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为我国全运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用参考的主导思想,运用数据统计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在阐述了为什么"东道主金牌峰现象"假说成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全运会体育功能的政治目标置换、全运会体育功能的经济目标接轨、全运会发展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等全运会中出现"东道主金牌峰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且就如何保证全运会的健康发展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如建立制度化的制度管理制度系统、树立法律规范的市场化建设目标、新规则制定应论证其正负面影响、把基础理论研究提到一个新高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运会比赛主场优势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学、统计学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数学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举办过全运会的省(市)在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进行量化分析。研究显示:东道主获奖牌数是他们到客场比赛获奖牌数均值的1.56倍,是他们在全运会举办年上届和下届全运会比赛中获奖牌数均值的1.55倍;最近几届全运会东道主金牌的平均增长率是69.17%,奖牌增长率是48.62%;东道主的金牌率比他们到客场参加全运会比赛的金牌率多55.22%,奖牌率多46.90%;进入21世纪,全运会主场优势更为显著。这说明,在全运会比赛中存在巨大的主场优势。  相似文献   

3.
“近几届全运会,东道主优势越来越明显”;“本届全运会上,辽宁团暂时落后山东队16块金牌……最后几日要打好比赛,更要展现东道主的体育道德风尚……”这是媒体对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上的有关的新闻报道。“东道主”这一词语经常见诸报端,尤其在有关体育赛事的报道方面更见频繁。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站     
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落下帷幕 10月23日,燃烧了12天的“十运”圣火在南京熄灭。中共中央政 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闭幕式,宣布第十届全运会闭 幕。十运会组委会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闭幕词中说,十运会“吹响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 的号角”。 本届全运会,共有9986名体育健儿参加了32个大项357个小项的角逐。江苏代表队、广东代表 队和解放军代表队,分别以56金、46金、44金位居奖牌榜前三名。雅典奥运会冠军、中国飞人刘翔 以13秒10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金牌;雅典奥运会冠军、女子中长跑名将邢慧娜技压群芳,夺得 女子5000米金牌,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年仅18岁的浙江小将吴鹏,在所参加的7个游泳项目 中,一人独得4块金牌、两块银牌,成为本届赛事中的“夺牌王”;同样年仅18岁的北京小将张琳,在 中长距离的游泳项目中独揽3块金牌。  相似文献   

5.
全运会作为我国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运动以及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十一届全运会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后我国举办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赛事,然而在其成功举办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了运行机制缺陷、赛风赛纪等问题,“全运会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对“全运会现象”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全运会改革政策的演变和有关全运会改革的一些观点,并提出全运会改革“留而求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百金王”——孙杨 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巨大领先优势第二次赢得400米自由泳全运会冠军,也收获了自己运动生涯的第100块金牌.8天时间参加了7项比赛,从预赛到半决赛,再到决赛,一共17枪,其中还包括对体力消耗极大的800米自由泳和1500米自由泳预赛.  相似文献   

7.
奥运会与全运会都是综合性运动会,都存在东道主效应,在关于奥运会东道主效应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以全运会、奥运会东道主比赛成绩为研究对象,对东道主效应进行量化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全运会明显存在东道主效应现象,而且东道主效应可能会引起运动成绩1.5倍的提高.2)东道主效应在奥运会中能延续到下一届,平均能提高到原来的1.2倍,全运会的东道主效应几乎回到原来的水平.3)依据山东省的整体实力,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的奖牌积分预计会达到387~475分,金牌预计超过50枚左右.  相似文献   

8.
遗失的美好     
有家著名的珠宝商行开业,店主将其取名为"美丽九十九".多么睿智的店主!那欠失的一点,虽是遗憾,却更是动力. 莫言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平衡.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乒乓球运动员王皓.他拿过全运会金牌、世锦赛金牌……大小赛事的金牌他都揽过,惟缺一块奥运会金牌.零四年,他还是初出茅庐的小将,不敌经验丰富的老大哥王励勤,银牌;零八年,他过关斩将,杀到决赛,却意外失误,银牌;一二年伦敦奥运会,他已是国家队中的老人,最后一搏,可惜不敌新人,再次与金牌失之交臂.他的人生中一直有着这样的遗憾.  相似文献   

