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耳边一响起那英唱的那句“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你看得真真切切”就容易神情激动,就容易联想起那些执哨甲A、屡次发生误判漏判错判、发红黄牌就像发扑克牌一样的中国裁判,打心  相似文献   

2.
(一) 中国足球进入职业化以来,裁判问题一年比一年让人气恼,误判错判反判漏判部是很难避免的,但更让人们气恼的是吹黑哨。所谓黑哨,已经伴随着贪赃枉法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喊叫“打假”,但却一直没能打住任何一个黑哨。到了1998年,不仅没能使怨声平息,反倒更加高涨起来。我很同意新闻界的普遍说法:中国裁判的职业道德水平比业务水平更低。如今的问题是没有谁能抓到确凿的证据。其实国外的足坛同样也存在行贿受贿问题,也只能在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才能治罪。中国足协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的非理性非法治方法不仅不能起作用,反倒使吹黑哨变得巧妙而肆无忌惮。比如说足协曾经用“莫须有”这个荒唐规则吓唬裁判,但足协也并不真正有胆量凭“莫须有”这个荒唐规则定罪。更  相似文献   

3.
不可否认,裁判工作有许多无法推卸的不是之处,是裁判的误判、漏判乃至乱判为自己抹了“黑”。比如’97甲A川鲁之战,令姚夏等“真心英雄们”仰天长叹的越位判罚,也令观众目瞪口呆,进攻与防守到底还相去好几米呀!此情此景,莫名的摇旗与鸣哨,能不让人产生怀疑吗?在过去中国足球的涉外比赛中,居然出现裁判帮助主队“吹”赢比赛,这不仅损害了裁判的自身形象,而且丢了中国人的脸。于是乎在黑衣法官的严重信任危机中,“外哨”登陆中国球场,但人们发现这些裁判也不过半斤八两,甚至育人戏称’97足协杯上韩国裁判不尽完善的判罚也有受贿之嫌。我们是不是该换个角度对待足球的裁判工作。  相似文献   

4.
裁判法是指裁判员临场工作的方法。“区域分工’则是裁判法的一个主要组成部份。一个好的裁判员不仅对篮球规则要了如指掌,更应懂得“区域分工”,精通裁判法,这样才能保证将全场10名队员的位置与动作,纳入裁判员的视野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漏判或错判,高质量地完成临场裁判任务。 一、执法技巧: 1.裁判员的眼睛应不停地转动,视野力求覆盖全场。 2.根据球的位置,两位裁判员中的一位,其眼睛应该密切注意无球区的情况。 3.要知道球的位置与眼睛盯着球  相似文献   

5.
当裁判绝对需要有坚强的神经、屈指算算执法甲A、甲B的裁判们,有谁没被骂过、没被怀疑过?根据有关规定,现役裁判一般不能接受媒体采访,他们的委屈又向谁诉?在舆论一片“打黑”之声响起时,有必要听听裁判界的声音。为此,笔者采访了北京市足协负责裁判工作的张希岗和前国际级裁判黄钢(现已退役)。古语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们的确不该被忽略。错、漏判问题在哪里? 张希岗:主要是业务水平不够。中国裁判都是业余的,北京市裁判委员会尽管每月都组织学习,但说实话,关键还在于他们自身要加强修练,基本功不扎实,早晚会出问题。黄钢:比赛日益激烈,攻防转换很快,裁判员不可能一直处于最佳角度和位置。我自己也有过错判,最严重的一次是主裁巴西格雷米奧队与北京国安队比赛时没能发现邓乐军禁区  相似文献   

6.
在近三届足协杯冠军争夺战中都是国外的裁判员执法,应该肯定中国足协的初衷和本意是好的,但近两届足协杯决战中,裁判的判罚又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可见国外的裁判并非十全十美。这倒应了中国那甸传统的俗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而球迷们不由得产生疑问:有必要非得请外国裁判吗?中国足球裁判员水平低,存在着错判、漏判、反判等现象,这是众目睽睽所见不必争论的事实,但聘请外国裁判来执法足协杯和甲A几轮的比赛也只能是权宜之计。中国足球需要冲出亚洲,中国的足球裁判同样也面临着冲出亚洲的问题。如果我们国内职业联赛中最重要的比赛都由国外裁判主裁,那我们的裁判的水准、技术和临场经验从何处去提高呢?世界上一些著名裁判如英格兰的泰勒、巴西的基尔纳、意大利的光头克里纳等著名裁判也有错判和漏判等现象,但从不见人家弃之不用而改用国外裁判。中国足协要对裁判中收受贿赂的“黑哨”等害群之马坚决打击惩处,不能手软,要杀一儆百(但目前足协给人的感觉是只闻雷声不见雨滴),而对大多数如陆俊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的裁判也应用之不疑,委以重任。否则,中国足球栽判很难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裁判水平更上一层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届CBA甲A联赛,首次采用了24秒规则与3人裁判法。3人裁判法的施行,促进了中国篮球运动与世界篮球运动的接轨,促进了我国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的发展。但是,本届联赛上仍时有一些错判、漏判现象的发生。为此,本届联赛的仲裁委员会委员、国际荣誉裁判郭玉佩  相似文献   

