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学习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 勤奋=成功。对大量学生调查表明:许多极为勤奋的学生就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而导致成绩不佳的,用下列方法作指导,可使你的学习一举获得成功。且终身受益不尽。  相似文献   

2.
方法对勤奋和惜时的效果起着增进或抵消的作用,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学习成功。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更新加速,时代对中学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只凭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方式进行学习,肯定无法适应。在今天和明天的学习中,学习的成败绝不仅仅取决于勤奋、刻苦和耐力,也不单纯跟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更重要的是学习效率。效率从何而来?爱因斯坦的公式W=X+Y+Z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里。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Z代表不浪费时间,少说废话,Y代表方法。  相似文献   

3.
“学会学习”是每个学生必须具有的一项本领。爱因斯坦曾列出一个著名的成功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爱因斯坦把正确的方法作为成功的三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今天和明天的学习中,学习的成败决不仅取决于勤奋、刻苦、耐力,还取决于科学的学习方法,学法不科学往往事倍功半,即使使尽浑身解数,也只能在学海中苦苦挣扎,事倍功半,而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则会豁然开朗,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4.
正方法对勤奋和惜时的效果起着增进或抵消的作用,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学习成功。现代社会知识量剧增,更新加速,时代对中学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只凭"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方式进行学习,肯定无法适应。在今天和明天的学习中,学习的成败绝不仅仅取决于勤奋、刻苦和耐力,也不单纯跟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更重要的是学习效率。效率从何而  相似文献   

5.
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曾以过河需要船和桥比喻工作跟工作方法的关系。在此探讨的是学习语文的船和桥。“良好的方法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华的发挥。”(贝尔纳语)而下面两种看法是妨碍研究学习方法的。一曰:“学习无窍门,只要肯勤奋。”诚然“勤奋是成功的必由之路”,舍勤奋而希冀获得成功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但勤奋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正如一位教授说的,效果是效率与时间的乘积,效果是效率对时间的定积分。二曰:“只要成绩好,方法不足道。”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总结出一个他自己之所以成功的著名方程式,即成功一刻苦努力十方法正确十不说空话。这充分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上的成功或成就也一样,学习成功不仅要靠勤奋,而且也要靠有效的学习方法。英国教育家哈里·麦克多斯认为,在工作和学习潜力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致取决于如下因素:智力和特殊能力占50~60%;勤奋刻苦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占30~40%,机遇和环境因素占10~15%。由此可见,学习方法和技能对学习成败是多么重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  相似文献   

7.
张丁丹 《考试周刊》2007,(43):45-4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反映了中国部分家长、学生和老师心目中成功的外语学习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哪个或哪几个方面的因素。着重分析了兴趣、勤奋与外语学习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关系。并通过个案分析说明兴趣才是外语学习的成功要诀。  相似文献   

8.
成功等于智慧加勤奋和机遇,应当是无需争辩的。对于学习需要学生获得成功,同样需要有其成功的机遇。这机遇可以是学生自己"碰到"的,也可以是我们教师"施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获取成功的机遇应当与我们课堂的精彩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正>回顾科技史上创造奇迹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的成长和成功过程都闪耀着一个"勤"字。如爱因斯坦的成功经验是目标+方法+勤奋。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成功之道是"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由此可见,勤奋是成功之本,"五勤":勤学习、勤观察、勤思考、勤实践、勤创新是催化创造力的重要之举。1.勤学习知识是创造的基础,与创造力成正比关系。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越是博大精深,想象力越是丰富多彩,其创造力就  相似文献   

10.
陈正刚 《成才之路》2009,(27):12-12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而成功并非轻而易举,在成功的背后总是伴随着勤奋和创新。勤奋是成功的基础,而创新是勤奋基础上的灵感。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成功道路的难题。古人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荒”。翻开每个成功者的历史,哪一页都记载着勤奋和创新,回顾成功者走的历程,哪一步都留下了辛勤的汗水和泪水。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更新加速,也对中学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样化的学习要求,仅凭"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方式学习,是无法适应的.在今天和明天的学习中.学习的成败绝不紧紧取决于是否勤奋、刻苦、有耐力,也不单纯跟化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更主要的是要有学习效率.效率从何而来?爱因斯坦的公式"W=X+Y+Z"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里,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方法,Z代表惜时.其中,方法对勤奋和惜时的效果起着增加或抵消的作用,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学习的高效.  相似文献   

12.
中考体会     
说到学习体会,兴趣和勤奋是我多年来取得成功的两大法宝。我自小对学习兴趣特别浓厚,对问题喜欢追根问底,从已接受的知识中寻求自己未知的领域。学习方法也很重要。比如数学  相似文献   

13.
优良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持续的进步.要培养学生养成勤奋自学的好习惯,没有自学的能力,便没有学业的成功;要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好问、好辩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教学背景】今天我执教了国标版语文第七册第十五课《说勤奋》。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说明"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要让学生懂得勤奋是成功的基础这个道理。并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汗水的结晶     
任何成功都来之不易,立志容易成才难。成才之道漫长而艰苦,无论是从事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工等,谁想出成绩,都必须经过刻苦学习或付出体力劳动。从来没有不费力气,便唾手可得的成功。也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下面是一份勤奋的记录,它是汗水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成功篇     
材料1勤奋[金点子]勤能补拙。成功人士并不一定都有很高的天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成功的,勤奋是他们成功的捷径。在当今社会中,优胜劣汰是生存的法则,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发展中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果说“天才出于勤奋”的话,那么兴趣应是勤奋的动力.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一个学生对某学科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18.
探讨学习方法的问题已不再是什么新课题了。古今中外有不少名人对此发表过高见,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才来自勤奋”,以及爱因斯坦的“成功=勤奋+实干+灵感”等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今天,我在这里,不准备讲什么大道理,只就自己和同学们在学习上遇到的一些问题粗浅的谈一下,以便大家共同学习,相互提高,也免得有在名人面前搬门弄斧之嫌。  相似文献   

19.
刘永英 《成才之路》2011,(10):53-53
在地理高考复习过程中,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是成功的保证,勤奋与技巧、苦学与巧学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高效的学习过程。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复习呢?  相似文献   

20.
学精于勤     
勤奋是成功的基石,是成功的秘诀,勤能使人变聪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越是聪明的人越勤奋,越勤奋越会变得更聪明,形成良好的循环,学业必会有所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