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象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以痕迹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现,但在一定条件刺激的影响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这就是表象[注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又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他们进行空间形式的启蒙教育必须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为基点,逐步达到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渡,其中表象又  相似文献   

2.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它是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培养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最重要渠道 ,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 ,应用题教学必须突出思维训练 ,展开思维过程 ,教给思维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中展开思维。 思维的基础材料是表象 ,表象是对直观材料的初步概括 ,必须依靠感知去形成和积累。因此 ,充分感知积累表象是思维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在应用题教学中 ,教师必须根据应用题的内容 ,借助直观形象 ,让学生充分感知 ,从中积累反映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表象。继而 ,根据表象思考解题思路 ,寻求…  相似文献   

3.
张桂珍 《小学生》2023,(12):124-126
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以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确定位置》这节课为例,根据学生从感知到表象再思维的认知特点,在学生已经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感知空间位置,形成表象,从而学会利用距离、角度、方向来感知物体的空间位置,增强学生对空间观念的理解,提升他们的直观判断与推理能力,探求核心素养下拓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由此可见,“表象”在儿童的认知活动和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单元的教学要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借助实物直观、图像直观和语言启迪获得有关形体及特征认识的表象,并逐步抽象、概括出有关概念,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他们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5.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那么,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将先进理念与课程目标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现以几个教学片断为例,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一、注重直观感知,形成思维表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儿童空间观念的...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在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这种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发展思维能力,就必须设法借助有形的、具体的、外在的感知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认识对象,变抽象为具体,使其形、声、色,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充分感知事物,丰富表象储备,并从具体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逐步的感悟、领会、内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7.
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必须以感性认识作基础。如果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能在脑海中建立起生动直观的物理图景,形成历历在目的鲜明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物理知识就比较容易。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强调“要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知识创造条件”。应用直观形象帮  相似文献   

8.
李红 《辽宁教育》2014,(3):17-18
正小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丰富的实物原型的直觉观察,空间想象是学生根据大量感性材料而进行的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必须依托于丰富的数学体验,教师要精心地设计数学活动,并进行有意识地引导。一、在"自由地活动"中孕育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安排有大量剪、拼的活动,好像找不到知识点。这时的学生是直观感知的阶段,对于孩子在将来的学习中形成表象、发展空间想象至关重要,所以不  相似文献   

9.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理解特点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他们主要是借助于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理解力也以直接理解为主。这就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引导学生感知为基础,尽可能运用直观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放映幻灯,播放录音,展示  相似文献   

10.
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感官进行直观感知,依托表象进行直观想象,依托思维进行直观分析,从直观到表象,从表象到想象,帮助学生架设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桥梁,赋予学生理性思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一、利用电教媒体 富学生的表象 象思维是用表象来思维的,所谓表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表象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它具有形象性、概括性的特征。没有感知,表象就不可能形成,而电教媒体具有鲜明的可感性,它能为教学提供模象直观,即具体事物图像和实际图象的模拟,这种模拟不是实物搬家,也不是简单的图象替代,它不受时、空、地域和人体机制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在数与形方面的抽象,是反映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因此,教学好数学概念,成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现就我们的教学实践,谈谈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些体会,以就教于广大教师同仁。一、抓感知,促思维概念教学过程,是揭示概念发生过程的过程。就是讲,进行数学概念教学,就要揭示概念发生的实际背景和基础。小学生的认知活动,主要靠感官去感知生动形象的事物,逐渐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利用表象进行思维。因此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化学变化是微观领域里的变化,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变化的实质通常都无法直接感知,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通过直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规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直观教学的心理依据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首先要经过对教材内容的感知才能上升到理解。直观教学就是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感觉、知觉、表象等),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为学生抽象思维打下基础,所以采用直观手段必须从提高感知效果出发。而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效果与被感知的对象有密切关系,通常,被感知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一提到数学,就想到抽象思维、空间想象思维等。其实,这种认识,混淆了学校的数学与科学的数学的区别。诚然,作为科学的数学是高度抽象的,但作为学校的数学,抽象性是有限度的,许多成分是通过直观形象以达到理解数学抽象性的目的。因此,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忽视数学直观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地运用好直观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 数学的直观性来源于现实,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习惯,让他们充分地感知事物,了解数学研究的对象,形成丰富的表象,为认识数学上的概…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提出,直观就是借助经验、观察、测试或类比联想所产生的,对事物关系直接的感知与认识,通过直观能够建立起人对自身体验与外物体验的对应关系.可见,直观是一种感知,是一种有洞察力的定式.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感知到抽象概括的过渡.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感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优化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打好数学基础,提高能力、发展智能呢?我认为必须切实地做好以下几下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教学内容 遵循认知规律 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要使学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就必须根据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把所教学的内容组合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序列。(1)按照“感知——表象——思维”组织教学内容。数学的概念是从现实世界中得到的,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根据小学生的认识特点,从感知、经表象、达到思维。教学时如果不注意表象作剧,就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听学的知识,表象是由感知到思维的必要过渡环节。例如:在教直径、圆周率、圆周长内容时,先用直观的教具演示几个直径与圆周长的关系,又模拟用五分硬币直径度量硬币的周长,让学生想象它们之间的关系,接下去丢开直观,再用语言描述自行车轮胎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再往后讲一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密切联系日常生活,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一、要丰富感知,多让学生"看"要在头脑中建立空间表象,教学中必须给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一、数学概念因有效的演绎而建构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大多是以"概念形成"为主要方式.而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直观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本质属性"的过程,所以有效的数学概念建构过程必须实现直观感知与数学抽象的深度结合.  相似文献   

19.
一、教法与儿童的认知规律相统一儿童的认识规律通常是:从直接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从这一规律出发,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具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作支撑。在教学中,学生的感性材料主要是在直观的教学形式下,通过感知等  相似文献   

20.
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起源于自我的活动经验,并且是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取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都是在对具体形象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表象,从而形成概念的。因此,教学数学知识时,教师可先借助直观形态,让学生先整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