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一些人认为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已经过时,所以在现行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只讲资本积累理论,不讲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有些人主观上认为这样做好像是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但事实上只讲资本积累理论,不讲作为资本积累源泉的无产阶级贫困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割裂.二是讲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理论,但把这一理论讲解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根本不存在了,只存在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这种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讲解,犯了马克思所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意义上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无产阶级的本质规定.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无产阶级没有资本,不占有生产资料,是一无所有的劳动力,其本质规定就是绝对贫困,无产者只有通过出售劳动力才能谋生,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能力表示绝对贫困,即物的财富的被全部剥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从经济基础中揭示了无产阶级的本质规定,这一本质规定告知我们,资本主义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民主,只能是资本的民主.资本与劳动经济利益上的对立,决定了二者在政治上没有共同的民主.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问题的讨论中,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往往都以列宁几篇直接出现“贫困化”字样文章中的某些论断,作为理论根据。我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很容易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容易把列宁关于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理论(以下简称马恩贫困理论)割裂开来,从而忽视对某些马恩已经解决、而列宁没有再作专门论述的重要观点的研究与推进;二是不利于从总体上和发展中把握列宁关于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思想。近年来学术界流行的断言列宁认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只是“有时出现的现象”的观点,在一  相似文献   

4.
目前,经济学界围绕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问题,正展开一场热烈的讨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不存在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规律,众说纷纭。对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看法。笔者愿意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以便得到各方指教。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中到底是否包含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规律的思想,大多数同志持肯定态度,但是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实际,有些同志认为马克思这一经济思想与现实不尽一致,所以又主张取消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这一提法,或者只提贫困化规律,不加“相对”或“绝对”这些限制词。究竟应该怎  相似文献   

6.
(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根源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包括无产阶级贫困化根源的揭露和分析。早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写道:“在社会底前进状态中劳动者底没落和贫困化是他的劳动和他生产的财富底产物。所以贫困是从现在的劳动本身底本质里  相似文献   

7.
怎样理解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赵汇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据我所知,在这个问题上,国外学术界主要有五种观点:(1)认为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最大的谬误并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危...  相似文献   

8.
<正>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经济根源,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个理论,过去常常被误解,常常被限制在条条框框里不能随历史条件的变迁而正确地理解。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这是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出发点)“在实现中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有所变化”,但我们过去常常是闭眼不看“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死板板地进行解释,以致歪曲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对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有很大的争议。有的认为无产阶级贫困化规律包括相对贫困化规律与绝对贫困化规律;有的认为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规律,绝对贫困化不是规律;有的认为无产阶级贫困化规律不应再区分相对贫困化与绝对贫困化;有的认为无产阶级贫困化不存以绝对与相对的问题,应区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蕴含有丰富的反贫困思想元素,标志着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形成和完善。在这一巨著中,马克思考察人类贫困的历史和具体的事实,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贫困化现象,从贫困认知、贫困批判、贫困抗议、贫困消解、贫困终结等多方面探索人类贫困问题,构建起反贫困的思想观念和方法论体系。《资本论》的反贫困,既是制度的反贫困,又是实践的反贫困;既是绝对的反贫困,又是相对的反贫困;既是物质性的反贫困,又是非物质性的反贫困;既是历史的反贫困,又是现实的反贫困;既是生存的反贫困,又是道德的反贫困。由此形成的反贫困理论,在理路构思、规律揭示、内容界定、逻辑展开、价值诉求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辩证思维特质。  相似文献   

1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特别是绝对贫困化的理论?国内外学者发表过许多不同意见。去年以来,学术界一些同志陆续发表文章,提出绝对贫困化是“有时出现的现象”,读后颇受启发。但也感到此说在理论和实际上的依据不甚充分。下面,谈谈我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不成熟意见。不妥之处,愿闻明教。 (一) 列宁关于“工人的贫困化是绝对的”这一论断是普遍原理  相似文献   

12.
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但自它产生以来,就受到各种歪曲和误读,由此导致一些人对其产生怀疑或否定。事实上,马克思的贫困化理论有着严谨的科学依据和丰富的内容,恩格斯、考茨基、列宁等人都对它有所阐发。我们结合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通过对这一理论发展历史的考察,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贫困化理论仍然是正确的,在当今世界,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日益贫困的真正原因,指明了广大劳动群众的贫困和被剥削的屈辱地位是激发他们起来进行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的一个根本因素。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在讲这一课时,必须密切联系当前资本主义的现实和同学的思想实际。当前不少同学由于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上的真实状况和当前资本主义国家整个工人阶级的实际情况了解很少,又不能很好地历史地看待问题,往往简单地把我国人民目前的生活水平同当前发达的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分配关系的研究。本文认为:剩余价值率是马克思研究分配关系的起点和伏笔;工资理论重点研究工人阶级内部的分配;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则研究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在物质利益上的深刻对立;剩余价值分割理论说明了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集团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掠夺。  相似文献   

15.
在无产阶级贫困化形式讨论中,存在一种脱离实际的倾向,有人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一定历史时期说的某些话,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这势必会阻碍理论的发展。根据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必须研究新情况,对无产阶级贫困化形式进行新的探索,使之符合实际,成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16.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规律,是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同无产阶级革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列宁一贯坚持在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时,要阐明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基本观点。他说:“我们全世界的共产党人,维护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利益……决不能借口少数工人……挣钱很多,就放弃共产主义”。(《列宁全集》第29卷第11——12页)当前,正确看  相似文献   

17.
无产阶级的贫困不仅成为推动马克恩思想转变和理论研究转向的重要诱因,而且成为贯穿其全部理论和革命活动的焦点问题.马克思没有停留在从物质生活维度揭示无产阶级所直接遭遇的物质生活和生产资料的贫困,更是从劳动机会、教育机会维度揭示无产阶级所遭遇的更深层次、更为全面的贫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全方位揭示,为深度透视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阐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积累的扩大、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业后备军的形成和增加,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不仅必然日益相对地下降,而且必然日益绝对地恶化,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革命终将胜利的客观规律。因此,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就成为工人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两部分:一、无产阶级的贫困及贫困增长;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根源。第二部份将在下期发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不仅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也为无产阶级摆脱贫困指明了道路。当前我国反贫困实践中,出现了诸如贫困人口分散化、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为此,在我国今后的反贫困实践中,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为指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和健全社会制度,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贫困人口收入的增加,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