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完2005年上半年出版的《云南教育·基础教育》以及《云南教育·视界》,我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是近几年来压抑在心头那种让我们“敢怒不敢言”的情绪真正得到了爆发和释放!为我们多年来背负着沉重工作和心理负担的广大一线教师吹来一缕清凉的风。读着这几期杂志,窗外正下着2005年春天的大雪。我想,广大教师好像就是那些久旱渴望雨露滋润的花苗与小树,正渴望有春天的气息。《云南教育》是一份办给广大教育工作者阅读的刊物,最主要的读者群体是教师,关注教师,“尤其是关注教师的酸甜苦辣,生存及精神状态的文章”能不“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2.
我今年46岁,与《湖南教育》结缘已29年了。当时未曾想到,一时的邂逅竟促成了难舍难分的伴侣,一见钟情注定了《湖南教育》与我一生相随的情缘。那是1978年暑假,全乡教师正在办学习班,我在邻桌看到一本《湖南教育》,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有很多与教学业务密切相关的文章,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指导作用。薄薄的一本刊物,一下子吸引了我,让我不忍释手。此后,我开始四处搜寻《湖南教育》,第二年,又挤出钱来订阅了《湖南教育》。每回捧着飘着油墨清香的刊物,我总是如饥似渴地认真研读,每每读到会心处,禁不住拍案叫好。遇到精彩又实用的文章或段落…  相似文献   

3.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9,(6):F0003-F0003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是“中国期刊协会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宣指定赠送刊物”、“中国外语教学期刊质量检测入网刊物”。该刊旨在推动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配合学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教育期刊之林,有这样一本刊物,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有这样一本刊物,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有这样一本刊物,显示出安徽基础教育的品位,展示着安徽教育的美好形象。今天,这本刊物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  相似文献   

5.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9,(5):F0003-F0003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是“中国期刊协会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赠送刊物”、“中国外语教学期刊质量检测入网刊物”。该刊旨在推动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配合学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院学报是期刊大家族中的一个基本群体 ,教育学院学报的“教育特色”是这一综合性刊物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教育学院学报的“教育特色” ,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亲身参与教育工作实践 ,大力培植教育研究作者 ;在办刊策略和编辑行为上 ,不断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一般说来,在正式期刊上独立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判断教育期刊的真假呢?通过网络信息检索法,我们很容易解决这一问题。1.认识何为合法期刊,何为非法期刊合法期刊分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正式期刊(有CN刊号的期刊)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严格审批,刊号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两部分组成。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并领取了“内部报刊准印证”,只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刊物(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我们关心的是正式期刊。非法期刊是指既没有通过国家…  相似文献   

8.
2012年10月11日至14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当代教师教育》编辑部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12年年会暨《当代教师教育》创刊五周年庆”在陕西西安召开,大会紧紧围绕教育科研原创性、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两大主要议题展开讨论,来自全国30余家教育理论刊物的5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我是在5年前认识《教师之友》的,初见《教师之友》,就有相见恨晚之感。首先吸引我的是刊物的名称,“教师之友”——与其他“XX教育”类杂志不同,它从心理上缩短了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人产生一种亲切感,看这本杂志犹如与一个知识渊博的老朋友在交流。其次让我喜欢的是那生动活泼、色彩鲜艳、极富个性的封面设计,在这小小的两页空间中处处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在读陈鹤琴先生的相关教育论著,在陈先生的“活教育十七条原则”中就有一条原则是“教师教教师”,我觉得这就是对教研组内“同伴互助”的最实在的解释了。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教育改革还是教师、教育工作,概括为一个字就是“新”,就这一“新”字我有三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艾青的诗句。套用之,可以代表我对乡村教育的一片深情。我走上乡村教育之路,与我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我的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对于乡村教育,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为了乡村教育事业,他是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又贡献了自己的儿女。当时的乡村教师,地位低下、收入微薄。记得小时候,我家是村里最穷的人家,生活常常陷入入不敷出的拮据状况之中。从小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了坚决不做乡村教师。1987年,我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父亲极力要求我填报师范学校,虽然心有不甘,但父命难违,最…  相似文献   

13.
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一个平凡的教师,走过了70年曲折的生命历程,度过50年淡泊的教学生涯,对“幸福”有独特的体会。教师的幸福在于“桃李遍天下”,这是从事任何其它职业的人所难以比拟的。我就有无数的好学生。去年4月,我不幸中风,陈求德医生知道了,立刻设法介绍我入嘉诺撒医院求诊。院内的物理治疗师、护士和工友们,都叫我做“教师”——这是多么亲切的称呼啊!我的床位窗台上摆着香港中国语文学会、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和培正毓社香港同学会送来的花篮,还有沙田循道卫理中学校长刘贺强同学从校园摘下送来的一束百合花,清香扑鼻,使我感到“桃李芬芳”。  相似文献   

14.
谢早早 《教师》2012,(25):31-3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教育日记,也可以说是教学笔记,它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通过写教学笔记,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入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语文名师工作室三个年头了,我养成了写教学笔记的习惯。厚厚的笔记本上,那些看起来还有些凌乱的字迹也许算不上什么精彩的“教学论文”。有的甚至只有一两行简短的文字:有和同事讨论问题时。触发的某种灵感;有课堂上的遗憾或是精彩;有翻阅教材时的“异想天开”:还有读到精彩的文章时的长长短短……它表达的是一种感悟、一丝心境、一缕情怀。更多的是随意、随性,有感而发,但它却真真实实地记录着我平时教学的点点滴滴,课前课后的一些思考和感触。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打造《教师博览》这一品牌期刊,进一步扩大刊物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使刊物更好更全面地服务于广大教师,促进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16.
得知我正整理教育随笔准备出版,朋友颇为惊讶。的确,这“进步”有时连我也觉得不可思议。2004年,我第一次真正接触教育书籍,第一次尝试写教育随笔。6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梦想中的一件“大事”。叶澜教授有个著名观点:“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1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也许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对问题学生,我付出了那么多爱,给了他那么多关怀,为什么他不领情?为什么他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假如我们不是问问题学生为什么“不领情”,为什么“一点儿进步都没有”,而是问自己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还要怎样改进和完善。就  相似文献   

18.
我对2004年至2009年间CNKI上的期刊进行了检索,检索关键词为“教育技术能力”。为了找到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样本,将其来源限定为“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开放教育”、“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和“培训”。经检索,返回211条记录。经过认真筛选,得到学术论文共131篇,本文将以这131篇文章作为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19.
陈灵爱 《福建教育》2005,(12A):11-11
一本优秀的教育刊物,不仅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还要融可读性和人文性于指导性之中,做到雅俗共赏。改版后的《福建教育》就有这份魅力,不仅装帧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别具一格的栏目设置和亲和的风格更是吸引了我的目光。尤其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慧心”栏目里的文章。如果一个作品能给人带来某些思考,使人受到某方面的启迪.应该就可以称之为好作品。我觉得“卷首”文章就堪称好作品,也是我每期阅读的首选。文章虽小.却异彩纷呈.荡涤人的心灵。每次读完.感觉就像品一口清茶.满嘴余香。  相似文献   

20.
十多年前,与你相遇实属偶然。在一堆"名门闺秀"中,你清纯的文字,像五月的石榴花,发出一缕淡淡的清香。可是这缕清香深深地吸引了我,在躁动喧嚣的阅读中,你给我的心灵带来前所未有的宁静,特别是《书香一缕》《追忆黄金时光》《美文经典》等栏目的文章,拨开我心头抑郁的云雾,使我浸染在川端康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