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红玉 《班主任》2010,(9):56-57
据2010年5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报道,河南省孟津县初一学生雷梦佳,因与另一名女同学打架,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投票决定让雷梦佳留下来学习还是请家长带回家一周。结果大部分学生投票将雷梦佳带走。最后,雷梦佳在学校附近黄河渠边的青石板上留下遗言,随后投渠自尽。  相似文献   

2.
《云南教育》2010,(8):26-26
4月6日,雷梦佳和同年级其他班另一个女同学打架。班主任周老师在4月7日组织全体同学投票。投票之前,周老师让雷梦佳先回避,然后让全班同学就雷梦佳严重违反班纪班规的现象做了一个测评。测评是道选择题:是留下来给她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还是让家长将其带走家庭教育一周。  相似文献   

3.
雷梦佳死了。因为犯了错误,班主任便让全班投票,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方式”裁决——是留下来给她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还是让家长将其带回家教育一周?结果12票对26票,“多数票”决定了雷梦佳得回家。但雷梦佳没有等到家长来接她,便自己出了校园投渠自尽了。三天后便是她十五岁生日。  相似文献   

4.
雷泓霈 《广东教育》2010,(7):113-113
2010年5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4月7日河南洛阳一中学全班师生投票,决定让班上一名女生雷梦佳转学。3天之后女生投河自尽。但学校和学生都不认为雷梦佳是自杀。偶尔有教师抱怨她的死“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很少有人再提起雷梦佳。当然,还有一些风言风语:有人说她的死是“为民除害”,还有人说“没想到脸皮这么厚的人也会自杀”。这里没有人喜欢雷梦佳,何况现在她已经死了。  相似文献   

5.
4月7日,河南洛阳孟津县某初级中学初一女生雷梦佳因为和同学打架,班主任让全班同学就“该给她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还是“让其回家反省一周”进行“民主投票”,结果大部分同学选择后者。随后,雷梦佳独自离开学校,在附近的黄河渠边留下遗言,投渠自尽。一时间,传媒以“学生投票逼死花季少女”为题报道这件事,颇令社会瞩目。  相似文献   

6.
李镇西 《教育文汇》2010,(11):11-13
雷梦佳死了。因为犯了错误,班主任便让全班投票,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方式”裁决——是留下来给她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还是让家长将其带走回家教育一周?结果以26票对12票,压倒多数的学生决定让雷梦佳回家。但雷梦佳没有等到家长来接她,在三天后便是她15岁生日之时,自己出了校园投渠自尽了。  相似文献   

7.
杨于泽 《成才之路》2010,(15):I0004-I0004
河南孟津县西霞院中学初一女生雷梦佳,因为全班38个同学有26人投票希望家长把她带回家,结果自杀了。(《中国青年报》5月5日) 在学校,雷梦佳处境真的可谓艰难。老师不喜欢她,同学们讨厌她。有位校长叫她“惹事妖精”。甚至父母也视之为麻烦制造者。  相似文献   

8.
六郎 《广东教育》2010,(11):1-1
河南洛阳孟津西霞院初级中学,一个名叫雷梦佳的15岁的小女孩,因为和同学打架,老师就发动全班同学投票,决定是让她留下学习,还是请家长将其带走进行一周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15岁女生雷梦佳和同学打架,老师发动全班同学投票,决定是让她留下学习还是请家长将其带走家庭教育一周。在得知大部分同学投票建议自己回家接受家庭教育后,15岁花季少女留下遗言,投渠自杀。网上一时众说纷纭,不约而同将矛头指向自主管理和集体教育。比如有人质疑:学生自主管理的底线在哪里?一群未成年人能否决定一个未成年人的命运?为什么自主  相似文献   

10.
读了《中国教育报》5月7日报道的雷梦佳事件后,我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自我教育,总结经验,提升和完善自我。雷梦佳与同学打架,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投票决定:  相似文献   

11.
一期一题     
小兰 《初中生》2009,(4):54-54
一、2008年是奥运年,山西省正积极营造“赛在北京,游在山西”的旅游环境。1.某校学生就“我喜欢的太原旅游品牌形象”进行投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投票结果统计表中的主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就我所知.很多学校里都会搞这种“民主评议”。只不过,雷梦佳,这个有着诗一样名字的女孩.就这样成为这种“民主评议”的牺牲品.真不知那位组织“民主评议”的班主任有着怎样的感想。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大众投票团现在开始拉票啦!谁才是你心中的NO.1呢?欢迎短信投票哦!大赛结束,你也有机会成为幸运读者,获得精美礼品一份!短信投票:13658313815(请标明具体专区的选手号。)  相似文献   

14.
王东京 《学习之友》2006,(11):12-17
在制度经济学那里.民主与投票差不多同义。因为在政治领域,民意的表达通常就是让公众做选择,而公共选择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投票。所以在经济学家看来,民主是否有效,与投票规则直接相干,故谈论民主,需得先从投票规则说起。  相似文献   

15.
一期一题     
一、2008年是奥运年,山西省正积极营造"赛在北京,游在山西"的旅游环境。1.某校学生就"我喜欢的太原旅游品牌形象"进行投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投票结果统计表中的主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陈苗 《福建教育》2023,(12):43-45
投票活动是促进幼儿有意义学习的一种载体和方式。从其价值来看,投票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分析评价能力和经验的建构。本文反思了实践中的投票活动存在形式主义、教师主导、只重结果等问题,并以对主题活动“西游记”竞选角色投票为例,分析了投票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内容产生要基于真实问题,规则设置要体现科学性,投票组织要关注过程评价,投票反思要强调观点多元。  相似文献   

17.
美国自1970年开始进行盖洛普公民对公立学校看法投票,每年搞一次,1981年举行了第十三届公民投票。 这一次要求公众投票表态的共有二十二个问题。现将其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结果,做一简要介绍。 在对“公立学校必须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投票中,认为学校纪律太差的人最多,占参加投票总人数的23%。其次认为学生中吸毒现象严重(占投票总人数的15%)和认为学校教学质量差、对学生学习要求标准太低(占投票总人数的14%)。  相似文献   

18.
孟祥杰 《山东教育》2011,(11):12-13
正如投票时一位老师小声议论的那样:“我们是评优,不是凭忧”。投票的结果H老师和另外一位老师当选了。  相似文献   

19.
张芳 《山东教育》2009,(3):16-16
每年辛苦到头,原本还算和谐的办公室总要经历年终评优投票的考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评优投票的前后变得微妙、复杂起来。  相似文献   

20.
薛妍 《甘肃教育》2014,(13):125-126
正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教育,不过洛阳市第十二中初一1班学生豪豪(化名),却被由自己的生物老师马某发起的一场"民主投票"强迫退学了,而且这场投票还是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逼迫某学生退学,从其出发点来说就是错误的,因为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教育,学校、教师乃至家长都没有权力剥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