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大学课堂文化是大学人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创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系统,以及由此产生的实践活动方式,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课堂文化主要包括大学课堂环境文化、大学课堂教学文化和大学课堂价值文化三个基本元素。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着大学课堂文化的生成。对大学课堂文化开展研究,有利于大学文化的丰富,对推动大学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构建生态化课堂文化就是从生态哲学的视角来观照课堂,用整体、联系、动态的思想来研究课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成具有生态思维和价值取向的课堂文化模式以指导和规范课堂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阳泽 《四川教育》2014,(10):24-24
课堂评价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必然环节,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当作是简单和随随便便的活动.为了提高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人们在不断探究着课堂评价的合理形式,谋求课堂评价的范式转型,从植根文化传统和体现文化诉求视角建构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应体现中国的待人接物文化.  相似文献   

4.
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复合体,构建良好的课堂文化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教学幽默,能够有效地使课堂文化得到美化,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倩倩  田良臣 《课外阅读》2011,(1):59-59,80
隐性课程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不仅包括学校的物质生活,也包括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课堂教学是隐性课程得以传递的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互动的主体,他们通过言语和非言语,传递着“隐性”的课程内容。因此,探析课堂中隐性课程的内容对有效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课堂氛围是地理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良好的课堂氛围往往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影响课堂氛围的因素众多,传统的社会文化、学生的认知风格和个性差异、教师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都是影响地理课堂氛围的关键因素。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重要文化思潮,对我国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传统文化对师生的思想观念影响深远,教师可从后现代主义视域出发,重新审视课堂氛围的营造,提出相关策略,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营造良好和谐的地理课堂氛围,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吴琼 《辽宁教育》2007,(11):16-17
一听到“课堂教学文化”,脑海里就闪现了长城、出土的陶器上歪歪扭扭的文字,它们似乎与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关系。细思量后,我心又释然——我们每一天所传承的不就是几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我们所塑造的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正在延续着古老文明而走向新的时代吗?课堂教学是课堂文化的主阵地,课堂文明是课堂文化的主战场。课堂文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学视野观照下的课堂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课堂文化冲突是普遍地、必然地存在着。课堂文化结构是复杂而多元的。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课堂文化的生成状态,为构建课堂教学的秩序与均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听到“课堂教学文化”,突然脑海闪现了长城,出上的陶器上歪歪扭扭的文字,似乎与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关系。细思量后,我心释然,我们每一天所传承的不就是几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我们所塑造的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正在延续着古老文明而走向新的时代吗?课堂教学是课堂文化的主阵地,课堂文明是课堂文化的主战场。课堂文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第8 次基础教学课程改革自新世纪启动,至今已进行了十余年,可以算进入了“后新课 改”时期。“后新课改”时代要求重视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课堂教学诊断采用教育专家引领、学校领 导支持、教师同行帮助、执教教师为主、所教学生配合、家长协助为干预的机制,其本质是一种课堂 文化的干预行动,具有人本性、发展性、教育性、诊断性与功效性等特征。搞清诊断主体、分清诊断类 型与层次、掌握诊断技术、遵循操作过程是课堂教学诊断研究的关键要素,通过对课堂物质文化、课 堂制度文化、课堂行为文化和课堂精神文化的诊断,采行分层分类诊断、主体协同诊断与建章立制 等策略,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翻转课堂是一种通过颠倒安排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形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其教学文化的生成与渗透十分重要。翻转课堂教学文化的意蕴,即以学定教的文化品性、交互生成的文化关照、直面生命的文化关怀。翻转课堂教学文化的生成路径是建立强有力的物质和技术保障机制,形成新教学文化所要求的教师信念,提高学生自控式的深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改变着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本文从课堂教学方法的内涵入手,基于互联网精神对课堂权力、课堂教学过程的融合,从师生人才管理、课堂内容、课堂文化、课堂例行管理等方面重构高校课堂教学方法,以探索高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管理机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质和文化原生态的追求日益迫切。鸡鸭要吃自然放养的,蔬菜要吃无公害的,饮料要喝纯天然的,看碟要看原装版的,度假选择生态游……我想,课堂教学的追求也是如此。社会大课堂,课堂小社会。我们理应引领学生追求真实、自然、有效和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色课堂,还课堂教学以本色。真实。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种学与导的尝试。课堂上难免会出现教与学的矛盾,也会发生教学设计意料之外的事情。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14.
课堂文化对课堂教学行为起着文化引领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卓越计划"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文化的推动。反思性课堂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其实践形态表现为主动探究、平等交往、自由对话和民主行动。反思性课堂文化是"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价值诉求。反思性课堂文化的建构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更新、课堂评价体系和课堂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师生关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课堂管理初探——情境与原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科学而有效的课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维持课堂秩序,而且能增进课堂效果;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同时,课堂管理也需要有合理的观念和技术作指导,它需要有物质层面的支撑、制度层面的规范,更需要有文化层面的蕴涵与渗透。  相似文献   

16.
美好课堂生活承载着对课堂生活优质化的价值期许,旨在达成师生双方互相生命滋养的理想课堂教学效果。美好课堂生活以物质生活为基础保障、以理性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关系生活为表现形式、以道德生活为核心环节,彰显着润泽生命、促进幸福、完善德性和推进发展的重要意义。美好课堂生活之创建需要优化课堂教学空间,促进身心“在场”的具身学习;提升教学交往素养,在相互关怀中玉成师生幸福;重构课堂教学秩序,培育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关注教学育人过程,突显学生评价话语的德性关照。  相似文献   

17.
课堂文化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课堂之中的文化现象,是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教育之一的体育,应该努力营造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功能,显示文化特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优化交往过程,构建体育课堂“合作文化”;关怀生命主体,构建体育课堂“安全文化”;实施有效评价,构建体育课堂的“交流文化”;让体育课堂充盈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正课堂文化是对课堂的价值追求,她流淌于课堂之中,隐含于师生之间,是滋养课堂的重要成分,对课堂教学面貌和实效产生着根深蒂固的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应该说,从夸美纽斯创建班级授课制,就有了课堂文化。课堂经过几百年的运转和锤炼,在不同时代背景、民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长期积淀形成了打上时代、地域烙印的课堂文化。在"应试教育"时期,由于受"应试教育"文化的影响,课堂文化呈现的是学生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崭新的课堂教学文化,它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体验世界”和“价值世界”,注重课堂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为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让课堂充盈文化精神,显示文化物质,发挥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课堂文化是课堂上教师对生命的一种理解、尊重、关怀,它能使课堂变得自由、舒适、安心。它是课堂的重要养分,水之源,木之本。其"文化"核心就是"人化"。课堂上应举重若轻,摒弃课堂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放下教师的权威,又应举轻若重,把学生真正地放在心中,等待着陪伴着,让他们的学习真正地发生,这才是该给孩子们的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