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成语何以用"四字格"?从韵律的角度看,成语作为一个复合韵律词,要独立运用,给人稳定之感、庄重之感,采用"四字格"最为适宜。成语音步节拍划分有时与语法结构划分不一致,以求对称、齐整、平衡,有时采用超常的语法组合,以求平仄协调,这些都是韵律征服了语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词义演变问题,并在义位层面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将词义演变的结果分为三类:新义位的产生,旧义位的消亡,新旧义位的转移。认为成语作为汉语词汇中较为独特的组成部分,其语义演变主要体现在新义位的产生上。成语新义位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成语本身的复杂性所导致的“望文生义”,隐喻认知模式作用的结果,成语韵律上优越性的促成,人们从俗从简心理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3.
四音节是汉语成语的基本形式,因为韵律的需要而常被读成2+2式,这种需要往往牺牲了语法层次和语义关系,而且造成语法与韵律间的错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韵律需要外,还与词汇双音化、汉民族文化等有关。这种错位现象在5种句法结构中都有可能产生,当韵律与语法产生错位时,绝大多数会直接影响到词典释义,也会影响到人们对成语语义的理解,在教学及词典释义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其语法结构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摘取含有吴越文化要素的15个四字成语,其结构可以分为联合式、主谓式、偏正式和动宾式。采用理想化认知模式来分析联合式成语,涉及到借用双源域来表征同一个目标域。分析联合式以外的成语涉及到两种认知模式和三种意义,即基本认知模式和次认知模式,语表意义、语源意义和语位意义。  相似文献   

5.
温故而知新     
温故而知"新知"即在旧知识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生长点。温故而知"新法"即总结学习的方法,从字面上找规律,从结构形式上找规律,从韵律上找规律,总结学习成语和复习成语的方法。"可以为师矣"即学以致用,自学成才。  相似文献   

6.
从复合词的"异序"论汉语的类型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复合词出现异序现象是汉语词汇从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汉语的韵律要求和共同的语素义为之造就了支撑条件,是丰富的方言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汉语构词上语序AB式和BA式并存的事实证明,汉语不仅有“修饰语 中心语”的偏正式合成词,也同时具有“中心语 修饰语”的正偏式合成词,后并非受亲属语言或古越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移就与偏正式暗喻的语法结构都为偏正式短语。移就的基本构式为:移词+的+本体;偏正式暗喻的基本构式为:本体+的+喻体。二者的区别特征主要体现在"移词"和偏正式暗喻"本体"上,二者的句法功能均是充当定语。区别特征包括词性、语义指向、与中心语的搭配关系、语法关系等。兼类词的产生使得二者更加难以区分。移就与偏正式暗喻的修辞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特定的修辞效果、特定的结构格式、特定的心理形成机制、适应主旨情景。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祖国语言的瑰宝.它简洁精辟、结构匀称、含义深刻,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相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相似文献   

9.
拟话本小说《石点头》中有偏正式复音词2410个,占全书复音词总数的四分之一强,构成情况也颇为复杂。语义构成上,偏正式复音词可大致分三类:有关人、时、物的;有关动作行为的;有关性质状态的。词性上,偏正式复音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其中名词最多,动词次之,形容词和副词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词汇复音化初期,偏正式复合词即应运而生,并很快成为最多、最能产的一类复合词。因此本文根据前贤时彦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古代、近代、现代汉语中的偏正式复合词在词义、词性和词形三个方面的特点作了纵向的探讨,力图揭示偏正式复合词的衍生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对学界所争论的偏正式双音复合词进行了界定,并采用定量统计法、描写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偏正式双音复合词的构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偏正式双音复合词的构词受到语音、语义、语法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语义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语音,再次为语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偏正式复合词羡余现象的语义结构有五种类型,包括整体+部分、强特征+主体、种名+属名、喻体+相似点和音译+属名/关涉对象+音译。这一现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认知基础:人类认知上的完形感知能力是偏正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产生的基础,认知上的"图形——背景"模式是偏正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产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韩愈、柳宗元诗中的复音词在数量上非常丰富,体现了中唐时期复音词极大丰富这一复音词发展规律。其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复杂多样,有并列式、偏正式、支配式、补充式、陈述式、附加式等。并列式构词法和偏正式构词法是合成词中最主要的构词方式,支配式构词法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的偏正式合成词是以后边的语素为主,前边的语素修饰、限制后边的语素构成的一种合成词。本文为叙述方便,称前边的语素为“偏”,称后边的语素为“正”。 有的偏正式合成词在造词之初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本文试就比喻在汉语偏正式合成词构成中运用的具体情况,以及运用比喻方法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在词义色彩和表达功能上的特点等问题,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结构语义学中的上下义关系指的是词义的一种蕴涵关系,汉语的四字格成语,涉及到上义词与下义词的互相替代现象。替代关系是一种纵聚合关系,而词语的习惯性共现是一种横组合关系,两者对词语意义的确定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成语结构和韵律的限制,成语中的字有时不得不特意选用上义词,本文通过对与“人”有关的汉语成语的分析,指出对“人”上义词的选用是一种常态,同时也存在对“人”下义词的选用,如“夫”。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对此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表达。他们可以汲取文言文中成语、韵律等知识,学习布局谋篇,长此以往,将使学生的言语表达更加有力量。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汉语言的瑰宝,它语言简洁、意思精辟、结构匀称、含义深刻,富有节奏感、韵律美和表现力。苏教版小语教材从第二册起在每个单元的练习中安排了熟记成语,以成语歌的形式出现,两两意思或相反、或相近、或相承。笔者因循成语规律,创设学习情趣,丰富教学形式,很好地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提出的“重视语言积累,增加阅读量”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偏正式复合词是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的,但也有后一词根修饰、限制前一词根的现象,我们称其为偏正式复合词的定语后置现象。本文讨论了偏正式复合词中名词词根的定语后置结构,对这一现象作了细致的分析,并简要阐述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语料库调查,指出现代汉语谓词性成语带宾语、补语和描述性状语的能力十分微弱,而独立充当谓语的能力则比较强。即便极个别谓词性成语能带宾语、补语和描述性状语,也是有条件的,而且语用频率很低。汉语谓词性成语的这种功能特点是由于受到成语内部语法语义结构的制约,以及受到词法-句法韵律互动机制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英语谚语与成语的区别出发揭示英语谚语的本质,分析了英语的语言特点浅显通俗、简洁凝练、生动形象、结构严谨、韵律优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