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明新 《中国科技纵横》2010,(8):121-121,92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探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心理问题的办法,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根据研究所得出结论与建议,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相比,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并由于他们生活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存在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分析成因,包括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玉英 《科教文汇》2011,(21):100-101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个人感情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从"提问"、"激趣"、"习惯"、"活动"等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中,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同学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类、人际关系和自我类三部分。中学生课外阅读在中学生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我们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这块阵地维护和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学业繁重,竞争激烈,往往被家庭寄予过高期望,心理负担过重,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中学生出走、自杀、校园霸凌、迫害动物、网络心理问题等屡有发生。因此需要重视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调整心态,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邓咏瑜 《科教文汇》2008,(17):19-19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人际交往、学习,及自我意识偏差等心理问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新生主要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表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咨询等几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人际交往、学习,及自我意识偏差等心理问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新生主要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表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咨询等几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人际交往、学习,及自我意识偏差等心理问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新生主要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表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咨询等几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9.
人际关系是关系到大学生学业成败、社会适应、就业成才的大问题.近年来由于理工科大学生尤其是新生学习繁重、性别比例差异等原因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继而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在不断上升.因此如何提高理工科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分析提高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及理工科大学新生出现人际交往困惑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减轻学习压力、巧用网络平台、提高人文素养等三个方面来处理好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刘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150-150,271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学生在考试前后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并从主观与客观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就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策略做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90后高中生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独特的心理规律,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本文从学习、人际交往、升学等方面陈述90后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丁妹修  陈芳  曲建民 《科教文汇》2010,(26):193-194
本文从中学生心理现状入手,着重对心理问题的表现、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于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大学贫困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贫困生往往困为贫困而使一些人产生自卑、多疑、焦虑、孤僻、抑郁、人际交往困难;沮丧、嫉妒、怨恨、苦恼、虚伪、不诚实等心理问题。我们在对贫困生进行物质资助的同时,贫困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容忽视,使贫困生隐性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疏导和矫正,助团与育人有机结合;做好贫困生心理咨询与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增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经济的贫困引发了这部分大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人格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多发和突发情况下,大学生群体正面临着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性与爱、理想与现实、升学与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与冲突,其心理问题日渐突显。本文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大学生心理规划"这一研究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应智 《科教文汇》2009,(15):71-71
随着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增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经济的贫困引发了这部分大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人格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王敏 《科教文汇》2011,(35):200-201
情绪是影响中学生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情绪管理有助于中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应加强对中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对中学生的认知调控能力、情绪宣泄能力、对象转移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简述如何正确对待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19.
篮球运动对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中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学生在学习压力、承受挫折能力、身体素质、自我为中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篮球运动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增强人际交往、纾解心理压力、增强身体素质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郑然 《中国科技信息》2009,(23):305-306
中学生正处于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极易产生学习压力大,挫折承受能力差;不善于交际,人际关系不协调;逆反心理重,敌对情绪突出;自信心不足,进取精神较欠缺;早恋问题困扰,心理病态出现等心理问题。产生这些心理问题既与学校、家庭的教育息息相关,也与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解决和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既要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共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社会营造一个有利中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