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将对明代吕坤的女子德教著作《闺范》作如下的研究分析:首先对吕坤和《闺范》作个概述;其次讲《闺范》流行于那个时代的原因;再次是对《闺范》里主要的女子德教思想进行剖析;最后说吕坤《闺范》里的一些主张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萍 《兰台世界》2014,(3):18-19
吕坤是明代中后期的大思想家,他的一生都践行着他以德养生的思想。或者说以德养生思想,正是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提炼出来的精粹。这些都被他写入了《呻吟语·养生》中,对后代养生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吕坤是明代中后期的大思想家,他的一生都践行着他以德养生的思想。或者说以德养生思想,正是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提炼出来的精粹。这些都被他写入了《呻吟语·养生》中,对后代养生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以公布清代档案史料为主,并适当发表一些明代档案以及有关文书档案的插图、名词解释和介绍、研究文章。档案史料按专题选编,均加标题、标点并加编者按语。每辑十五万字左右。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中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5.
通俗文艺编辑凌濛初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他是明末有名的通俗小说家和通俗文艺编辑。他青壮年时期,在仕途、文场都不得意,便专心于刻书,编辑通俗读物。他18岁时补廪膳生。24岁时评《东坡禅喜集》,天启元年(1621)刻成《东坡山谷禅喜集》。48岁时编撰《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年,崇祯元年(1628)刻成。53岁时,编撰成《二刻拍案惊奇》。崇祯七年(1634)55岁时授上海县丞,从此步入仕途,专心做官,没有再做编辑工作,也没有什么创作。在上海做了8年官,63岁时擢徐州通判。第二年入何腾蛟幕。他仇视农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档案馆,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开放历史档案的决定,自1980年增设编辑部以后,档案史料的编辑工作正在积极开展。 从1979年开始,我馆与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作编辑的《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约五十万字),即将在《东北文史丛书》中专集发行。《明代档案汇编》(明代兵部、辽东都司、山东都司档案)和《忠义军抗俄斗争档案史料》(以上两专题共约一百万字)的编辑工作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儿歌(童谣)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列子·仲尼>记载:"立我烝民,莫不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这首童谣据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童谣.<古今事物考>说:"<列子>曰:‘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谣之起,自尧时然也.""有人认为<列子>这本书不一定可靠,只承认<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才是真正最早的童谣.即使如此,童谣也有了近3000年的历史[1]3.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童谣由于缺乏专人搜集和整理而不得不自生自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直到明清时期,中国搜集整理童谣的工作才开始零星地开展起来,吕坤收集整理的<演小儿语>、清代郑旭旦编辑的<天籁集>以及清人悟痴生编选的<广天籁集>等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8.
将多种内容和形式不同的书,加以编辑或整理,成为一部书,并另取一个书名的就叫丛书。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南宋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俞鼎孙、俞经弟兄二人所辑的《儒学警悟》。他们搜集了《石林燕语辨》、《演繁露》、《嬾真子录》、《扪虱新语》(上下),《萤雪集说》和《考古编》七部书编辑而成。但这部书流传很少,清代光绪年间才发现明抄本,至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才由陶湘刊行。在这部书未发现以前,考证丛书源流的都以宋咸淳癸酉(公元1273年)左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林语堂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最近,由林太乙编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了《语堂幽默文选》(上下册)和《语堂文选》(上下编)。《语堂幽默文选》收入林语堂先生独具特色的小品文;《语堂文选》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图书馆藏《毅庵奏议》纸背文献之一为明万历四年(1576)山东布政司官吏考语册.据此发现,明代定期对布政司考察时,被考察人包括该区域内当年在任及离任的所有官吏.明代考察所用考语文书,包括被考核人、考核人、考语、考核等次等多项内容,各地官吏考语由布政司统一填注,完成考语书写并提交的时间为年终.明后期考语失实的现象虽有体...  相似文献   

11.
王顺 《历史档案》2023,(1):123-132
<正>明代浙江按察使是“首省”浙江的司法长官与监察长官,迄今对这一群体任职人数统计尚有参差。记载明代浙江按察使人员名单的资料主要有(康熙)《浙江通志》卷22《职官》(以下简称《职官表》),以及张德信《明代职官年表》第四册《提刑按察使年表》(以下简称《年表》)。前者收录158人,((1))后者则载143人。本文即以《年表》与《职官表》互勘,试重新审订明代浙江按察使这一重要职官群体,冀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佐。  相似文献   

12.
“做出版行业的人,应该看一下《天才捕手》,瞧瞧珀金斯是怎么做编辑的.”影评人韩浩月看完引进片《天才捕手》后这样说. 美国资深编辑人威廉斯认为,出版社图书编辑同时要扮演3种角色,即:狩猎者(睁大双眼搜寻好作品)、魔术师(能化平凡为神奇)、双面人(面对作者时代表出版社,面对出版社时代表作者).《天才捕手》中的资深图书编辑珀金斯确实做到了这些.  相似文献   

