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职院校普通文化课程管理体制的重建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深入开展的关键.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特殊性.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较差,普通文化课教师不懂专业,统编教材无法体现学校的自身特色,课程管理意识淡薄.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普通文化课程的管理现状,提出高职普通文化课程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课程管理:"作为"、"难为"与"应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突破原有关于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宏观化模式,拟从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具体行为分析入手,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课程管理行为的"作为"与"难为",在"应为"层面上通过探究谁管理、管什么、为什么管等,来界定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括总结了传统模式下高职院校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管理改革的创新策略:要构建多元主体机制,在课程实施与管理中设立灵活、刚柔相济的机制,充分发挥课程评价导向功能并不断探索创新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括总结了传统模式下高职院校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管理改革的创新策略:要构建多元主体机制,在课程实施与管理中设立灵活、刚柔相济的机制,充分发挥课程评价导向功能并不断探索创新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成效,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从课程管理概念、内涵的分析入手,提出了课程管理的三要素,即课程领导、课程管理内涵及课程管理机制,分析了高J1只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对策,以提高课程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水平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效,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管理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深入分析课程管理内涵,提出了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了课程管理制度体系,以期完善高职院校课程管理。  相似文献   

7.
伴随权力的下放、课程改革的呼唤以及知识多样的要求等,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方面拥了有较大的自主权。它理应成为课程管理的主体,但由于传统的课程管理理念、弱化的课程建构能力以及模式化的课程评估方式造成了其主体性的缺失.思考其理论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在高职院校中形成的机械的课程本质观和单一的课程目的观。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学生面对的安全威胁因素越来越多,给学生带来诸多安全风险,也给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带来重大挑战.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存在学校重视不够、课程教学理念陈旧、学生实践效果较差等问题,通过改革课程管理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形式等措施,使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了促使课程教学改革持续实施,充分发挥课程教学改革效益,需要学校在政策、师资、网络等方面提供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是促进新建本科院校从理念转型走向实质转型的重要途径,而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有赖于课程管理改革保驾护航。改革课程管理,需要从正确理解"课程管理"的内涵、分析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的特点入手,实现管理目标时代化,树立应用型课程观;实现管理体制系统化,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能动性;实现管理主体多元化,形成学术组织的松散联合;实现管理方式信息化,实行大数据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伴随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课程意识的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管理的话语权由“教学”转向了“课程”,从“教学管理”到“课程管理”的转变,隐含着从“教学论概念系统,,到“课程论概念系统”转换的取向。这一转变也使得我们开始在更深层次上探究课程的本真意蕴以及高职院校课程管理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