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贾谊《过秦论》(上篇)的名言。“仁义不施”与“攻守之势异也”究竟是什么关系,应该怎样翻译呢?  相似文献   

2.
宋襄公以“让国”而博得“仁义”之名,又以“仁义”之师在泓水之战中败覆。其实,自矜仁义的宋襄公是一个凶狠残忍的伪君子。宋襄公这种畸形的“仁义”心态,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其产生的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3.
历来被认为是败坏人心、社会风俗的晚明狂禅派,其思想也是一种经世思想,希望人人都能有一个仁义的心体,用这种仁义的心体治国治世,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挽救社会风气的堕落。这种经世思想也被他们用在文学创作中,他们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欲”,并不是无节制的情欲,而是在仁义的心体的前提下的情欲。  相似文献   

4.
孙亚军 《现代语文》2010,(6):144-145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的经典篇目。贾谊在文中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点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可对这句话的理解一直以来却存在较大争议。不少老师解释说,秦国由于没有实施仁政导致了攻和守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所以最终灭亡了。这种解释显然不能使人明白:攻势是什么?守势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说说“为仁不富”●李运功“为富不仁”这句古话,在以富为荣的今天,富人们听起来很不顺耳。事实上为富者有为仁的,也有不仁的。把这句话反过来说,为“仁”的都不富,倒是千真万确的事。“仁”到底是什么?“仁”字从孔夫子讲起,至今已经讲了几千年,所谓仁义、仁德、...  相似文献   

6.
“地主怎么这样仁义勤俭?对着长工怎么这般窝囊?”一些人看了央视播完的连续剧《闯关东》后,在网上提出此疑问。  相似文献   

7.
谁“逃避了道德文明的教育”?成都市双流中学蒲光树马智强老师的《语文教学的世纪性思考》一文(简称《思考》,在论及“思想性、人文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时,认为“一代一代的学生,对于仁义、忠孝、诚信、廉正、勤俭等中华道德文明已经茫然无知,他们不重视也不懂得个...  相似文献   

8.
以“仁义”等儒家伦理品质比附人体生理器官“五藏”,是战国思、盂学派用生理相通论证心性相通的具体表现之一,其目的是论证“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性善说。这种论证思路又以阴阳合和以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机制作为它的哲学理论基础。理解了这一点,始能真正理解《庄子·骈拇篇》在攻击儒家学说时并提“仁义”、“五藏”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人们读《过秦论》时,都为秦的很快灭亡而感到可惜,究其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现在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待这里的人物,感觉到这里的人物都具有一种首创精神,这种精神是当今社会改革中必不可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以“仁义”等儒家伦理品质比附人体生理器官“五藏”,是战国思、盂学派用生理相通论证心性相通的具体表现之一,其目的是论证“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性善说。这种论证思路又以阴阳合和以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机制作为它的哲学理论基础。理解了这一点,始能真正理解《庄子·骈拇篇》在攻击儒家学说时并提“仁义”、“五藏”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车远鸿 《西江大学学报》2003,24(3):26-33,47
先秦兵家的法律思想包括“以民为本”;以“仁义”为总体方针,以“仁义礼智信勇”,六德为具体规范;先教后刑,刑德并用;法令审明;刑赏划一,赏罚及时;人事为本,天不足畏,险不足恃。  相似文献   

12.
幸福之门     
每个人都向往幸福,每个人都渴望幸福,每个人都在用毕生的精力追寻着幸福。可是幸福在哪里?终于有一天,我从罗素的书中找到了答案,他说:“有三种伟大的情感支配了人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摧肝裂胆的同情。”罗素的一生就是追寻爱、追寻知识、追寻仁义的一生,博爱、知识、仁义构成了罗素通往理想世界的三重门。  相似文献   

13.
人教社《教参》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译作“不施行仁义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并且认为在课后“思考和练习”的三种理解中“第一种理解正确”。对此,余祥生同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仁义不施’与‘攻守之势异也’,不是因果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即攻守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可是秦始皇却不施行仁义。练习题的第二种理解是正确的。这句的译  相似文献   

14.
问仁义礼智体用之别。曰:自阴阳上看下来,仁礼属阳,义智属阴;仁礼是用,义智是体。春夏是阳,秋冬是阴。只将仁义说,则“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若将仁义礼智说,则春,仁也;夏,礼也;秋,义也;冬,智也。仁礼是敷施出来的,义是肃杀果断的,智便是收藏的。如人肚藏有许多事,如何见得。其智愈大,其藏愈深。正如《易》中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相似文献   

15.
以“仁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精神贯穿于《白鹿原》的始终。“仁义”是白稼轩居家处事的原则,是白鹿原人共同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社会评判是非善恶仁政恶政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如果让一位语文教师去放牛,他会技起一根青草,向着牛群不停地发话: “这是什么草?注意,不要乱说——举手回答。” “你们以前吃过这种草吗?想不想吃?” “好,快速地嗅一嗅,告诉我它的气味。” “仔细现察它的样子,看看能分几段,每段的作用是什么。” “告诉我你这样分段的理由。” “各段交换位置行不行?比如把根和梢换过来。” “下面,慢慢品尝,仔细咀嚼,用心体会,谁能说出它的味道是在哪里?” “通过刚才对草的认识,你有什么感受?比如,造物者的神奇与美妙;再比如,小草的平凡而伟大。” “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你决…  相似文献   

17.
朱熹继承士大夫审美文化传统,以人生境界为其“美学思想”的指归,针对现实知识分子的丑陋人格,基于“理”本体论,以“诚”论真,以“仁义”论善,是其论人格美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马永清 《内蒙古教育》2003,(2):39-39,46
提问是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成熟地运用这种教学手段。目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区———师生寒暄式。问题设计得极其肤浅,甚至根本没有设计。“是不是?”“是。”“对不对?”“对。”“好不好?”“好。”就好像师生见了面以后的寒暄:“吃了饭没有?”“身体怎么样?”“父母亲可好?”这种互相客套的寒暄问答没有任何意义。目瞪口呆式。有一位教师讲绝句《回乡偶书》中一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他突然问学生:“诗中为什么用鬓毛而不用头发呢?”问得学生目瞪口呆,不知所答。其实教师自己也没有准…  相似文献   

19.
儒道两家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要在仁义,而在《庄子》对仁义的论述中,却表现出很复杂的态度,一方面肯定仁义的价值,一方面又对仁义进行多方面的批评。这个矛盾需要一种更高层次的仁义来化解。而这种真正的仁义,需要以道德作为本体展现出来。而个人修养的目的,就是使自己保有这种无为的道德。  相似文献   

20.
<正>先秦儒家提出仁义学说,广泛传播,成为其他学派也比较关心的问题。经过互相影响,互相综合吸取,仁义学说不断发展。汉代董仲舒对仁义学说的发展也作过一定的贡献。为了叙述的方便,仁与义,先分别讲,后再合议。一、仁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认为仁的意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想立,也要使别人立,自己要达,也要使别人达。就是说有好事就要想到别人,让别人也得到好处。与此相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洲》),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两方面也可以表述为“与人为善”和“害人之心不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