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聂超群 《钓鱼》2013,(8):28-29
白鱼,俗称白,是一种体形窄扁细长的小鱼。多年来,我常在河塘钓这种小鱼,现将具体钓法介绍给钓友们参考。一、钓组:轻便又灵敏"钓具好,鱼不跑。"白鱼喜欢群居在中上层水域游动觅食。吃钩快,吐钩也快,机警胆小,稍有动静,就一窝蜂四散潜逃。为此,钓组宜轻便灵敏。我用3.6米长的手竿,0.8号主线,0.4号子线,0.6号无倒刺小钩,短漂,轻坠,组合长子线双钩为钓组。子线的长度,一根为12厘米,另一根为9厘米。  相似文献   

2.
秦犁 《钓鱼》2014,(12):18-20
竹竿时代很少有大鱼拉断钓竿的事出现,原因是竹竿梢软腰挺,刚柔并济,可以靠弹性降鱼,缺点是重,故操作多撬棒式。玻璃钢鱼竿出现后钓竿的重量轻了,由是手不离竿,刺鱼快、起竿急,这是钓快鱼的物质基础。不过设计欠佳,如用调性基点以下缓冲段短的极硬竿操作大鱼会造成钓竿折断。为应竞技钓快鱼需要,一种更轻更硬的钓竿出现了,这就是碳素竿。现在则不管钓大鱼钓小鱼,钓快鱼钓慢鱼都是细轻硬了。  相似文献   

3.
细说子线     
赵峰 《垂钓》2006,6(5):20-21
子线虽然是悬坠钓组中很小的组件,但它却非常重要。忽视了它,就无法正确运用悬坠钓法,所以它也是竞技钓手需要精心准备的重要组件之一。不管是平时休闲野钓还是在竞技钓鱼比赛中,由于没能配合鱼情合理使用子线,造成跑鱼、不上鱼或少上鱼等遗憾的钓友不在少数。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子线的最大功效、怎样根据不同的对象鱼或鱼情正确使用不同的子线呢?下面就以我多年的垂钓经验和实践经历给大家谈谈关于子线的话题,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使用子线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钓鱼》2007,(12)
一般来讲,钓新鱼、钓小鱼钓组灵敏点好;钓猾鱼、钓大鱼应迟钝些。其实新鱼、小鱼因没有上当吃亏的经验,钓手在垂钓时只要把钓组弄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但猾鱼、大鱼久经沙场,九死一生,而谨慎多疑,所以在垂钓时钓手就应当在  相似文献   

5.
台钓虽好,但完全照搬用于自然水域,却不是用其优势。况且自然水域中什么鱼都可能碰上,故只有灵活运用,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台钓功效。我一般主线采用0.20~0.25的陶瓷线,线长50~100米(竿上装小线轮,以防大鱼上钩),子线采用0.16~0.20的陶瓷线。双钩采用海汐7号有倒刺钩,短子线8~10厘米,长子线12~14厘米,上下钩相距3~4厘米较为适宜。铅坠采用2安培铅保险丝,由于保险丝用指甲即可掐断,调整起来比用铅皮更加方便。这样一套组合的主要出发点是以自然水域兼钓大小鱼种而设计的。它虽然比典型的台钓组合在灵敏度和起鱼速度…  相似文献   

6.
《钓鱼》2014,(2):14-16
不管钓快鱼海事钓慢鱼,钓中小鱼简单,直接飞上岸就是了,遇到大鱼则有掂、控、纵、遛、牵,没有后面的一连串动作或其中某个环节操之过急,大鱼就同你拜拜了。不过竞技钓鱼不同,争分夺秒,快抛快刺快提;猛或急炒,鱼冲劲未衰就伸抄网候着了。  相似文献   

