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打开“小草”心灵的窗户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学习兴趣。因此,要使学困生不学困,或者发展成为“不学就困”,就必须注重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打开那扇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分清学困生的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给予培养。例如,对于那些有自卑感的学困生,我们一定要主动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肯定成绩,推波助澜。还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重拾自信.体验成功的鲞,阱.  相似文献   

2.
教师不能只关注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忽视甚至放弃学困生.对学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因材施教,做好学困生的转化,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尊重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要多鼓励学困生,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要倾注爱心,使学困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要与家长携起手来,共同完成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的成因是由多方面的客观原因造成的。要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也尝到成功的乐趣、有所提高。语文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用深厚的师爱和信任去感化他们,科学地评价他们取得的进步,引领他们走上语文学习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4.
如何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为有效促进学困生的转化,老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还要善于表扬学生,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这些学困生们才能逐步提高数学成绩,从而摆脱学困生的帽子。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存在自卑心理等10种不良的心理问题,要促使他们取得学习成功,必须培养他们积极的心态,方法主要有培养学困生自信心,引导学困生直面失败,鼓励学困生适度参与社交,指导学困生欣赏音乐等。  相似文献   

6.
陶梨 《考试周刊》2014,(13):23-24
现今,学困生队伍越来越庞大,教师应该为他们积极寻求成功的体验。作者认为可以从课堂教学、作文指导、课外阅读三方面入手,充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一所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少部分语文成绩较差的学困生,拨动学困生的学习“情弦”,让他们以饱满的激情,挑战的热情,满腔的真情,成功的深情投入语文课堂学习。是提高学困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激励和关注学困生,给他们以集体的温暖,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心有意识地向学困生倾斜,让他们多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学困生要有一颗孜孜不倦的爱心,坚持不懈地关爱他们。  相似文献   

9.
伍增元 《中学教学参考》2014,(15):129-F0003
<正>俗话说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上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是正常的现象。帮助学困生树立自尊自信的信念,逐步转变失败的心态,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困生,用爱心温暖他们,相信他们有成功的潜能,也有成功的愿望,用平等的态度帮助他们,使学困生多方面提高素质。任何一个班里都有学困生,这些学习成绩暂时落后  相似文献   

10.
胡久意 《湖北教育》2007,(10):47-48
参与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学困生通过参与学习,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造成的不良影响,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在教学中,我们的一些教师对学困生这个群体缺乏关注,对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缺乏关注,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呢?  相似文献   

11.
<正>参与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学困生通过参与学习,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造成的不良影响,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在教学中,我们的一些教师对学困生这个群体缺乏关注,对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缺乏关注,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困生数学学习的参与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和晓峰 《考试周刊》2011,(36):219-219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师要理解他们。学困生经常得不到表扬奖励,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他们的内心深处缺少自信,相当一部分学困生还会出现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他们更需要温暖,更需要关爱。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而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学困生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本人从学困生的心理入手,加强学困生的心理疏导,促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设良机,让每位学困生进行成功"体验"等方式,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激发"学困生"的兴趣,诱发和树立"学困生"正确的动机,体察学生的心灵变化,寻找变化的原因,铺一条使他们健康成长的道路。人都有成就自己的需求,人是教育的结果。"学困生"的成长道路上布满荆棘,它当然不是意味着"挫折教育",他们很少有甚至没有过成功的体验,我们要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根据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有趣的"激",开发"学困生"的潜能,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为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困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尤其对于英语分级教学来说.如何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成为分级教学的难点和焦点.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恰当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激发学困生的信心,让他们能更好得参与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 ,就是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要积极发现并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 ,并加以鼓励、指导其学习 ,使学生增强信心 ,从而获得学习成功的一种教育方法。  如何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呢 ?  第一 ,教师要满腔热忱爱学困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赏识的本质是爱。现代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 ,因此 ,教师应从人格的角度平等地对待学困生 ,乐意接纳他们 ,真心赏识他们 ,对学困生要满腔热忱 ,不奚落、不歧视、不排斥他们 ,相信自己爱的雨露能浇出成功的花朵 ,这种爱便会驱动…  相似文献   

17.
镇区初级中学主要生源是农民子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由于家庭、社会因素等影响,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信心,学习兴趣不浓,基础普遍薄弱,从而导致学困生比例大,教学质量整体偏低。要扭转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弱势局面,关键是培养他们对学英语的兴趣。实施合作学习,是一种让他们体会成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间的差异存在,要求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使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学困生的成因既有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师、家庭及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要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也尝到成功的乐趣、有所提高.语文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用深厚的师爱和信任去感化他们,科学地评价他们取得的进步,引领他们走上语文学习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9.
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存在及价值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都渴望别人对自己赏识,学困生更是如此。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以多元智能观看待学生,特别是那类学习基础差且有较强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的学困生,应真诚地关爱他们,并通过各种策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他们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 ,如何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探求的问题。但我认为在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切勿忽视学困生的情感教育。所谓“学困生” ,一般是指学习困难且有障碍的学生 ,但主要表现于生理和心理障碍引发的学习困难的状况。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复杂 ,多是外在客观的 ,很难凭借他们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只注意到学困生的短处而批评指责 ,却不为他们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成功的机会而创新研究。更有甚者 ,把学困生拒之成功的大门之外 ,轻则辱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