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4,(13):32-33
正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居然跟我说,她的同学很羡慕,希望可以当我们家的小孩,又自由又开心。我反问女儿:"你呢?如果有来生,你还要不要再当妈妈的孩子?"女儿调皮地扑向我,哈哈大笑说:"下辈子当然还要当妈妈的女儿啊!因为妈妈总是听我说而不是要我听妈妈的话。"你给出的爱,孩子了解吗?我想,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有些父母给出的爱却让孩子拒于千里之外呢?有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出自己想给的,而忘记聆听孩子真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孩子即将初中毕业了,要不要考重点高中呢?有这样一位父亲就曾面临过如此抉择。他就是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的校长,曾以创办“宏志班”而饮誉全国的李金海。他坦率地说:“我是想让女儿升重点高中,然后考大学。为了这个目标,我和所有的父母一样生气、着急、上火,逼她学习,不许她看电视,不许她弹琴,不许她玩。我还拉下脸来请家教给她补课,但是效果不好。由于学习不好,女儿自己很压抑,不爱唱了,不爱跳了,笑容也少了。那一段时间,全家都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烦躁,爱发脾气,矛盾也比以前多了……”经过慎重考虑,他们决定放弃考重点高中,转为报考一所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家长教育倡行者郑委在答《家庭》杂志记者问时说过:"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推给老人,这叫渎职。老人可以帮着养,育的事一定要靠父母自己。"他还说:"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了,但也太不会爱孩子了。会爱才是真正的爱,真爱需要学习……"郑委先生真切地道出了笔者急切想对年轻父母们说的话:"学会真正爱孩子吧"。一、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小时候不管我,现在管我有什么  相似文献   

4.
郑琳露 《科学教育》2004,10(6):61-62
爱孩子,是做父母的本能。从知道怀上女儿的那一刻起,我就发誓:要把最好的一切给予她,包括爱。对我来说,十月怀胎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从物质到精神,我无一不是无微不至照料着腹中的她。女儿降生后,再忙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乐在其中。但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我发现:女儿沐浴在我们的宠爱中,却舍不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给她卖的零食放满一抽屉,  相似文献   

5.
今年上半年在上海家庭教育研讨会结束后我有幸上了送陈一鸣先生、曹子方教授的专车,聆听了陈先生和曹教授对家庭教育的一席话。他们的话题围绕着“爱的教育”展开。陈先生说:“爱的培养就应从教育孩子爱周围的人、物开始。比如,从爱小动物开始。”他接着举例说:“女儿很小的时候,我曾买过一只小鸭子,然而,却被邻居的孩子无意中踩死了。她伤心极了,哭个不停。我想,怎么办呢?后来我对她说:‘给你买一只与这只一样的小  相似文献   

6.
今天,孩子几乎成了家庭的中心,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作为父母,自然非常热爱自己的孩子,但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冻着、饿着、累着,事无巨细都为孩子做到,一味溺爱,使孩子形成了任性无理或是胆小孤癖等不良人格,结果变爱成害。爱,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足以影响幼儿身心发展。随着孩子的日益长大,民主和睦的家属氛围是很重要的;对待孩子应该和蔼可亲,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不合理的要求应晓之以理后拒绝,必要时要施以挫折教育。记得女儿刚会爬的时候,床头放了一只彩色的玩具小鸭,女儿哭闹着朝小鸭伸着小手,我知道她想拿来玩,为了不造成她的过分依赖心理,于是我狠狠心,不帮她。女儿见我无动于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好比是植物需要土壤一样,爱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每个父母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如果仅凭着本能来爱孩子,父母很容易走入各种爱的误区,出现令人痛心的后果。在我们的周围,在爱的名义下,每天都在发生着太多爱不得法的失败案例。什么才是父母对孩子的真正的“爱”呢?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真正的爱,其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母亲和孩子的分离。”为人父母者要想成为合格的家长,首先要从学习正确的爱孩子开始,不断提高自己爱的能力,爱得科学,爱得理性,才能在爱的氛圈中培养起孩子独立健全的精神生命。本期“特别关注”编发牛琳同志的文章《做合格父母要科学、理智的爱孩子》,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广大家长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方冠晴 《小读者》2012,(11):4-5
家长和孩子容易出现关系紧张的地方,是孩子的学习状况。"我叫女儿用功学习,她却充耳不闻,我越逼,她考得越糟。怎么办呢?""我的孩子什么都好,也很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真令人头痛!"……怎么做,才能培养出一个衷心喜爱学习的孩子?这恐怕是父母们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怎么办     
女儿在幼儿园被男孩吻了怎么办? 我女儿今年才4岁,开朗可爱。她告诉我,她们班最淘气的一个男孩吻了她的眼睛和脸。我应该怎么说?怎么办? 答:受电视和各种媒介的影响,儿童接触"亲吻"这种爱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甚至有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很骄傲地告诉自己的父母:我有女朋友(男朋友)。但是,作为成人,我们必须要了解,孩子之间的这种"爱"或者"朋友"与我们成人世界中的意义并不一样。从一定意义上说,孩子之间只是借用这个词汇来表达彼此之间的喜爱而已。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父母爱和教育爱,但对父母来说,有两种不可取的、势必遭到失败的爱,这就是溺爱和粗暴的爱。首先谈谈父母爱中的溺爱。父母之爱是一种无私的,高尚的情感。他们把一切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可惜的是有些父母爱得不当,爱得过分。他们常常为自己的孩子每一言行击掌欢呼,笑逐颜开,但却从不考虑这是什么言行,会得到什么结果。常见有的父母在爷爷奶奶在场的情况下问孩子:“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给谁吃?”孩子答道:“给我吃。”对此有的父母并不介意,甚至还认为孩子“聪明”。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懂得在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  相似文献   