7.
江苏纪焕祥来信问:用手竿垂钓时闹小鱼怎么办? 垂钓闹小鱼的确令人头痛,只见漂动不见鱼,提竿无鱼,不提又怕是大鱼,弄得钓手心烦意乱。和许多钓友谈及此事,都觉得无特效办法。我们在垂钓中也曾采取过一些方法对付小鱼,有时效果尚可,现介绍出来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啸 《钓鱼》2004,(3):51-51
钓鱼人没有不想钓到大鱼的,可是持手竿用悬坠钓法的人有时会“害怕”碰上大鱼,尤其是在售票鱼池休闲钓点的时候,鱼儿懒洋洋的吃口不好,用粗线、大钩、大漂钓就像扔在水缸中一样,漂儿一动也不动,用细线、小钩、小漂倒是能钓上几尾鱼来,可一但碰上大鱼就没办法了,断线跑鱼不说,弄不好再把价格昂贵的鱼漂“带”走,那可真是“欲哭无泪”了。虽然用失手绳可以缓解大鱼的“冲力”,但使用失手绳一是不方便,也没有持竿与鱼“搏斗”的那种“壮烈”。  相似文献   

9.
郅辽 《钓鱼》2008,(8):12-13
中庸是国粹。讲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庸是不能不讲的。钓鱼也是如此,比如钓饵轻了,雾化了容易招小鱼:重了,硬了,稍微小一点的鱼啃不动、吸不进,用中等比重的饵或将大比重的饵和轻饵按1:2、1:3的比例结合起来,这样大小鱼都能接受。又如浮标调4钓2,钓组不灵不钝,从这里起步钓生口鱼,钓老实鱼,鱼口变了,钓高1目或钓低1目就有了新感觉,这是浮标的中庸之道。子线22~25厘米适合钓混养鱼,从这个基本式出发,钓好了混合鱼再钓对象鱼,子线长短就变化有度了,能说这里面没有中庸?  相似文献   

10.
刘定龙 《钓鱼》2012,(22):23-23
四年前,笔者和很多酷爱悬坠钓的钓友一样,以细线小钩擒大鱼为乐、为荣、为目标,总爱把池塘悬坠钓的习惯带到休闲钓中去。但是现在,笔者会更实际一点:细线是钓小鱼的,粗线是钓大鱼的。在实际使用中,我极有可能走两个极端:钓鲫鱼、白鲦一类的小型鱼,我用线可能比谁都细;钓鲤、草等大型鱼,我用线可能和传统钓的老头们一样粗。这个习惯,是在无数次水库跑鱼、无数次"没有鱼"的小河沟钓鱼时总结得到的。  相似文献   

11.
陆发祥 《钓鱼》2013,(12):14-14
6月1日,正值六一儿童节,一群大孩子,在青山绿水间舞竿戏水,逗弄小鱼,引遛大鱼,享受愉悦,享受快乐。2013年6月1日,由牧野钓具香港有限公司主办,江西南昌佳谊渔具有限公司承办,江西宜丰县鱼圣休闲农庄竞技钓场承办的2013年"牧野杯"全国巡回赛江西分站赛,在宜丰鱼圣休闲农庄竞技钓场隆重举办,来自江西及周边省区的共120名钓  相似文献   

12.
王跃进 《钓鱼》2007,(6X):25-25
一般来讲,钓新鱼、钓小鱼钓组灵敏点好;钓猾鱼、钓大鱼应迟钝些。其实新鱼、小鱼因没有上当吃亏的经验,钓手在垂钓时只要把钓组弄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但猾鱼、大鱼久经沙场,九死一生,而谨慎多疑,所以在垂钓时钓手就应当在“鱼”身上多费点心思了,投其所好,欲擒故纵,总之是要减少疑惑,丧失警惕,让其“吃一堑”的记忆库里找不到能引起警觉的“存盘”,  相似文献   

13.
张猛 《钓鱼》2009,(12):65-65
美国推算大师马克·力姆曾说,从人们对某一欲望的要求可以看出这个人生活和今后人生的发展趋势。钓友们,看看你是哪种人吧。A.大鱼小鱼一起获得;B.仅钓获到大鱼;C.仅钓获到小鱼;D.以大鱼为主,仅钓获个别小鱼;E.以小鱼为主,仅钓获个别大鱼;F.钓获到很多的鱼;G.一条鱼都没有钓到:H.有没有鱼获无所谓。  相似文献   

14.
三十三、手竿起鱼:遛与抄1.提竿要领钓小鱼提竿用力大小的基本标准,是万一不中鱼时,子线不要出水,或者,即使子线出水,也不要快速出水。这个要领的作用,是可以防止子线向上弹起搭在主线或连接器上。提竿后感觉能够直接飞上岸的鱼,要在称鱼后均  相似文献   

