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旅游活动、项目等进行调查发现,滇西北地区节庆体育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并且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如香格里拉的赛马节、丽江纳西族的三朵节、怒江傈僳族的刀杆节等,节庆体育活动独特的民族风情和魅力,能够吸引众多旅游者的参与和体验,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同时为构建多层次立体的具有滇西北特色的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旅游项目,为整合滇西北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旅游资源,形成系列体育旅游产品并重点打造知名的节庆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滇西北特色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旅游产业链,实现节庆体育活动和旅游的共同发展,促进滇西北节庆体育与旅游业共同发展,推动滇西北乃至云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论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具备的类型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的路径,作者主线张将具有健身娱乐价值、开展深受学生喜爱的民族传统节庆体育项目引进高校,在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同时,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甘肃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甘肃少数民族聚居区居民对传统体育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很高;居民参与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能够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和遵从民族习俗;民族形式的运动会、竞赛活动、节庆活动、风俗活动为甘肃少数民族聚居区内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提出对策:1广泛开展传统体育教育,树立甘肃少数民族聚居区居民传统体育价值观;2发展传统体育产业,调整居民传统体育消费结构;3依托运动会、竞赛活动、节庆活动和风俗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体育活动;4建立科学的传统体育传承及发展模式,树立优秀传统体育传承典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个人访谈法,以南疆喀什地区“刀郎之乡”———麦盖提县为个案研究,以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特色文体活动“刀郎麦西莱甫”和“刀郎木卡姆”为主线,调查农村节庆日中维吾尔族“刀郎舞”的发展现状,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问题,揭示区域生态体育的发展规律,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节庆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节庆是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加强对少数民族节庆的功能探索与发展研究,以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落细落实。基于对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节庆的考察发现,作为仪式的少数民族节庆具有社会互动、文化叙事与情感联结等功能,有利于促进各族群众在生活深度交往、文化深度交流、情感深度交融的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调查也发现,目前存在各族群众节庆参与度差异较大、对民族节庆文化内涵缺乏足够认识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建构不足等问题,以至于上述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因此,亟须提升少数民族节庆的共享性、深度挖掘少数民族节庆中文化内涵、推进节庆文化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建构,充分发挥以少数民族节庆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广西民族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概况,以及二者融合发展的积极影响与不足之处,提出深化民族节庆体育的内涵建设,建立民族节庆体育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机制,构建民族节庆“体育+旅游+生态”融合发展新业态等新路径,以期促进广西民族节庆体育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广西壮族聚居地开展的“三月三”民族节庆进行调查,认为振兴地方节庆经济、传承民族文化、发展体育旅游多方面的因素推动着传统节庆活动向体育节庆流变.提出了体育节庆开发要依托民族文化、采取政府与市场合作、科学论证评估、注重宣传和打造节庆产业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节庆活动历来是农村社区一种常见的民俗事像,农村社区发展存在困境,节庆体育促进农村社区发展有很大的潜能和作用。对节庆体育与农村社区发展关联互动的研究,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思路,对于丰富农村体育理论和农村社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节庆主要指以人文资源为载体,通过节日庆典动态性、概括性地反映该民族、该地区长久积累的生活习惯、民俗民风,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化.民族节庆的内涵重在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保护、利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黔东南州可以以民族文化为主题,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民族节庆活动丰富,然而近年来随着云南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论文从节庆活动入手,对云南省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今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中越边境的世居少数民族壮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壮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和壮族传统文化对于世居中越边境的壮族群众的民族文化认同仍然保持较深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云南的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符合当代人猎奇心理,市场潜力非常大。但由于管理体制落后、观念落后等原因,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相对落后,出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优势明显而旅游经济收益差的情况,从而制约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以云南省桥头堡战略计划为契机,坚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和生态旅游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3.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环保、健康的新的旅游形式,能吸引人们参加体育活动和感受大自然情趣,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河南省地处中原,不仅有享誉中外的两拳功夫文化旅游资源,更有得天独厚的山林、水体、湿地、冰雪等丰富多样的地理资源,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突出,前景广阔。河南省要促进体育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采取体育与旅游联姻的策略,使竞技体育项目与大众健身运动相结合,体育表演项目与节庆活动相结合,体育竞技、表演与大众健身、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相结合。同时,要加强对体育旅游的认识和管理,进一步整合资源,开发、培育特色资源,不断拓展体育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4.
南宁壮族节庆文化五彩缤纷,内容丰富,以独特的表现形态展现,具有强盛鲜活的生命力。历经岁月的变迁,南宁壮族节庆文化逐渐成为壮族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发展壮族节庆文化对加快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的作用。南宁是广西的首府城市,是壮族人群聚居区,研究南宁市壮族节庆文化发展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整个壮族节庆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浓缩点,可折射出各历史时期民族发展的轨迹,是研究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古老而年轻,但又有濒临遗失的危险。提出通过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可以与少数民族文化战略、网络媒体、旅游相结合促进比赛促发展,同时还可以借比赛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并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从而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广西农村节庆体育文化失去了价值的依托,丧失了信仰的支撑,限制了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应将信仰回归到节庆日中,让信仰与节庆日之间形成内涵与载体的"鱼水关系";以人为本,以类化参与、类化开展的方式对节庆体育活动的开展模式进行创新,使原生态的乡土文化气息永葆内涵并得以延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城市营销理论为基础,以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独特的节庆活动为例,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以节庆活动为主的城市营销过程中,应重视民族资源的整合与营销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宁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现状和体育活动组织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考察南宁市社区体育总体发展情况,并提出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社区体育发展的建议,为社区体育管理者提供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南宁市节事旅游资源丰富,民俗节庆气氛浓厚。近年来南宁市节事旅游不断发展,已成为南宁市旅游主打项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南宁市应充分挖掘特色节事旅游资源,引进和培养专业节事旅游人才,加大开发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节事旅游营销宣传,以促进南宁市节事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并最终实现南宁市旅游经济效益和旅游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进程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民族、民俗文化工作者应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加强其法制建设,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校内,大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竞技体育并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