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相似文献   

2.
Digging a Drain     
阅读小助手find和look for都有"找"的意思。但它们可是有区别的哦!find是"找到",强调找的结果。而look for是"寻找"。强调找的过程。来看看例句吧! I'm looking for my book.我正在找我的书。I can't find my book.我没能找到我的书。  相似文献   

3.
体验读书     
古人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晚上,大家都睡下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台灯下,书便成了我最好的伙伴。它絮絮叨叨地讲出许多新鲜事来,讲出许多道理来。于是看不了几页,我就忘却了自己,飘飘然飞进书中那个世界,它授我渊博的知识,教我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哲理,我感到很快活。我感觉到: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相似文献   

4.
<正>人都喜欢读好文章。好文章有一种气场,你一接触,就有一种被强烈吸引的感觉,你便不忍放手,要把它一口气读下去,下次,还要找这人的书读。我读王开林的书就是这种感觉。他的书对我们学习写作有什么提示呢?今天只谈一点:铸就文章思想的深度。好文章,也写鸡毛蒜皮,但一经他手写出来,便有不同凡响的味道,能触得你心灵猛然一颤,能让你读到不同一般的见解,能让你  相似文献   

5.
<正>偶然在图书馆里遇到了刘若英的《我的不完美》,没有丝毫的犹豫便借回来了。坦率地说,我对娱乐名人的书大都没有什么好印象,内心的真实感受告诉我那大多都是为了充门面假斯文,把自己伪装成文化人的"饰品"罢了,基本上是"字不够,图来凑"的状态。但刘若英的书似乎是个例外,尽管它也有很多的图片。我是刘若英不折不扣的歌迷,这个角色或许也影响了我对她的书的判断吧。作为歌手,能够有一首音乐作品可以称之为经典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做完其他作业,便打开了书包,找日记本准备写日记。可东翻西找,连日记本的影子也没有。咦?莫非日记本“失踪”了?我又把整个书包翻找了一遍,但还是见不到它。奇怪?我急急忙忙地对书包的全体成员来了个“大集合”,把所有的书全  相似文献   

7.
感动     
叶宇锋 《小火炬》2013,(6):13-13
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爱。有时,爱是母亲的叮咛;有时,爱是父亲的鼓励;有时,爱是奶奶起早贪黑地为你织的毛衣……我们每天都因爱而感动。在记忆的心扉中,有这样一件事,让我一想起便感动万分。那是我10岁生日时,一起床便看见爸爸妈妈给我留下一张纸条:"亲爱的宝贝,爸爸妈妈给你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就在家里。你仔细找喔!"看到"特别"这两个字,我便浑身充满热情,开始找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珍藏的记忆     
张雯 《初中生》2013,(20):36-37
距离小学毕业不知有多久了。不知怎的,我想念起他们那幼稚纯真的模样来了。找了许久却找不到那曾经风靡一时的同学录,问母亲,她说:你都不看,我放到仓库里去了。"于是我便到仓库里将它找出来,拍了拍,腾起的灰尘直往我的鼻孔里钻。抿着嘴,翻阅着,忽地停在了其中一页上——我看到了他,儿时的那个男孩。那时的我,总是远远地看着他。阳光在他的笔头跳跃,  相似文献   

9.
超级书柜     
<正>我们一家人都爱看书,家里的书真是很多。可是我有一个毛病,看完书总喜欢随手一放,等到以后想再看时,总要到处找。找书的时间花得多了,人就累了,等找到书时已经没有心思看书了。因此,我想发明一个多功能的超级书柜,能够帮助我管理图书。  相似文献   

10.
成语大挑战     
<正>狗狗找兔兔,找来找去找不到,只见地板上冒出了一圈书,这些书还在不断往上长,堆得像个小城堡。咦,"城堡"中间有两个耳朵尖尖在晃悠!噢,兔兔陷在书圈里了!都是什么书啊?《成语词典》、《成语大全》、《成语故事》……哈哈,原来兔兔怕输给我,正恶补成语呢!狗狗小心地移开一堵"书墙",让兔兔出来接受成语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正>带儿子出门玩,少不了要在绿化带里看各色小虫。今天几个小朋友又蹲在地上,叫也叫不走,原来他们在看一只蜗牛。儿子想碰又不太敢,其中两个孩子是一家的,大孩子几次去捏,下手都比较重,我便对他们说:"要轻一点,它出来找吃的,我们不要伤害它,不然一会儿,它妈妈找不到它,会伤心的……"说过这句话后好一会儿,大家都住了手,我把手机掏出来看  相似文献   

