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李倩 《教学与管理》2002,(11):58-58
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应注意培养。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低年级学生造句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青 《中小学电教》2000,(10):28-29
“作教学既要培养小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称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小学语教学大纲》)作教学要达到上述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的要求,必须借助大量情境与媒介,调动小学生情感参与才能实现。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新型作教学模式就是以此为突破口,经部分中小学实验研究证明,与传统作教学模式相比,明显有多项优点。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所谓观察能力 ,是在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思维活动参与的感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特征。观察能力既是智力的门户又是智力的源泉。习作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 ,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影响 ,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还处于萌芽状态 ,对生活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发现 ,使许多生动新鲜的材料从身边悄悄溜过…  相似文献   

4.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观察与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认识事物的能力。据此,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开辟两种渠道,分清三个阶段,抓住三个训练,使小学作文教学构成一个科学的训练过程,较好地解决作文教学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既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可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言语表达水平低下,具体形象思维仍占据重要地位。这就给作文教学的起步带来了阻碍。看图作文是用文字表述图意,再现图画内容的一种作文练习,其图画有鲜明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既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可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言语表达水平低下,具体形象思维仍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为作文教学打好基础──一年级看图说话、写话训练长庆油田钻三小学冯淑芳几年义务教育小学语义教学大纲规定"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用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影响,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还处于萌芽状态,对生活缺乏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作文的质量以及作文教学的效率长时期处在低水平状态,这与应试教育有重要联系。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语文老师除了完成正常的作文教学外,常常脱离小学生的实际,人为地拔高作文训练的要求,进行各种繁杂的写作训练,而忽视了作文的基础训练。那么,小学作文的基础是什么呢?这个基础就是大纲所提到的:“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也要学写常用的应用文。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看图写话四步走哈铁第三子弟小学校唐玲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在训...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低年级作文起步,训练的是说话、写话能力,而所说、所写的内容,主要从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得到。观察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小学生直接感知周围事物的思维过程,是整个作文教学的前提。观察不是简单的“看”,而要做到“会看”。克鲁普斯卡娅说:“在大多数情  相似文献   

12.
小语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还提出要培养两种能力: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依照大纲精神,笔者在五年级上了一节《看科学家后一代的照片》素描课,使学生写作兴趣高,有话可写,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表达训练,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丰富其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而写作除了要掌握用词造句、结构布局等技巧,还要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对周围事物产生其独有的、个性化的情感见解。文章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表达训练,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丰富其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而写作除了要掌握用词造句、结构布局等技巧,还要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对周围事物产生其独有的、个性化的情感见解.文章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5.
沈建萍 《学周刊C版》2011,(10):111-111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因此.从低年级起抓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低年级学生造句的质量。一、打破模式,仿中有创学生造句时,往往离不开“范句”,依样画葫芦,句式与范句一模一样。如老师在教《精彩的马戏》时,要求学生用“精彩”造句,全班大多数同学都造成了“××带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电影。”和书上范句,“昨天,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一个模式。如果教师以此为满足,不再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努力,会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创…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前提.所谓观察能力,是在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思维活动参与的感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特征.观察能力既是智力的门户又是智力的源泉.在小学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不会观察,无话可说".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那么,应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要培养两种能力:即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小学生初学作文,应在加强第一种能力的同时要注意第二种能力的培养。作文指导必须从低年级抓起,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即观察、思维、想象能力,拓宽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整体着眼,提高指导课的效果。第一,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因为观察是作文的起点,是积累写作素材最主要的途径,所以,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是要重视学生观察兴趣的培养。每次观察前都要有意识地去诱导、鼓励、暗示,让学生愿意看,…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应注意培养。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低年级学生造句的质量。一、不拘“范句”,仿中有创学生造句时,往往离不开“范句”,依葫芦画瓢,句式与范句一模一样。如教《爱爸爸妈妈》这课时,我要求学生用“也”说一句话,全班大多数学生造的句子和书上的范句“妈妈(爸爸)笑了,田方也笑了”一个样。如果就此满足,不再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努力,会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我积极启发引导…  相似文献   

20.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比较受重视。可是尽管老师费劲了心机,为学生写作文精心指导,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更努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以求使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协调发展,可学生写出的作文还是空洞乏味,内容东拼西凑、不具体、不切题。学生说作文难,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点: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知道怎样写。究其原因:一是生活积累受其年龄限制,不够丰富;二是受基础知识,阅读量的限制,文章内容干瘪,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三是受其表情达意的能力及写作方法掌握较少的制约,缺乏条理性;四是受老师所规定的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限制,使文章中的空话、套话太多。那么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