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记者职业道德,是指记者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江泽民同志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曾说过:“要讲究职业道德,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新闻工作者是教育人的,所以新闻工作者也应当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与影响。如果我们的记者、编辑自身没有好思想、好作风、好形象,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有说服力、感召力,还会损害报纸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谚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个人或一个团体也是这样。只要在社会上公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建立了良好信誉,那么他的事业就发展就顺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反之,信誉不好,“形象”惹人反感,自然就丧失了竞争力,最终只能被社会淘汰。所以,爱惜声誉首先要树立形象意识。形象意识既是生存的需要,又是发展的需要。 形象意识是一种无形的效益。常言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酒香”就是在公众中树立的一种形象,无论“巷子”多深,顾客也会自动找上门来。因此有见地的企业人无不把树立形象意识放在首位。 要树立良好形象,需做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新闻工作是教育人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工作者也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其自身形象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新闻的声誉如何,有没有说服力、感召力的问题。军委江泽民主席对此十分关心,在视察军报时明确要求我们:“要讲究职业道德,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我们的新闻是有着崇高声誉和威望的。这不仅得益于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的辛勤而出色的工作,而且得益于他们在人民群众中所树立的美好形象。他们首先是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人,其次他们拥有渊博的学识和锦绣的文笔。人们因为相信他们的人品,所以相信他们的文品,…  相似文献   

4.
所谓记者的职业道德,是指记者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恩格斯曾说过:“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恩格斯这里讲的行业道德也就是职业道德.江泽民同志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曾说过:“要讲究职业道德,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新闻工作是教育人的,所以新闻工作者也应当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与影响.如果我们的记者、编辑自身没有好思想、好作风、好形象,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有说服力、感召力,还会损害报纸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中宣部等部门关于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通知的要求,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联合制定“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自律公约,并于11月5日向社会公布。主要内容是:一、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二、坚持实事求是基本准则,做到新闻报道真实公正。三、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新闻工作崇高声誉和新闻工作者良好形象。四、坚决防止和纠正不正之风,切实加强行业自律。五、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严肃…  相似文献   

6.
为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每个铁路职工都要用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设计自己的形象”的指示和分局党委《关于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重要指示和题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育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的决定》精神,结合报社实际,特制定岗位形象标准如下,以便使报社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形象设计活动,塑造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7.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这是我国新闻界的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它虽不具有法律约束性质,但是却是全中国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认真遵守的文件。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种约束。这是一种社会性的约束。因为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新闻工作者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所以他们的行为都要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他们都  相似文献   

8.
公关是塑造形象的艺术,它的最高宗旨是为社会组织塑造良好形象。具有形象意识的人才能处处注意塑造组织与自身的良好形象。因此,形象意识在公共关系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传媒视点     
习近平眼里的“好记者”
  1.自重、自爱、自强。新闻工作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自重、自爱、自强。希望新闻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形成一种良好的作风。
  2.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明确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都是为党和人民工作的,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改革开放的事业负责。要注意舆论的社会效果,克服片面性。  相似文献   

10.
有偿新闻是现阶段新闻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种行业不正之风。它以新闻宣传为手段,投机取巧,谋取私利,是社会腐败现象在新闻界的突出反映。因此,反对和坚决制止有偿新闻,既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一项历史使命,也是遏制新闻队伍职业道德滑坡、重塑新闻队伍良好形象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新闻     
《军事记者》2004,(2):63-63
◆北京市新闻媒体制定自律公约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为全面落实中宣部等部门下发的《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北京市新闻单位联合制定“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自律公约。自律公约规定,新闻媒体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始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三贴近”原则,始终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切实遵守职业道德,始终维护新闻工作者良好形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道德准则,弘扬高尚的职业精神。不刊播危…  相似文献   

12.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责在取得实效。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工夫见成效,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特别是要在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下工夫见成效,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要建立完善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要制定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通过文化塑造、环境塑造、活动塑造、传媒塑造等手段.树立和传播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图书馆的形象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形象也如企业形象一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树立高校图书馆的良好形象,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大、重要的工程,要引起重视。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塑造图书馆形象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图书馆形象的几个因素,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塑造图书馆形象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工夫见成效,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特别是要在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下工夫见成效,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要建立完善  相似文献   

16.
新闻工作担负着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教育广大受众的重任,也是人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为社会树立形象的。而在为社会树立形象的同时,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无时不在树立着自己的“形象”。新闻工作者的自身形象,不仅影响到个人事业的成败,而且关系到整个新闻事业的声誉。这种自身形象,除了“妙笔写华章”的精湛的业务能力,还包括新闻工作者自身的人格素养。纵观新闻工作的历史,那些写下催人泪下、撼人心魄作品的名作家、名记者,无不首先具有高尚的人格。著名作家魏巍,冒着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17.
新闻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所处的地位,要求新闻工作者认真遵守职业道德,踏实做好工作,树立良好形象.在现实工作中有一些同志对此重视不够.新闻工作者本是无官无衔,普通劳动者一个,但由于其掌握着具有宣传、褒贬、监督等作用的舆论工具,也就拥有了既可褒扬评说上至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的权力,又有对不良行为揭露曝光的便利,这就使一些新闻工作者凭着这一特殊的身份,表现出不应有的行为举止,如随心所欲,说话不分场合,自感有水平翘尾巴,有的传播小道消息,捕风捉影,以致形象大打“折扣”,还有的同志采写稿件…  相似文献   

18.
媒体扫描     
新闻工作者要当 实施《纲要》的典范吕道宁撰文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作为每个新闻工作者来说,都应该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准则进行一次认真的自我对照,自我检查,自我规范,都应按《纲要》的要求反省一下自己,看爱国守法的思想意识牢不牢?明礼诚信的形象高不高?团结友善的精神强不强?自强勤俭的光荣传统继承得怎样?敬业奉献的优良作风发扬得如何?从某种程度来说,新闻工作者应是带头实施《纲要》的典范,因为新闻工作者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不仅工作流动性大,社会接触面广,而且通过媒体的每一篇报道,体…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新闻出版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由于新闻出版工作的特殊性和国家对新闻出版工作的特殊要求,更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出版管理工作,不妨从树立管理者的良好形象做起。因为形象体现了一种职责,形象体现了一种导向,形象体现了一种力量。 要树立管理者的良好形象,首先要严格依法行政。行政管理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权是国家规定的,应该而且必须依照法律进行。依法行政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特征,也是当前改进我国行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图书馆社会形象的内涵、特征和作用,影响图书馆形象的因素,重点讨论如何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