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孔子语)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质疑,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表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这说明会学习的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现代教育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更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各种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华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有句名言:"要学问,先学‘问’,不学‘问’,非学问。"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会质疑太重要了。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学会自己阅读呢?  相似文献   

3.
陈聚华 《考试周刊》2014,(63):70-70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知识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习惯和方法","要形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早已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更精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知识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习惯和方法","要形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早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更精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  相似文献   

5.
1.注重思维独立性训练。思维的独立性是十分可贵的思维品质。它可能影响人的一生的事业发展。要逐渐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的品质。比如,培养学生的识词、记词能力,一定要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独立组织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学习单词Window,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联想到含有“ow”的单词know,how,now等。还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哪些单词的发音难,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继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为此,日常教学中要经常贯彻下列做法:一、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里的“疑”,指的是问题,也就是矛盾,“行疑”继而“发问”是思维的初步,一切知识的获得都得从发问开始。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努力开扩学生的思路,教他们会思考,会提出问题,于无疑处见有疑。教学时有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7.
黄宏伟 《华章》2008,(19):71-71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利用各式各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本文结合自己在中学实习期间的一些实践,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黄宏伟 《华章》2008,(20):71-71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利用各式各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本文结合自己在中学实习期间的一些实践,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谈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红 《教育探索》2007,(7):13-1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分重要.为此,应扫除所遇到的障碍,并在课程改革中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以引导学生"提问题"为突破口,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勇于思考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掌握科学思考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探究精神,需要实施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教师首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这是前提;其次,要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学会有效质疑,这是关键;再次,教师要兼顾个性差异,相机跟进释疑,智慧地引导思考,这是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创新精神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应紧紧围绕"教育创新"这个主题,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会学习、会创造",学以致用。一、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能够主动提出问  相似文献   

12.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问题答案,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面对研究问题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具有初步独立的思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暖通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应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任务,让学生学会创新思维,把握创新方法,激发创新灵感,提高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4.
陆旸  王振国 《中国培训》2014,(5):2013-2014
按照"面向社会、适应市场、服务企业"的原则,高职教育要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积极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更新知识和技能、学会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业能力,转变学生的择业观念。高职毕业生应充分考虑自己的专业、性格、气质、爱好等,扬长避短,发挥特长,自主创业,成为就业竞争中的强者。  相似文献   

15.
数学思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数学思考能力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在"问题""操作""反思"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解决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通过动手操作,以"动"激"活","动"中有"悟",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考;通过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会探究、学会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分析,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可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8.
初中科学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通过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内容信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时间,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学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许祥山 《成才之路》2012,(22):26-27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创新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现代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猜想和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手段。当代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者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引导学生具有质疑精神,在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化的探究过程。因此,  相似文献   

20.
游成李 《云南教育》2003,(14):29-30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标准》)在启发式教育原则中强调:“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是过去从未提及过的全新内容,这也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