9.
举办第十二届全运会,将推进辽宁的区域综合水平快速发展,而在全运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星级饭店,也将在此背景下获得绝佳的发展良机.从“十二运”契机下辽宁省星级饭店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辽宁省星级饭店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并从多个方面提出辽宁省发展星级饭店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与上届相比,第11届全运会田径项目奖牌榜、金牌分布格局发生较大变化.除个别项目表现尚可,整体成绩不算理想,传统优势项目没有取得新的突破,与世界高水平国家差距仍然较大.本文试图通过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综合分析,以期为中国田径运动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实证研究等方法,以中国式摔跤进入全运会为视角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式摔跤规则完善、爱好者众多、赛事成熟等是中国式摔跤进入全运会的优势.摔柔类项目的冲击与缺少专业运动员是中国式摔跤进入全运会的弊端所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培养中国式摔跤市场、使其进入高校体育教学与培养中国式摔跤的专门人才是中国式摔跤能重返全运会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辽宁省体育产业的现状,对近三届全运会体育产业经济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并对十二届全运会背景下辽宁省体育产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展望: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加速沈阳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第十二届全运会的召开,势必会对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为辽宁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和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产生的效应主要包括举办地体育、社会、文化、自然环境、旅游和经济发展等。通过近三届全国农运会对举办地产生的赛事效应分析,认为南阳市应以全国农运会为契机,把群众体育的发展、农运会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办赛的重点;应以体育旅游开发为主题,打好体育旅游大旗,树立南阳旅游品牌,实现农运会效应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济南市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经济及社会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对全运会经济及社会效应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全运会效应具有很强的正负影响效果。全运会正效应具体表现为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负效应表现为虹吸效应、低谷效应和风险效应。应充分利用全运会的正效应,规避负效应。进而提出:为实现全运会经济社会效应最大化,应调整政府在全运会承办中的职能,推行全运会市场化运作;并给出实施第十一届全运会市场化运作的具体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与各类大型活动相配套的礼仪服务工作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活动举办的成功与否,第十一届全运会礼仪服务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个成功的大型活动礼仪组织培训模式,在培训目标、组织原则、运作流程、培训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要综合考量,统筹策划。首先,培训过程要贯彻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与素质拓展相结舍的原则。培训的内容则应该包括理论知识培训、基本礼仪培训和专业礼仪培训三个主要部分。其次,现场礼仪服务要做到准确无误,因为现场失误是无法补救的,完美无缺的现场服务依赖于高效科学的组织调度,前期严格苛刻的培训和反复彩排。本文结合作者亲身经历的全运会礼仪志愿者服务的培训和组织工作,尝试对构建大型活动礼仪服务的组织和培训模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形象的提升以及城市软环境的优化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一直是体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从大型体育赛事概念的界定切入,重点论述了大型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特征,并结合近三届全运会(九、十、十一)的研究结论,以GDP、产业结构、基础建设、旅游人数与收入和就业岗位等为参考变量,简要分析了第十二届全运会对沈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苏高校竞技体育格局及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省高校看,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以南京地区的总体实力最强,这与南京是省会城市,云集了众多院校和名牌老校密切相关。苏北地区以地处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为龙头,其竞技体育优势已保持多年。苏南地区以苏州大学为盟主,其霸主地位无以抗争。而大部分普通院校的竞技体育水平较低,并且差距在日益加大。从江苏“两个率先”的目标出发,江苏高校竞技体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全运会、世界大运会,甚至更高级别的赛事上,具有奥运争光的雄心;然后整合各校优势,并结合地域特点,逐步形成竞技体育的传统或特色;高校体育竞赛可分层次进行,并加强对高水平运动员学生的学籍管理。  相似文献   

18.
2012年9月,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天津召开,本文利用天津地区1951年-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大运会期间天津的天气气候特征,特别对温度、降水、风和相对湿度这些对运动会比较敏感的气象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一些运动项目给出了气象条件对运动项目的影响分析、建议和应对措施。分析结果表明,体育运动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