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语是反映日本社会和日本人人际关系的言语表达方式之一。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内·外”意识作为日本社会固有的文化特征,不仅在社会生活方面,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敬语表达的分析和探讨,指出在敬语表达中存在强烈的“内·外”意识,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指出在学习任何一门外国语言时要先了解隐藏在该语言背后在文化韵味,这样才能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展下去。  相似文献   

2.
每一种语言都有与自己本国文化相适应的敬语表达方式。中国自古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敬语的表达方式不胜枚举,由于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日语在敬语表达方面也与中国的敬语表达有所相同而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在敬语表达方面也与中国多有相似。本文就汉语和日语在敬语表达中所存在的共性和区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魏育芳 《陕西教育》2009,(4):88-88,110
在日本人的语言交际中,敬语的准确运用对于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语敬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更灵活更准确更有效地掌握和应用敬语,本文探讨了目前敬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增加背景文化介绍、强化情景教学训练及从基础阶段开始提高学生敬语意识等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日本从古至今都是有着悠久的“礼”的历史的国家,敬语在中日文化中都占有其独特的地位.本文从社会变革的角度来阐述中日敬语的变化同中日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敬语发展的内在原因是语言的语法结构的发展,外在原因是使用语言人群的社会结构的发展.为了积极推进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互相理解、友好交往与和谐发展,对敬语的研究是学习对方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的语言文化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日本社会的"内外文化"。这种"内外文化"最能体现日本人的思维模式、语言表达和行为模式等。本文通过对日语语言中的人称代词、敬语及授受动词使用过程中包含的「内」「外」文化的分析和探讨,指出内外文化的实质和对语言的影响,并提出日语教学中应不断融入日本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日本民族是一个极端矛盾的民族,他们的缩小意识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同时又常以“经济大国”“大和民族”自居,具有在“小”中求“大”的扩大意识。基于此,从语言角度,从日语授受动词、敬语体系及接头词“大”入手,分析日本民族的扩大意识,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日本民族和日本社会,客观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7.
梅子 《教育教学论坛》2014,(52):150-151
日语敬语作为语言现象反映出日本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是日语教学当中重要的一环,也是目前国内日语教学工作者们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视角出发,改变传统的日语敬语教学模式,在日语敬语教学中强调敬语所体现的文化因素,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并理解敬语的作用,从文化层面掌握正确使用敬语的方法,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社会文化的变迁也影响着语言的结构.日语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特别是敬语的使用.敬语的滥用、误解误用的现象很普遍.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单一语言的国家,具有独特的语言体系。日语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敬语体系,这是日语的一大特色,是其他语言不可比拟的。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进行交际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社会生活的任何变化都会或多或少的反映在语言社会中。反过来说,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语言只不过是构成社会系统的要素之一,因此,将语言与社会结合起来,不但能揭示语言的本质,同时也可以加深人们对社会的了解。日语的敬语是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不多发展变化,通过日语敬语与日本社会的结合可以更好的认识日语的本质及日本社会的相关状况。  相似文献   

10.
蒋态 《考试周刊》2011,(57):43-44
任何社会都存在使用敬语的现象.只是表示敬意的方式因文化不同而呈现差别。在日本社会中.敬语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敬语也反映了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独有特点。本文从敬语的发展史、种类及特点等方面对El本人的思维方式及其交际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现代日本人为什么非常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呢?这主要和日本人的等级意识密切相关。在现代日本社会中,已经不存在像古代那样严格的等级制度了,但是在日本人日常的言行中仍然带有浓厚的等级意识。语言方面主要从发达的日语敬语和男女语言的差别两方面来探讨。行为表现方面除了探讨交换名片和坐席顺序两方面之外,还涉及了企业中典型的年功序列制。但是日本人的等级意识非但与现代日本社会毫不矛盾,反而非常和谐地适应了现代日本社会,有效地规范着当今日本人的各项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2.
罗齐慧 《海外英语》2013,(16):282-283
现代日本人为什么非常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呢?这主要和日本人的等级意识密切相关。在现代日本社会中,已经不存在像古代那样严格的等级制度了,但是在日本人日常的言行中仍然带有浓厚的等级意识。语言方面主要从发达的日语敬语和男女语言的差别两方面来探讨。行为表现方面除了探讨交换名片和坐席顺序两方面之外,还涉及了企业中典型的年功序列制。但是日本人的等级意识非但与现代日本社会毫不矛盾,反而非常和谐地适应了现代日本社会,有效地规范着当今日本人的各项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语敬语变化的要因之一,就在于日本社会本身发生了重大改变。战后不久随即展开的民主化改革在建构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确立国民主权和维护人权的国家治理原则同时,为日语敬语变化置备了最基本的社会基础,促使主要基于上下关系发展起来的日语敬语,转变成为体现人人平等和相互尊重,促进人际沟通和维护人际和谐的语言表现形式;尔后开始的产业化和城市化则通过改变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为日语敬语的大众化和“郑重语”化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社会条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全球化,不仅使日语本身受到外国语言的影响,更改变着日本民众的人际交往习惯以及促进了日本民众对敬语“误用”的宽容,从而推动日语敬语朝更具对等性和平易性的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4.
日本社会普遍存在着上下意识,并深刻影响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要掌握好日语,真正地理解日本文化,更好地进行异文化间的交流,日本人的这一上下意识就是必须学习、认识的方面之一。文章围绕日本人的上下意识,在考察完它的形成原因之后,在日语敬语中追寻它的影子,最后从语言里渗透着文化的观点出发,对敬语的教与学提出些许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国家,但日本社会制度与我国不同,日本社会有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文化使用习惯。文章归纳、分析了日语敬语、寒暄语等的运用与日本社会的内在联系,从日语语言运用的角度探讨了日本社会制度、文化生活、人们思想观念等问题,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个更为全面了解日本和日语的学习窗口。  相似文献   

16.
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这在语用学界已经成为共识。日语中有高度发达的敬语。目语的敬语是一种语言形式,而礼貌聚焦于语言行为的效果。敬语可以表示礼貌,但敬语作为礼貌的表现手段时,要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下使用。  相似文献   

17.
敬语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的语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汉语中的敬词、谦词和日语中的敬词头、敬尾词、固有敬语动词、恭谨体是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群落,中日敬语不仅传承了中日传统文化的精品要素,而且各自反映着当代语言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敬语是如实反映日本社会和日本人人际关系的言语表达.日本人好揣摩字里行间.更正确的说是读语言背后的含义.通过解析"建前(たてまえ)本音(ほんね)"原则,探讨日语敬语中多层次的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能有助于解读现代日本人的社会观.  相似文献   

19.
日语中的敬语在日常交际中出现频率很高,并且存在于日本的各行各业,无处不在.日语敬语的使用原则除了考虑彼此间的上下关系外,还要考虑人际间的恩惠授受关系、内外关系、亲疏关系、公私场面关系等方面.本文通过分析敬语的使用原则来了解日本人的敬语意识.作为一种说话方式,敬语式表现反映出日本人独特的交际原则和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20.
高娟 《华章》2007,(12):237-237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对他人表达敬意的敬语,是以语言这一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社会和谐,人际关系融洽的目的的.敬语是日语的一个重要语言特征,日语运用得体、礼貌与否,取决于敬语的正确使用.它在日本人的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