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5年是“劳模年”——五年一度的全国劳动模范评选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党中央、国务院将在“五一”前夕隆重表彰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今年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80周年,80年的征程走过,标志着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积极做好对劳动模范和工人阶级的宣传,做好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宣传,对提升劳动模范和工人阶级在全社会的地位,促进工人运动和工会事业的发展,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我写劳模     
如果有人问我:你当记者最受采写什么样的新闻?我会不加思索地告诉他:采写劳模。我做新闻工作近二十年,曾经采编报道了三四百个劳模先进人物,直接采写的就有几十个,其中著名的有潘星兰、余国印、郭和平、邬宏胜、蒋再英、王涛等。从1991年起,我连续八年编辑湖北电台报道劳模的“主人翁风采”专题,每年编辑播发三四十个劳模的新闻。为什么这样热衷报道劳模?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一直跑工交财贸战线,客观上有较多的采访劳模的机会,而更主要的则是劳模本身吸引我,促使我要报道他们。 劳动模范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优秀分子,是时代的精…  相似文献   

3.
有一年我很荣幸地被评为劳模,并随省上组织的参观团到南方去参观学习。但令人尴尬的是,一开始同行的劳模们总以为我是“带队干部”。因为他们不管男女衣着都是那么地朴素相象,独我一天一样地换;他们无论老少的脸上都是黄黄的本色,我却将自己的一张小脸抹得红红白白,跟广大劳模确实有点格格不入的味道。后来熟识了,不再受“排斥”,可他们仍坚持说我“不像”。我被说得莫名其妙,糊里糊涂,“不像?不像谁?”难道有人为劳模画了图影,像了才能当,不像就不能当?  相似文献   

4.
刘百荣同志: 你的心境和处境我很理解,根据我的体会谈谈一孔之见。我到镇里不久,有几位村干部和镇领导分别给我捎信,某村一个教师工作很出色,想通过报纸宣传一下,并且说定啥时间去,他们好准备。我当然欣然应许,但后来一考虑:既然工作做得不错,为什么还要准备呢?后来我了解到那位教师工作平平,只不过想借助新闻宣传捞个“省级劳模”,好评职进级而已,于是我就  相似文献   

5.
2002年末,工人日报社为了在社会上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对劳模事迹报道,在全国新闻单位首开先河,开办了专门报道劳模的版面《劳模视点》。两年多编辑《劳模视点》专版的工作,多数时间都在做着宣传典型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正面报道,因此对“表扬稿”的采写有了一些体会。如今,对先进人物特别是劳动模范的宣传常常流于固定模式和套路,因此“表扬稿”看似好写,但要出彩,在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并非易事。分析起来,我觉得,要做好劳模报道,要注意角度问题。一、捕捉当代劳模精神的闪光点弘扬劳模精神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  相似文献   

6.
采访工作的实践使我懂得,要想从群众嘴里掏出心里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深县劳动模范高贯斗,曾对我说,你们记者与群众的关系,就好比土地和水。土地要让水来浇灌,必须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土地位置越高,水越流不进去,这样是绝不能长  相似文献   

7.
利学的普及如果离开了舆论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从这一点来说,科技界的确非常感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们对这件事是这样的重视,而且全力以赴地去做,如果其他舆论界都能这样做的话,我们的科普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另外我想谈的是,科技界的宣传意识要是和舆论界的科技意识结合起来,那就会大大促进科普工作。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个认识过程。1995年年底中央人民广播电白“专家热线”节目的主持人于红同志找到我,说让我去作一次热线直播节目,讲“863高技术研究计划”,同时还要回答一些热心听众的提问。我想,讲高技术还要回答听众的提问…  相似文献   

8.
先进典型人物与事迹在企业报宣传工作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在企业中又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同一个人,先进年年是先进,劳模年年是劳模。客观地讲,“老”劳模的工作并不都是年年有创新,年年有突破,年年有新高。那么,如何宣传这些“老”劳模平凡而普通的事迹,又不使其失去光彩呢?这是企业报宣传工作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报《红旗标兵》专栏,其中10个标兵有6个是曾经以大篇幅文章在报纸上宣传过的人物。如,关存芝是桦林职工医院的一名护士,人送雅号“关一针”,业务精湛,对待患者态度也好,是多年的“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  相似文献   

9.
《新闻天地》2006,(2):I0001-I0002
为进一步宣传劳模爱岗敬业、无私奉行的优秀品质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湖南省交通厅党组决定,组织9位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记)到14个市州进行巡回报告,用典型去激励广大交通职工。省交通厅对这次巡回报告会十分重视,劳模报告团由厅领导亲自带队分别到各市州巡回报告。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个青年记者,去年4月调到湖北孝感报之前,曾在农村公社当过通讯员。基层生活的实践,使自己对群众的愿望、要求、呼声有所了解。我经常这样想,作为一个小报记者,如果不能置身于群众之中,熟悉报纸的宣传对象,经常了解群众在想什么,要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好地委的中心工作,那是有困难的。记者就是要善于把群众想说又不敢说或者想说又说不出  相似文献   

