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转型是中国广播业运行和发展的大背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中国广播业正处在前进过程中的一个十字路口,面对多种路径选择,需要做出理论和实践的抉择。回首过往的二十多年,广播业发展的进步和成就斐然,众所公认;环顾现实,压力在肩,困难如山;眺望前路,不少人感到迷茫和无奈。这是现实。业内业外的各方人士、行内和学界的人们也在努力思考广播业的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2.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率非常重视广播文艺精品的创作,获得了诸多荣誉:广播剧在“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实现七连冠;连续十一年获得“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一等奖;历年的“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无一漏项。本文从历届天津文艺广播获奖精品专题入手,分门别类地从选题、策划、编辑、制作等方面,总结了天津文艺广播节目多年来获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广播战线工作多年的我,时常听到一些同志对农村广播的现状和发展长嘘短叹。农村广播走过了辉煌而曲折的路,由过去的“热热闹闹”跌入了现在的“冷冷静静”,因此笔者  相似文献   

4.
游本根 《视听界》2002,(6):31-33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是县级广播电台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受地域经济和人才因素等方面的制约,以及一些县电台办台、办节目的指导思想不明晰,因而节目的总体质量还不高。现在进一步提高县台广播节目质量已成了县级农村广播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坚持小台精办,优化节目结构。  相似文献   

5.
显而易见,过去二十多年以来,新技术对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论文旨在研究新媒体对广播的影响,并解决如下两个问题:广播是否能生存下去?如果可以的话,广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为了弄清“技术如何改变广播”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广播的最初形式,然后再观察广播今天的现状。广播始于直播媒体,也就是说,广播中的内容并不是事先录制好的,听众可以在内容产生的那一刻同步进行收听。其次,广播是没有网景的。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头十年,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发展变化,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对台广播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立足于对台广播外部环境的变化,从传播理念、策略、手段、渠道、软硬件设施等方面,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对台广播的五大变革趋向,即“从隔海喊话到两岸联播”、“从”“大喇“到‘大传播’”、“从‘盯上层’到‘向下沉”、“从片面灌输到双向交流”、“从单一广播到媒介融合”等,阐述了十年来对台广播的发展变化和未来的变革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广播电视报从80年代初期到目前已经历时近20多年了,从最初的繁荣发展到现在各地城市广播电视报市场份额总体上不同程度地萎缩,广播电视报流变与发展的轨迹十分清楚。笔者认为,广播电视报将进入“大分化”时期,随着所谓“上层建筑行业”不断地市场化、产业化,在十分激烈的竞争中,将会有一批基础差、规模小的广播电视报被分化淘汰出  相似文献   

8.
从媒介形象的角度看经济广播的形象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轶玫   《视听界》2006,(5):49-51
在频率专业化被广为提倡的今天,一系列专业频率诞生并取得了骄人成绩,如“交通广播”、“文艺广播”、“音乐广播”、“新闻广播”等。在大部分省市电台中,“经济广播”也常常被作为一个专业频率而存在着。然而,当下大多数中国经济广播面对着同一种尴尬:即经济广播作为专业广播的非专业化形象与作为小众广播的大众化生存状态。由此,中国经济广播整体呈现出一种“泛经济化”的模糊形象,“泛经济化”的形象定位远离了最初经济频率“专业化”道路的初衷,名不副实成为大多数经济广播的现实写照。今年是中国经济广播诞生二十周年,本文试图从媒介形象的角度审视当下中国经济广播的形象及其成因,并力图为今后的经济广播找寻一个更合理的形象定位。  相似文献   

9.
李燕深 《新闻窗》2008,(5):115-116
广播的发展历史 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国上海出现了3座广播电台:1922年,美国人斯奥斯邦以日本华侨的资本在上海注册了一家“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与《大陆报》合办了中国第一家无线电台“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美商“新孚洋行”办的电台;美商“开洛公司”办的电台。  相似文献   

10.
摘要:内地的财经、证券广播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专业定位上始终摇摆不定,导致财经广播的发展徘徊起伏,没有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同哕弋文章对财经广播“低端通俗没品位,高端专业没人懂”的尴尬现象进行了剖析,并从三个方面作了阐述:财经广播应走专业化定位之路、财经广播通俗与专业应相辅相成、培养财经广播人才是走专业化之本。  相似文献   

11.
<正>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措施。党的十六大要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相似文献   