8.
在洋外员、洋教练大批“登陆”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之后,“洋裁判”也开始陆续在甲A甲B中登场亮相,尤其是今年,在舆论一片“打假扫黑”的声浪中,中国足协为示公正,对联赛的某些敏感场次开始邀请一组组日本、韩国和泰国裁判来华执法。甲A第24轮,武汉红金龙主场对八一,中国足协请日本足协派了三名日本裁判临场执法。正巧,笔者受中国足协新闻委员会派遣,赴武汉担任该场比赛的新闻监督,有机会同这三名日本裁判“同吃同住同活动”。笔者不是裁判专家,不便对他们的执法水平“说三道四”,这里只记下三名“洋裁判”在赛前赛后的几件“趣…  相似文献   

9.
临场裁判员是保证该场比赛的护卫者,是裁定击球员比赛行为是否合法的督查者,是维护《门球竞赛规则》与落实《竞赛规程》的执法者,同时,也是促进门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作为临场裁判虽说仅有短暂的时间段,但其作用及影响是深远的。为促使临场裁判一丝不苟地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误、漏判现象,笔者以从事裁判工作20余年的体验,就临场裁判到位一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着重分析黑哨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思考,供大家商榷。1.“黑哨”问题“黑哨”问题是指裁判员在比赛中出现严重的错判、漏判等行为。根据心理学的意识理论,可将“黑哨”问题分为两大类,即有意识的故意行为和无意识的随意行为。(1)有意识的故意行为有意识的故意行为是指裁判员在比赛中有意出现错判、漏判行为。(2)无意识的随意行为无意识的随意行为,就是指在比赛中,裁判员的错判、漏判等行为不是主观上的故意行为。2.“黑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黑哨”问题的产生是社会方面、心理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戈尼 《足球俱乐部》2012,(22):68-71
本赛季西甲仅仅10轮过后,一共有8位主教练和2位助理教练被红牌罚下,几乎场均一位教练员被罚下,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故事?教练红牌泛滥上赛季西甲第26轮,巴萨主场3:1战胜希洪竞技,但皮克在下半场刚刚开场就遭到罚下成为比赛焦点。皮克透露,自己在中场休息时曾在更衣室对主裁判贝拉斯科·卡巴略表示上半场漏判了凯塔的点球;而主裁判的回答是,"你闭嘴,我会罚下你。"这张红牌果然立刻到来,下半场开场仅一分钟,皮克被罚下,理由是作为最后一位防守队员推倒了德拉斯·奎瓦斯:从慢镜头看,双方都有犯规动作,皮克的红牌较为牵强。赛后,皮克认为这张红牌完全是"预设的",这一言论遭到了西甲裁判技术委员会主席桑切斯·阿尔米诺的抵制,委员会最终  相似文献   

12.
裁判问题愈演愈烈,年年发展;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裁判竟自称“万岁”;“红包”——俱乐部坦率承认有这笔预算和开销;已故的许放副主席说:“我们不是不知道,只是取证有困难。我相信,有的裁判早晚得进检察院。”  相似文献   

13.
欧锦赛开赛以来刚打了十场比赛,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广裁判的身上.本来欧足联想尽一切办法尽遣精英执法,这其中不乏意大利的科里纳、德国的梅耶尔、丹麦的尼尔森等欧洲足坛的王牌裁判.但真正一投入比赛.大家才发现他们的执法看上去并不很美,误判和漏判层出不穷。 姆蓬萨:打死我也不承认! 揭幕战上东道主比利时队迎战瑞典队,上半时球领先对手.下半时开场十秒比利时锋线杀手小姆蓬萨在对方禁区内左侧接得同伴外脚背做的高球,用左上臂将球卸下.右脚顺势凌空抽射破网.其情形颇类似1995年美洲杯上巴西队前锋图里奥在对阿根廷队…  相似文献   