11.
鞍钢集团矿业为劳动模范建造的劳模楼终于竣工。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在张榜公布的分房名单上,竟然没有一位劳动模范。昨天记者来到劳模楼时,看到新住户正在忙着装修。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中文的环境中从事一份用英语写作的工作,时间久了,我常常会想:世界越来越一体化,文化是不是也在趋同,会产生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写作标准?从我的观察而言,这几年中文报道确实出现了这样的倾向。反过来,全世界也都开始学中国话,但显然中文的写作手法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影响西方写作传统的地步。所以,在对外宣传中,比较明智的做法还是用他们的方式,说我们想说的  相似文献   

13.
劳模靠报纸出名,报纸靠劳模争光这是长期以来在广大职工中流传的两句口头语,也是广大职工对《工人日报》创刊四十五年最好的实践总结,是最公正的评价。我作为《工人日报》的一名老通讯员。对此感受最为深刻。四十多年来,经《工人日报》宣传过的各个时期英雄人物,劳模先进,很难说是有多少个。但是,《工人日报》每报道一个选进典型、每宣传一个英雄人物,都会在全国职工中引起极大的反响,都会收到最佳的社会宣传效果。就拿我们山西晋华纺织厂来说吧,《工人日报》每报道一次我厂的劳动模范,都要在全厂职工中掀起一次学赶先进的浪潮,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图书宣传员的工作,就是在图书和媒体之间架一座桥梁。宣传员与其他促销人员的显著区别是,后者通过付费购买宣传,如广告经理购买商业宣传的版面和时段等。然而,宣传员是用他们的信函或交谈,说服信息传播者,希望通过他们的媒体把想说的话传达给消费者。宣传员的工资并不高,但工作却令人激动和着迷,是很多女性心中较为理想的职业。  相似文献   

15.
“我做新闻工作几十年,过去哪见过这样的情况!”。不久前,一位老通讯员这样对我说。他举了几个例子,一个是某单位想宣传一位新闻人物,派人专程从千里之外的豫南赶到首都一家报社,花掉近600元,在报上发了一条不过千字的消息;再一个是,有些单位通讯员,为了坚持自己那套“不跟编辑‘拉近点’,就别想中‘彩’”  相似文献   

16.
一个劳模的遭遇《河南日报》1988年6月曾刊载一条题为《疲惫的女劳模》的报道。报道说,许昌公共汽车女司机袁桂海当了市劳模后,新闻界对她大力宣传,她无形中感到压力很大,觉得活得非常累。她原本有不少爱好,当上劳模后大多放弃了。连续几年,她几乎没看过戏和电影,没休息过星期天,没请过一天假,甚至没过过一次完整的春节。她丈夫对她的评价是:“只会工作不会生活:只重工作不重感情,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劳模,而不是女人。”曾有一  相似文献   

17.
以牺牲节假日和个人休息时间为代价,没日没夜地干活儿——如今,昔日人们脑海中劳动模范的社会形象。正在大规模地移植到城市中的常人身上。他们的工作强度,大大超出了常规的“敬业”标准,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劳模”,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8.
抓问题,对记者而言是个老话题——说得最多,听得最多;又是个新话题——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常抓常新;还是个大话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包含的内容很多,关系到军报指导性、可读性的强弱。在此,我想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切身体会。 一块“硬骨头” 到部队采访常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领导们滔滔不绝地向你汇报他们的工作,最后真诚地来一句“请给我们宣传宣传”,让你感到左右为难。写吧,找不出新闻点,不写,又怕时间长了成为“不受欢迎的记者”。于是,便围绕这些“工作”挖空心思选针对性强的角度,想“问题准”的点子。类似的情…  相似文献   

19.
英雄、劳模、先进人物是国家的精英,对社会作出非凡的贡献,应该大力表扬,这没有问题。人们见贤思齐,对所宣扬的劳模事迹都侧耳倾听,这也在情理之中。但听着听着,不少劳模的事迹细节虽各不相同,然而删去枝叶,留其根本,往往得到如下的几条主干: 一、他没日没夜地扑在工作上,终于积劳成疾; 二、他得了病依然坚守岗位,忍着疾痛发奋工作,例如痛不可忍时顶住身体某部,豆大的汗珠滚落之类,终于昏厥; 三、他被送入医院,发现病情严重,手术一过,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问他干的那件工作; 四、他病尚未愈,就恳求医生让他出院,说他生命时间不多了,云云。乃至逃出医院,扑向岗位,等等。为什么劳模们的基本事迹会如此雷同呢?想来或者是,以前宣传的劳模事迹大部是以这样的精神和方式致力于事业的,于是后来的劳模也照式办理;或者  相似文献   

20.
一次,和我县一位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干部交谈,她说:“过去,我们宣传计划生育,总是爱说‘你必须这样……’人家不爱听,回敬道‘我偏不这样……’现在,情况就不同了。我们把宣传和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各项服务工作都贯串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