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傅冬梅 《辅导员》2010,(20):43-43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每届都会有为数不少的英语“学困生”。这也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最头疼的工作,但也是必须想办法突破的工作。这个新的学期,笔者教九年级三班、五班的英语。拿到他们的升级成绩单,特别是五班,两级分化特别严重,学困生特多。从教十几年了也深深知道,转化一个英语学困生比其他学科更难。下面是一些我在日常教学中辅导“学困生”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班主任老师的几乎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一提到“学困生”,无不摇头叹息,说他们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教师换个角度,放弃偏见,就会欣喜地发现学困生并非无药可救。  相似文献   

3.
林森 《广西教育》2005,(7B):75-76
教了许多年书,教过各种各样的“学困生”。近年来,学校进行高中分层教学试点改革,领导分配我特殊任务:教两个英语单科成绩较差的班。这两年,伴随着这些“学困生”的成长,特殊的经历给我的教育生涯增添了不寻常的体验:下面就来说说我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转化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缝农要“量体裁衣”,打仗要“审时度势”,那么育人就要“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这对学困生转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许菊芳 《班主任》2009,(5):36-36
有的老师总在埋怨:“我们班的孩子就是不听话”。其实不然,他不听话,常常是不听“你”的话,换一个老师,换一种教育方式,他可能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对于那些淘气的孩子,我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木桶理论”,此理论认为,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个理论不由得让我联想到教学中,一个班级成绩的好坏,并不是完全取决于那些成绩优异的尖子生,那些老师眼中的“庸才”——学困生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重视对学困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7.
张新民 《山东教育》2006,(10):27-29
一、“多层次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发动阶段2004年4月,我们学校确立了以“学困生”转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层次教学法”教学改革课题。老师们首先加强业务知识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查阅资料,了解全国各地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深入“学困生”的家庭和以前的学校,了解每一位“学困生”的各种情况,然后确立“多层次教学法”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每个班几乎总有个别让人特别“头疼”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纪律都比一般学生差,被称为“学困生”或“后进生”。这些学生很“特殊”,是一些迟开的“花朵”,对于他们,如何耐心对待、悉心转化,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绕不开的难题。本期“教师手记”栏目,分享两位班主任在这方面的教育心得。  相似文献   

9.
胡适认为:“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在教育改革轰轰烈烈,成果累硕的今天,在矫正错误的教学行为,完善教育思想的当下,作为教育领域中永恒而又稳固的三维空间出现了盲点,那就是家长、学生和老师在教育与被教育、他教与自教时出现的“问题”——姑且诊断为“问题家长”、“问题学生”和“问题老师”。在病情蔓延恶化之际,提高认识,唤起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噢,大名鼎鼎的卡通人物“哆啦A梦”什么时候变成老师了?先别急,这个“哆啦A梦”指的我们班曾经的班主任兼教化学的袁老师,说曾经,是因为他从这个学期起就不再管教我们这个班了。话说回来,袁Sir和“哆啦A 梦”有什么关系呢?说来话长,有一次上袁Sir的课时,正逢他在  相似文献   

11.
体育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学校体育课教学中普遍 存在的现象,虽然他们是学校群体中的一个小群体,但是由于 他们身体方面弱势的原因,从而导致心理上对体育产生恐惧、厌学的现象。但是反过来,如果可以通过从中职“学困生”的心 理特点出发,改变教学方式,那么将会有利于体育“学困生”的 转化,那么应该如何转化呢?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教中职体育“学困生”转化的实际进行分析,分析 中职体育“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探究体育“学困生”产生的原 因,最后提出相应的中职体育“学困生”转化策略,希望能为当 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凡做教师的人,在教学中都希望教好学生,然而,“学困生”问题又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学困生”在一个班来说人数虽少,但其会对整个班风和学风造成不良的影响,不管是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要想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都应重视研究转化“学困生”工作,寻找合适方法。因为转化“学困生”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关键。作为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呢?下面谈些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要深入了解“学困生”的个性特征。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在正常心理状态下,品德不良,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学困生”的心理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遇到过许多的学困生,也帮辅过不少的学困生。但像现在所教的一个班有如此多的学困生,还是头一回。两年前,我接这个班的时候是四年级下学期。这个班数学科的大致情况我通过班主任和其他老师了解到:四年级上学期换了两个老师,期末成绩排在年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是学科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转化“学困生”有利于我国国民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每一学科的“学困生”在特征、成因和助学策略上都有特殊之处。本文结合生物学学科特点和作者的教学经验就生物“学困生”的表现、成因和助学策略做了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15.
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灵丹妙药”。在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经常从不同角度探索可行的转化措施,促进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开展。采用鼓励表扬方式引导促进学困生的成长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鼓励表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要让阳光哺育每一个学生快乐地成长,教师需要具备“五心”。  相似文献   

16.
让老师也参加:刚接任三(2)班没几个月,班长就一脸怒气地跑来向我告状:“老师,王某总是不遵守纪律,不是在教室里大吵大闹,就是到操场上破坏我们玩游戏。”说完,班长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急切地等待我下“命令”处理这个学生。  相似文献   

17.
马海霞 《宁夏教育》2013,(7):137-137
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曾说过,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灵丹妙药”。在我们的教学中,转化学困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经常从不同角度探索可行的转化措施,促进学困生转化工作。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引导促进学困生成长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鼓励表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要让阳光哺育每一个学生快乐地成长,教师要具备“五心”。  相似文献   

18.
陈秀兰 《甘肃教育》2013,(24):25-25
“学困生”在班里所占比例虽小,但若教育不当则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笔者认为.数学“学困生”可以分为智力型“学困生”和非智力型“学困生”两类。转化“学困生”要因材施教,对于智力型“学困生”要多些宽容,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对于非智力型“学困生”要善于挖掘其“闪光点”,用爱心和耐心感化他们。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数学实践,就如何转化“学困生”。谈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梁国耀 《考试周刊》2012,(87):137-137
所谓“学困生”.就是大家所说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称“后进生”.主要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他们会对班级乃至学校造成不良的影响。学困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难题。素质教育强调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为了对学生一生负责,对民族整体素质负责。可以这么说,没有学困生的全面进步,就没有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多年从事初中政治教学工作,在这里简要介绍转化政治学困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另类老师     
这学期,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换了。新老师姓李,中等个子,相貌很平常,但听他教过的学生讲,这个李老师有点另类。相处一段时间后,我们确确实实感觉到了他的另类。学《船长》这篇课文时,李老师要求我们用“曼”这个字组词。在沉默了十几秒钟后,一位同学举着字典说了“轻歌曼舞”这个词。李老师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后,又问:“还有什么词?”“刷刷刷”,教室里响起一阵翻字典、翻《课课通》的声音。响声结束了,没有一个人举手。李老师显然有点不高兴,他扁了扁嘴说:“大家仔细想想,这个字很好组词,我们经常碰到!”又沉默了十几秒钟,我们班的调皮大王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