14.
裁判真相     
这种斗争永远结束不了,而每时每刻都能玩出一些新的花样。每一支球队和每一个球员都喜欢和每一名裁判玩这样“猫捉老鼠”的游戏,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5.
陈洋 《新体育》2007,(10):56-57
执法比赛的人,内地叫做“裁判”,港台称呼“球证”,英文有时候用“Referee”有时候用“Umpire”,NBA叫做“三人行动组”(NBA比赛由三人执法)。但吹的都是同一个哨子。 湖人主教练菲尔·杰克逊向好友NBA裁判主管鲁斯发问:“您是如何成为一名NBA裁判的?”鲁斯的回答很实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只是一名平庸的球员,连替补都不是。我当时的教练在业余时间兼任一些比赛的裁判,来增加收入。他对我说,既然我作为球员没有发展前途,还不如去试试做裁判。他是对的,我后来喜欢上了这个职业,它科比打球还过瘾。” NBA本赛季的裁判问题非常严重,多纳希甚至因为参与赌球,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提审,多场比赛遭遇了国内球迷熟悉的“黑哨”,这主NBA的形象大损。那么,NBA的裁判们究竟吹的是什么样的一把哨子?  相似文献   

16.
裁判学发凡     
为了活跃体育学术研究,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本期开辟“学科探讨”专栏,着重介绍一些目前尚未形成学科,但对某一领域进行探讨的文章。这里发表的盛琦同志的“裁判学发凡”就是其中一文,今后将陆续刊发这方面的文章,欢迎读者参加探讨和投稿。  相似文献   

17.
裁判不错     
职赛三年,裁判年年是热点,尤其是上个赛季,“裁判的故事”几乎贯穿始终,成了媒介永不放弃的话题。 本赛季打完四轮,还没有听见哪个俱乐部投诉裁判,哪位主帅在新闻 发布会上批评裁判,哪方媒介替当地球迷“主持公道”,大声喊冤。这算是在平淡的开局之下,中国足球的一个意外收获。 裁判没“招事儿”,说明今年的“黑衣法官”们都有了进步,水平和道德素质都提高了,其中有几位的执法还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像朱六一执哨  相似文献   

18.
九月15日,“东北虎”辽宁队2:0干净利落刷了东道主北京队,喜滋滋地将七运会足球赛金杯扛回了沈阳。滚滚尘埃散尽,京华绿茵重归沉寂,唯有那凄烈哀惋的哨音还在那如血的残阳中回荡、诉说……一路“风波”到决赛7月22日,七运会足球预赛延吉赛区陕西一江苏生死一搏。胜者赴太原参加附加赛,败者绝缘七运会,打道回府。结果,12张黄牌(江苏队4张、陕西队8张)并2张红脾引发了中国足球史上又  相似文献   

19.
裁判启示录     
一场篮球比赛有三个参与者最不受大家欢迎,但他们却是依规定行事;球员和教练对于他们的命令虽然极不同意却必须乖乖服从。他们就是裁判。不论是学校的或是社会的、业余的或是职业的、男子的或是女子的、FIBA的或NBA的比赛,裁判所扮演的永远是那种一号表情的角色。最和他过不去的一定是输球或落后的球队: “奇怪的裁判毫不掩饰地偏袒对手,这场球我们输给三个瞎了眼的裁判”赢或领先的一方也不满意:“照正常我们在半场就应该领先20分,而胜券在握了,但三个瞎了眼的裁判却恶搞,害我们只领先两分;要不是大家拼下半场才保住两分战果,这场球肯定被三名大头裁判给整输了。”其实,在场的观众对这三个人也不感冒:“本来是一场精彩的龙争虎斗,却被三个抢哨子的裁判分割得打打停停,真扫兴!” NBA呢?号称在世界水准最高的NBA对于如何使比赛的节奏非常顺畅,结局使大家更信服, 的确是煞费苦心的,下面我将综合各种资料和自己的认识谈一谈NBA的裁判们。  相似文献   

20.
二级裁判作为基层篮球竞赛裁 判工作的骨干力量,要熟悉篮球规则 和裁判法,并能比较准确地运用规则 和裁判法参加临场工作。二级裁判员 要具备在区、县级或相当于区、县级竞赛中担任正、副裁判长职务的能力。二级裁判的培训、考试、审批同三级裁判员是一样的,都要经过各区、县级体委统一办理。通过二级裁判考核后,可获得二级裁判证书及胸徽(见下图)。二级裁判员规则理论考试模拟试卷 (闭卷考试,应在90分钟内完成。答案见下期《篮球课堂》,70分以上为合格。) 一、判断是非(每题两分,共3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