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一棵嫩芽,从土地妈妈的怀里探出头来,就像个胆小的姑娘。太阳照耀她,春风安慰她,雨露滋润她,她感到温暖、亲切,同时也有一点害怕。太阳说":别怕,我一晒,你就变得健康!"春风说":别怕,我一吹,你就会变得坚强!"雨露说":别怕,我一洒,你就会觉得欢畅!"  相似文献   

2.
一次作文评讲时,学生王小蓉的 作文不仅写得好,而且字也写得相当 规范和漂亮。于是,我在分析其文章 后说:"本次作文王小蓉的文章写得 爽,字也写得酷。"我的话音刚落, 全班学生便哄堂大笑。待大家笑声稍 平,我又说:"同学们的笑声让我 晕。"我话一说完,全班学生又哈哈  相似文献   

3.
中学口头作文教学是通过"想、说、听、评"相辅相成而互为联系和作用的,"想、说、听、评"发展的优势明显,"写"就会水到渠成.一般可分三个步骤进行:一是由"写"变"说",逐渐进入;二是整体安排口头作文课堂教学的结构;三是由"说"自然过渡到"写".  相似文献   

4.
奇怪的事情     
张宇轩 《红领巾》2007,(11):30-30
一个春天,儿子和爸爸一块儿栽了一棵小树。栽完后,儿子说:"爸爸,你给我量量身高,好吗?"爸爸说:"好啊!"于是,爸爸回家拿来锤子和钉子。儿子来到小树旁边站好,爸  相似文献   

5.
星星点灯     
每一个晚自习铃声都能让我那么兴奋,那天也不例外。我和HH"飞"下了楼,我一回头,发现小蒙在我后面默默地走着。我掀开了门口的帘,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出来吧!"小蒙手足无措地说了一句:"谢谢。"  相似文献   

6.
NNN个头     
看了题目你一定有所疑问吧,别急,随我一起来看看吧!上课了,老师神秘地对我说:"你们可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头吗?"大家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当然是一个头喽!"老师神秘而骄傲地说:"嘿嘿,可不只一个‘头’哦,我呀,有几百个头呢。"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由此可见,文章的产生是以"说"为起步的。在小学生写作训练中先要说,在说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写这一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8.
全心悦 《中文自修》2007,(11):63-64
其实,亚并不喜欢我叫她"亚",她曾无数次一本正经地教育我说:"说了几百次了,不要叫亚,叫亚亚姐姐,没大没小!"可每次,我都充耳不闻,"亚"我已经叫了五年了,要不,你再给五年,到我十三岁的时候,我再改口吧!而且还是一副"你奈我何"的无赖样。  相似文献   

9.
我这个人呀,什么都好,就是太粗心。写字的时候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画。爸爸妈妈都为我着急,我也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暑假的一天,爸爸对我说:"今年暑假,我任命你为‘监狱长’!"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监狱长"?真不知道爸爸耍什么花招,只见爸爸把一个硬皮本和一只圆珠笔递给我,说:"硬皮本是你的‘监狱’,笔是你的‘枪’,  相似文献   

10.
这几天过得不太顺心,伤脑筋的事接踵而来,还没缓过神来,那烦人的预备铃又响了。今天这一节是作文课,我紧皱眉头说:"同学们懂得什么是‘愁眉苦脸’吗?老师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教室里"哄"地一下笑开了。  相似文献   

11.
"花为什么会开?"一个学生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另一个学生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学生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最漂亮!"第四个学生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个学生说:"她也长着耳朵,她想听听小朋友们唱歌。"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了句:"老师,您说呢?"我想了想说:"花特别懂  相似文献   

12.
生“牛角”     
还好脑袋没开花,只是多出一个包。爸爸笑着对我说:"哦,长了一个牛角。"我不禁破涕为笑,妈妈紧张的脸也稍稍缓和了些。我像个伤病员,躺在地上的草席上,爸爸不时地用冰水浸过的毛巾敷我的"牛角"(谁叫我属牛呀)。"牛角"其实一点都不像牛角,它只是一个小笼包般大的包,长在我左眉毛的尾梢上。颜色发青,爸爸说,这是皮下组织  相似文献   

13.
兔子改名记     
在动物王国里,兔子老是受欺负,这使它们很伤心,把眼睛都哭红了。一天,兔子们正在草地上玩耍。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老虎来了",兔子们一听,吓坏了,撒腿就跑。跑了好远好远,兔子们蹲在一块儿喘粗气。一只自称为"智多星"的兔子转着眼珠想了一会儿说:"弟兄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老是受欺负吗?就是因为‘兔子’这个名字给叫坏了!如果  相似文献   

14.
近日,笔者听了一堂课:一位教师在指导作文《一件有趣的事》,他说这是记叙文,要写出六要素,讲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却在嘀咕:我怎么就没遇到过有趣的事呢?这就让我们触及到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作文训练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普遍存在.正是这样脱离学生实际的空洞说教,导致了学生对作文缺乏应有的兴趣,无话可写,也不愿写.即使在老师的高压政策下,形成的也是诸如"六要素"、"倒序"之类程式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离开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学语文就是学做人"。魏书生老师也说:"以育人为本,书就教好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牢记这些贤者的宝贵思想,以人为本,教好语文,搞好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晕头转向     
梅子涵 《中文自修》2007,(10):61-62
我和马儿帅上学都是乘地铁的。每天早晨我们在地铁等,如果我先到,我就等他,如果他先到,他就等我,有的时候我们两个同时到,那么谁也不用等谁了。管地铁的叔叔阿姨都认识我们了,连扫地的叔叔阿姨也认识我们,他们看见我们会说:"小朋友早!"我们就说"阿姨早""叔叔早"。一天当中,我们"懂礼貌"最多的地方就是在地铁和学校。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最直观的"镜子"。也是老师教授能力的一种间接体现。如何发挥教师在学生作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呢?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写作文,要是老师经常自己动笔写,或者写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什么,就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写作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下水"文即教师根据学生作文的命题或要求,亲自动笔写成并用于指导学生习作的文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叶老说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  相似文献   

20.
蚊虫集训营     
霹雳派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也许这句话可以说成这样:不在蚊虫中爆发,就在蚊虫中灭亡。初三到了,为了提高所谓的教学成绩,学校无情地作了以下规定:每日两节的晚自习延长到三节,周五晚和周六照常上课。我不禁仰天长叹:"悲哀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