15.
过招小杂鱼     
刘莉 《垂钓》2014,(4):16-17
钓水库时,闹小鱼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身经百战的老鸟们往往能够泰然处之,但对菜鸟来说,它却特别折磨人,很多新手不堪其扰而放弃。那么,闹小鱼这关该怎样跨越呢?野钓的最大特点就是哈鱼咬钩钓啥鱼,只要是水库允许,上钩的就是有效鱼,因此小鱼也是可以钓的。我见过很多莱乌,刚上道的时候都是踌躇满志——要钓大鱼、钓特大鱼、钓超级大鱼,理想确实很丰满,但现实也很骨感,水库中的大鱼决不会傻呵呵地为了成全莱鸟的丰满理想而争先恐后地献身,况且钓大鱼之前是要练好钓小鱼的基本功的。在我看来,会钓小鱼的人才能玩转水库。  相似文献   

16.
手竿钓鱼,无论是钓到小鱼,还是钓上大鱼,扬竿时,竿线都要呈现出一个角度,这个角度比较科学、正确的应为45°左右。钓上小鱼(如500克以下)可直接提鱼上岸;但是,钓上大鱼(如4千克~5千克)就要认真对待了,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遛鱼过程方能擒获。在钓鱼活动中跑大鱼的事经常发生。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种:①本来是用来钓鲫鱼的小钩、细线在混养鱼塘垂钓,突然遇上3~4千克重的大鱼,断线跑鱼在所难免;②有的钩未拴牢,钓上大鱼脱线鱼跑;③操作不当而跑鱼。这是相当重要的原因。钓线并不细(直径0.235毫米~0.24毫米),钩子也不小(依势尼7号钩),可是有的人硬…  相似文献   

17.
郑巍 《钓鱼》2011,(4):24-25
悬坠钓组的子线长短是由钓法和鱼的泳层决定的。例如搓饵钓底,18~25厘米;搓饵钓行程,30~50厘米;拉饵打浮、钓一标深,6~12厘米。同样钓底,钓跑铅就比搓饵钓底短。  相似文献   

18.
汤昕东 《垂钓》2008,8(2):8-10
从字面上理解,手竿竞技钓法理所当然是应用在竞技池钓赛中的。其实不然!目前,绝大多数钓鱼爱好者都已将竞技钓技术灵活运用于休闲钓中。掌握了竞技钓基本功课。不论是竞技比赛,还是休闲垂纶,都能使你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在化绍新钓鱼学校的第一堂必修课,就是——  相似文献   

19.
严实 《钓鱼》2010,(12):12-13
5、大与小 凑口型 在钓鱼比赛统一为“台钓”之后,钓鱼人对钓组的认识是:悬坠攻小鱼,钓得快;“传统”守大鱼,钓得慢。其实钓大鱼与钓小鱼不完全是由钓组决定的,还与钓饵的形状、大小和鱼的口型有关。例如坠钩沉底钓鳊鱼,即使是尾重小于50克,张口不足0.5厘米的小鳊鱼也能吞下黄豆大的钓饵。钓鲫鱼用搓饵,但区别鱼的大小,小钩搓球形或长卵形饵,鱼吸入顺利,如果钓组迟钝,  相似文献   

20.
野钓用线ABC     
赵巍 《钓鱼》2004,(6):26-27
在淡水垂钓中,受悬坠钓或竞技钓的影响,有许多垂钓者在使用钓线时,都有追求线释细化的倾向,充斥干耳的是“小钩细线”的准则。殊不知,竞技钓的环境如同在动物园里打猎,知道鱼情——可怜的小鲫鱼,知道水情——篮球场大小的人工水泥池,一不怕挂底,二不怕上大鱼(因为就没有能拉断线的大鱼),用线当然是越细越好。这是在了解水情,了解鱼情情况下的用线经验。但在野钓水域,在自然环境中,如果味地追求线径过细的钓线,常常会适得其反,要么挂底断线、要么上大鱼断线,要么钓获有齿鱼断线,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线径过细而造成的断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