12.
寄广播稿要通俗口语化,这并不是什么新见解.远的不说,去年下半年以来,光是“广播电视战线”、“新闻战线”、“编播业务”等刊物,就发表了近二十篇讲广播语言的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还先后开展过“口语化月”、以通俗口语为主要内容提高广播宣传质量的活动。尽管这样,打开收音机仍然常常听到半文半白、费解难懂的词句.有人说,现在语言广播通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广播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广播现象,即在广播节目中开通热线电话,通过电话把听众与广播联系起来,让广播直面听众、请听众参与广播,从而使广播迅速、直接地发挥更加广泛、深入的作用.广播热线一诞生便受到普遍关注,并迅疾传遍全国,形成“热线”热;沉闷多年的广播如同被注入兴奋剂,充满活力,“广老三”的地位亦迅疾提高,在热线节目中要求点播、插播广告者络绎不绝.广播热线如此受宠,与广播所独具的特点分不开.广播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通俗易懂、收听方便、参与简便等特点和优势——广播正是凭借自身的这些特点和优势,导入热线电话、开通广播热线,才造成了“热线效应.”  相似文献   

14.
广播剧是广播文艺的“龙头”品种,是广播文艺大餐的一道“主菜”。如何精心烹调这道“主菜”,做成精品,不仅关乎广播文艺的节目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广播剧的市场走向。广播剧精品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已有近二十个年头。从1984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举办的“丹桂杯”大奖赛开  相似文献   

15.
浙江中共金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守春,听广播的历史已有二十多年,至今已用过各种大小不一的的收音机二十多个,在他的办公室和家里的客厅卧室洗手间都放有收音机。二十年前,他担任义鸟县委宣传部长时,曾以村村有广播室、乡乡办广播节目、全县广播入户率高达85%的成绩,在浙江日报上介绍经验。达以后,他无论在那个领导岗位,分管什么工作,每天听广播的习惯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16.
秦九红 《中国广播》2006,(12):62-64
早在二十多年前,盐都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叫盐城县广播站)就创办了一档融汇文学、音乐、戏剧、曲艺、电影故事等多种文艺门类的综合节目,当时取名叫《文艺百花园》。后来因为听众反映良好,这档节目就一直保留了下来,并不断更新改版,节目名称也在1998年改为《综艺走廊》。去年《综艺走廊》被盐城市广播电视局评为“名优栏目”,并报江苏省广电局参加名优栏目评选。多年参与《综艺走廊》的实践,使我悟出要办好广播综艺节目,必须做到三个“强化”。  相似文献   

17.
近二十年是中国广播大变化、大改革、快发展的二十年。 由珠江经济台引领的系列台、专业台的出现,形成了中国广播分众化、专业台设置的广播大裂变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今年九月七日,是北京广播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全院师生员工和部分校友,曾于九月十四日隆重举行庆祝活动。内容很多,不能一一刊登,现将张香山同志在庆祝建院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校友李德文同志的文章以及校友座谈会和学术报告会侧记刊出,以飨读者。二十年来,北京广播学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三千名毕业生,他们绝大部分都成为全国各地广播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但是,年轻的广播学院,在她正成长时,就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文化大革命初期,林彪、“四人帮”直接插手广播学院,诬陷学院为“黑基地”,把几乎所有的领导干部打成“黑帮”,直到强令停办。一九七三年,在敬爱的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学院才得以恢复。但是此后也还不断受到“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使得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始终不能得到正常、顺利地发展。粉碎“四人帮”以后,“黑基地”才得到彻底的平反,学院也获得了新生。目前,广大师生员工正满怀信心,坚决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决心把教学、科研和各项工作搞上去,为广播战线培养更多又红又专的人材,为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11日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地方记者站建立二十周年。今天,除台湾省外,已在全国二十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庆、大连以及香港地区建立了广播记者站,初步形成了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台“集体记者”在内的全国广播记者网,成为对国内、国外宣传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二十年来,这支生力军采编了大  相似文献   

20.
“记者写稿,编辑编稿,播音员播稿”,这种采访、编辑和播音相分离的、传统的广播节目生产模式,在我国广播界延续了多年。随着广播改革的深入和广播事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采、编、播合一”的广播现象。 所谓“采、编、播合一”,是指广播新闻性报道或节目的采访、编辑及播音(或主持)等不同环节上的工作,由同一工作者完成的广播新闻产品生产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创作者的同一性。 “采、编、播合一”在我国广播界实践中较早的探索,可以追溯至南方一些地方广播电台“主持人节目”的创造及其发展。伴随着全国广播界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采、编、播合一”被广泛推广、引用,“采、编、播合一”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现在,它不仅在广播专题节目、板块节目中被广泛使用,并且作为一种手段,它已大量为各地新闻节目、新闻评述类节目所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