近400年来,这块土地上的第一位中国领导者,他的名字将与新世纪的澳门共同载人史册。澳门回归前夕,我有幸采访了他。他谈话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品格和治澳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4.
“现世没留存明朝澳门问题档案”的说法,已被中国历史档案专家们的辛勤挖掘及重要发现所否定,一批珍贵的有关澳门问题的明清两朝原始档案将公布于世人。中葡之间的澳门问题始于明朝中叶,贯穿于整个清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先生介绍说,现存明清时期有关澳门问题的中文档案相对集中在三处保存,即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其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有关澳门问题的明清档案近两千件。去年3月,有关明清时代澳门问题档案的专题课题开始启动,首次发现并将向社会公布的澳…  相似文献   

15.
1989年7月,应葡萄牙澳门文化学会主席彭慕治和澳门历史档案馆馆长桑托斯先生的邀请,我作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特邀代表前往澳门,出席了7月21日上午澳门历史档案馆重建落成开馆典礼及葡萄牙和远东历史资料展览开幕仪式。其间,澳门总督文礼治先生接见了我,表示热情欢迎。出席典礼活动的有新华社澳门分社的代表,还有中葡政界、文化界、宗教界等的名人范礼保、傅英伟、韦高信、卢倬智等。另外,原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果阿的档案馆馆长亦在应邀之列。典礼及开幕仪式由澳督文礼治为醒狮点睛后,主持剪彩及新馆揭帷幕的仪式。文礼治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说,澳门历史档案馆的落成,在澳门历史上占有新的一页,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使一座古老的建筑本身得以文物的形式保护,使之重新恢复了活力;二是澳门的历史档案得以保存并将为澳门服务。典礼活动结束后,中外嘉宾进行了参观,座谈。通过几天来紧张的活动,彼此进一步增加了理解和友  相似文献   

16.
澳门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已有中国先民的足迹,秦统一中国后,澳门即被纳入版图,此后历代相沿。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涉海东来,明政府在要求其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并接受监督管理的前提下,允许其租居澳门。光绪十三年(1887年),葡萄牙政府强迫清政府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规定澳门为葡国的“永久”管理地。该条约虽然已于1928年失效,但葡萄牙仍占据着澳门。1987年,中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值此澳门即将回归祖国之际,我馆会同澳门基金会、广东社科院历史所共同编辑《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现将其中馆藏明代档案中天启、崇祯年间兵部题行稿之有关文献摘发,以飨读者。这组史料反映了明政府委任澳门官员负责巡视管理澳门的军事防务、设关盘验出入澳门的贸易商船、市舶司征收澳葡税银等行使主权的情形,以及葡人租居澳门后给广东地区带来的种种祸患。  相似文献   

17.
《新闻天地》2011,(4):7-8
身世梁洛施原名叫梁乐瑶,1988年6月23日出生于澳门,中葡混血儿,她的父亲是澳门望族殷理基家族后代,殷理基家族虽然谈不上像李嘉诚那样富可敌国,但经营业务也是包括了食品、酒业、纺织与工程建设。可惜的是父母未婚生了她.在她半岁大的时候父亲又抛下母女两个走去天国了.偏偏男方家族又因门第关系拒绝承认梁洛施母亲的身份。至使梁洛施成了母亲的私生女,只能随母姓梁。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牵头,南开、清华、北大等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显示,城市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厦门、天津。  相似文献   

19.
黄雁鸿 《历史档案》2012,(1):130-135
1909年(宣统元年)清朝和葡萄牙在香港召开的澳门勘界会议,是已临日暮的清政府最后阶段和外国进行的重要交涉,葡萄牙历史学家萨安东(Antó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称,此次中葡的勘界谈判是"中国建立共和制以前西方势力困扰中华帝国的最后问题"。这次交涉意义重大,因为会议讨论的是在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逐步被葡萄牙蚕食侵占的澳门水界和陆界,也就是自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在澳门半岛南大约半平方公里地方"租居"的葡国,究竟能通过这次谈判来掠夺多少中国土地,作为澳门的"属地"。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3月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蓝皮书>显示,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深圳、北京、澳门、广州、东莞、苏州、天津、宁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