11.
吴瑾 《语文天地》2016,(6):74-75
有一根"魔杖",特有魔力,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爱学习、爱读书。这根"魔杖"是什么?谁能有幸被它点中?让笔者从身边的三个孩子说起,听听三位孩子父母的心声。一、课外阅读的有关案例以及反思小怡妈妈:上五年级后的语文成绩退步了,以前经常考优秀的,现在只能达到良好,作文分总扣许多,这可怎么办?暑期是否该让她参加写作班去了?莹莹妈妈:都说多看书写作好,我女儿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作文呢?我可是经常让她看《新日记起步》《金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幼儿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才宝贝"中国创始人刘慧琴女士,在天津举办育儿专题讲座。她指出,早教不仅要教孩子,家长的角色定位将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爱他,就给他最好的教育——很多年轻父母这样想。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适合您的孩子?父母如何  相似文献   

13.
青春期孩子的一个明显心理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逆反倾向,也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特征的出现,使得这个时期的孩子的行为取向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与成人(尤其是父母)形成对立、冲突。这时为父母者如果疏忽了教育或掌握不好教育的分寸,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一、处于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一般有三种表现 1.疏离案例1: 周女士是某电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很多人崇拜她,包括她亲爱的女儿。她对自己也很满意:敬业乐业,赢得荣誉和尊重:爱家庭爱孩子。女儿一直以妈妈为骄傲.在学校里属于出类拔萃一族。在未发现女儿的秘密之前。她觉得自己活得问心无愧了。然而有一日,她给女儿收拾房  相似文献   

14.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情感,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教育。父母的爱同食品一样,是孩子成长的“食粮”。父母的爱尤其母爱是孩子成长的必要社会条件。有研究表明,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一般发育缓慢、感情冷漠、心智落后,还易早年夭折。父母的爱也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孩子信其所亲,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挚爱,才会接受父母的教导。这正如马克思所言:“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父母应如何爱孩子呢?一、爱而…  相似文献   

15.
难道为了学钢琴,我和女儿亲密无间的母女情会变成一种敌对关系?我家有女六岁半,从她呱呱坠地那天起,我就像天下所有父母一样期待着她健康、聪明、活  相似文献   

16.
冷月儿 《家长》2013,(Z1):63
在陪伴孩子的路上,父母应时刻牢记,让孩子健康成长远比生活上的富足更为重要。那天晚上,女儿写完作业说要给同学小依打电话。我向来是不限制她打电话的,也非常赞同她多和同学交流,便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女儿蹦跳着去打电话,却是半晌不回。我非常好奇,这么小的孩子也能煲电话粥了?如果是,她们能聊些什么呢?我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报》记者陆小娅曾发现一个问题:女儿很聪明、活泼,但最不爱逛商店,每次带她去商店,她总是哭闹着死活不愿进去.这位母亲十分不能理解:商店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孩子应该喜欢才对,为什么孩子不愿意逛商场呢?后来她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原委.一次,女儿的鞋带散开了,她蹲下来,给女儿系好鞋带.当她蹲下来和她的孩子一样高的时候,她突然发现眼前一片腿的"森林",就是说站在孩子的那个高度根本看不到商品,看到的都是拥挤的、摆来摆去的人的两条腿,给她一种很不舒服的压抑感,她终于理解了孩子不愿意逛商场的原因.①  相似文献   

18.
今天,孩子几乎成了家庭的中心,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作为父母,自然非常热爱自己的孩子,但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冻着、饿着、累着,事无巨细都为孩子做到,一味溺爱,使孩子形成了任性无理或是胆小孤癖等不良人格,结果变爱成害。 爱,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足以影响幼儿身心发展。随着孩子的日益长大,民主和睦的家属氛围是很重要的;对待孩子应该和蔼可亲,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不合理的要求应晓之以理后拒绝,必要时要施以挫折教育。记得女儿刚会爬的时候,床头放了一只彩色的玩具小鸭,女儿哭闹着朝小鸭伸着小手,我知道她想拿来玩,为了…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在所有难以教育的孩子中,患有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孩子,恐怕是所有老师都避之不及的教育雷区——万一孩子出事怎么办?这样一个危险的孩子来到潘玉婷老师的班里。和大家一样,潘老师有过担心,有过躲避,但最终她选择了用爱守护,以师爱的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一步步走出抑郁,走向光明。长久的爱的投入,必将浇灌出奇迹之花。  相似文献   

20.
1 有限度的爱,不让孩子做"寄生虫" 女儿回到家就哭,妈妈还以为她受了什么欺负,仔细一问,原来是因为不会用剪刀剪圆被同学们笑话了.妈妈一听,不屑地说:"这算什么事?不就是不会用剪刀吗?一会儿我给你剪一百个不一样的圆你带到班上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