13.
明代《南京户部志》在明代官修国家机构衙门志书编纂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所知仅存两部,一部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一部藏于日本尊经阁文库。对两部《南京户部志》进行仔细比对、辨别,可以知道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南京户部志》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初刻本的一个残缺本,而尊经阁文库所藏《南京户部志》是在嘉靖二十九年之后经过10次续修增补的崇祯十年(1637年)左右的另一部《南京户部志》。这两部《南京户部志》的存在,充分证明了清修《明史·艺文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的明代《南京户部志》有关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南朝刘义庆著《世说新语》,以其卓越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续作、仿作者历代不绝。降至明代,继何良俊《语林》、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焦 《玉堂丛语》等著述后,又问世了专记清言俊语的《舌华录》,其作者便是生活于晚明的江南曹臣。  曹臣,字荩之,改字野臣,号文几山人。徽州歙县(今属安徽黄山市辖)人,出生于一个祖上“多以资雄”1的商人之家,时在明万历十一年(1583)。据方志记载,文几山实有其地,位于歙城西鄙30里处(康熙《徽州府志》卷二“歙山川”),因正德九年(1514)进士乡贤郑佐(官至参政)“建台其上…  相似文献   

15.
曾慥编辑《类说》《类说》是一部小说摘录的笔记。它是唐代魏征的《群书治要》、唐代马总的《意林》以后一部重要小说笔记,是宋代曾慥编辑的。曾慥,宋高宗时诗人,字端伯,晋江(今属福建)人,曾历任仓部员外郎,江西转运判官,知虔州、荆门、庐州。绍兴二十五年(1155),为右文  相似文献   

16.
烸铂 《档案天地》2014,(3):35-39,48
正盖叫天(1888—1970)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张英杰,号燕南,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幼入天津隆庆利科班,习武生,后改习老生。倒嗓后仍演武生。长期在上海一带演出。宗法李春来而有所发展。勤学苦练,虽曾断臂折腿而坚持不懈。演剧以短打武生为主,注重造型美,讲究表演人物神情气质,武戏文唱,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盖派"。以演《武松》(包括《打虎》、《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等)、《三岔口》、《一箭仇》等剧著名,时  相似文献   

17.
明代冯梦龙编辑的《广笑府》是一本笑话集.该书中笑话的喜剧性源于书中人物的虚伪性、与正常人情事理的严重矛盾以及其笨拙的言行和天真的思想.《广笑府》集中反映了明代中晚期的文学浪漫思潮,以一种不同于正统诗文的另类形式折射出中国文化精神主张“真善美”、追求生命灵动、主张灵活变通这一基本倾向,也折射出中国人乐观幽默的性格.  相似文献   

18.
研读江泽民关于编辑工作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我国人民带人21世纪的时候,作为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对新闻出版事业给予了极大关怀。他的编辑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讲话之中,其时代特征尤为突出。1996年1月2日的《江泽民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下称《接见讲话》)、1996年9月26日的《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下称《视察讲话》)。可以视为他的编辑理论的专论。江泽民的编辑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的编辑思想和邓小平的编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编辑”和“著作”概念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几年探讨编辑概念时,曾参考西方各种辞书的有关解释,把“编辑”一词的涵义概括为“为出版准备稿件”。“准备”是个模糊语,为了能说明现代图书编辑工作的起点和终点,所以又提出了一个内容较详尽的解义方案(见拙文《关于图书编辑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载《出版发行研究》1987年2期)。现在看来,两种释义都有局限性,因为编辑工作已远远超出图书和出版物的范围,最好能找到一种可以涵盖古今各种类型的编辑工作的释义,这就需要探讨古今编辑概念的演变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20.
戴文葆(1923~2008)先生从15岁起便开始接触报纸编辑业务,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华书局、文物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工作,编辑、出版了大量哲学、社会科学书籍,如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高名凯的《语言与思维》、陈登原的《国史旧闻》等.他还参加了《世界知识年鉴》的设计与定稿,协助范长江编辑了《韬奋文集》,为吴晗整理了约三百万字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改编和校勘了《谭嗣同全集》 (增订本),编辑了《严复集》等.戴文葆自早年踏人编辑这个领域,其后便将自己一生所有的才智、心血、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编辑这个传播人类文明、传承文化的事业中,并自始至终以自己是一名编辑而骄傲和自豪.桂晓风先生在《怀念戴文葆同志》一文中说:"戴文葆先生在许多讲话和文章中,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都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编辑,认为当编辑是人生有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