12.
正"画苹果"这一简单的题目,对学生来说很容易,我却把它安排在了新生入校后的第一节美术课上。一上课,简单的自我介绍过后,我便组织学生进行"画苹果"的绘画游戏。学生初听到题目时很纳闷,觉得教师怎么会出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然后都信心满满的在纸上图画着。我随机找了五名学生在黑板上向全班同学展示。完成后,我让所有的学生找黑板上的"五个苹果"的共同点。学生很好奇,聚精会神  相似文献   

13.
我的梦想     
正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也不例外,它算不上远大——开一间小小的书店。五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在拼音的帮助下读了一本童话故事书,从那以后,我便爱上了书。每当我在书中畅游时,便感到无比幸福。我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开一间小小的书店,让我周围的人有机会看到书,从而懂得更多的知识,明白更多的道理。长大后,我会把书店开在一条宁静的街道边,那里没有喧闹,却有森林般的幽  相似文献   

14.
秦永霞 《青海教育》2007,(11):35-35
古人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包罗大千世界,展现社会百态,而小说总是所有书中的"宠儿",它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一面。阅读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需要我们有很好地驾驭长篇小说的能力,而阅读指导课便给了我这样的收获。长篇小说往  相似文献   

15.
我与书缘     
陶创 《课外生活》2012,(20):30-31
我酷爱读书:漫画书、故事书、小说书……只要是书,我都要想方设法地拿过来读一读。以至于每天晚上临睡前,我总要找本书来看看,才能安心地进入甜美的梦乡。说起我和书的缘分,还得归功于我的爸爸、妈妈呢!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特爱看电视,她和爸爸很担心电视看久了会让我的两只眼睛安上"玻璃窗"。于是,妈妈从她学校的图书馆借来了很多书,每天都给我讲那事。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小房间里,有一个很不起眼的书橱,里面摆放着许多书。每当我打开书橱,一股书香味就扑鼻而来。令我非常骄傲的是,这个书橱胜似文学宝殿,各种类型的书应有尽有,大到全球公认的《英汉大词典》,小到教科书、侦探书等,真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这些书伴着我长大。以前,我并不爱看书,直到有一次,我觉得无所事事,便拿出一本侦探小说,没想到一看便上了瘾,直到深夜,我才依依不舍地放下它。第二天,便继续看下去……从此,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书是我的良师。每当有疑惑不解的问题时,词典,便是我身边最好的老师,它能告诉…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得好,"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人人都有偶像,我也不例外,我的偶像就是"阳光姐姐"——伍美珍。伍美珍姐姐写的书,标题往往都非常古怪,如《眉飞色舞的飞猪》中的《这个变态的家伙拧我的脸蛋了》《眉飞色舞的斑竹飞猪》,一下子就能吸引住我的眼球。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拿起伍美珍姐姐的书细细"品尝"。有时我"扑哧"一声笑出来,便把所有不开心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相似文献   

18.
徐星 《上海教育》2011,(20):32-32
朱浦办公室的一个大书柜里有一整排是专门用来放置有关双语教学的书籍的,但他告诉我们一个有趣的现象:"我这里有关双语教学的书越来越少,有时自己想找某一本书都找不到。这些书都跑到别人那里去了,因为有太多人到我这里来借这类书。"而在他的电脑中,有关双语教学的所有资料都被认真地归类、存档,有些资料过大,  相似文献   

19.
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凑之可以医愚";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书,像交了一位益友";书是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从童年时期开始我便疯狂地迷恋上了读书,在我成长的不同阶段,我阅读了不同种类的书籍,与书籍一起走过的口了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幼儿园时,我读童话书,它们净化了我的心灵。一本本童话书,把我带入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让我感悟到人间的真善美,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读《绿野仙踪》,我感到人要有同情心,  相似文献   

20.
回到本真     
一天晚上,我读书读到深夜,突然觉得饿了,便去厨房找东西吃。找了一圈,什么也没找到。我不甘心,又找了一遍,觉得偌大的厨房总该有点能够吃的东西。在寻找的过程中,饿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地统治了我,我想,只要找到一点儿可以吃的食品,我都毫不犹豫地把它吞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