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83):18-19
汉语歇后语是中国民俗文化特有的一部分,活泼生动而又不乏幽默和机智,为人们所喜闻乐道。深入学习研究汉语歇后语的内涵和翻译方法,对汉英语言的互译和跨文化交际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本文从歇后语的内涵、汉语歇后语翻译的意义及翻译的方法三个方面探索如何把汉语的歇后语翻译成英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郝福合 《文教资料》2008,(27):39-41
本文探讨了在翻译汉语作品中出现的歇后语时应采取的不同策略.歇后语文化内涵丰富,民族特性鲜明,直译和意译在具体实践中皆有其局限,成功的翻译有赖于译者的英文素养和翻译功力.文章提出直译优先,意译为辅的基本原则,以保留源语韵味,传达汉语文化.  相似文献   

3.
歇后语是汉语习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结构形式,英语中没有与之完全相对应的表达法。本文从歇后语的结构形式,分类和文化内涵对歇后语进行理解,进而探讨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歇后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而汉语习语中的歇后语更是汉民族文化独有的表达方式,英语中没有之完全相对应的表达法。因此,歇后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在汉译英中便形成了交际空白(COMMUNICATIVE BLANKS)。本文旨在人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角度去揭示歇后语的文化特色以及英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而探讨歇后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歇后语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表达方法.歇后语因其独特的句法结构和极具民族文化特色在翻译实践中备受争议.本文将从语言结构和民族文化两方面对歇后语进行分析,提出歇后语的翻译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相似文献   

6.
汉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提炼的语言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在交流中使用歇后语能使交流幽默生动、委婉明了。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解读三类汉语歇后语—谐音歇后语、双关歇后语、省略歇后语,直译、意译和套用习语以及意译加注是比较实用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歇后语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语体,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文化内涵对译者构成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歇后语的语言特点,并尝试运用关联翻译理论来探讨歇后语的英译技巧。  相似文献   

8.
张激波 《文教资料》2011,(22):30-31
汉语歇后语是中华民族语言,思想和传统的集中反映。本文从语用学角度,以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对歇后语做出了较为全面的综观分析,旨在清楚地认识歇后语和语境的关系,挖掘歇后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歇后语是语言与文化的结晶,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构成形式的特殊性,歇后语的英译一直是翻译界的一大难题。本文对歇后语的特点和分类进行了探究,从译者素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类别的歇后语的英译策略,以期对后续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张雪 《英语广场》2012,(3):27-28
汉语歇后语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独有的语言现象。它结构简短、形象生动、寓意丰富,具有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特点。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运用礼貌原则对汉语歇后语进行分析,旨在为人们更好地了解歇后语文化提供语用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歇后语是汉民族的独特语言形式,其结构独特,又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柯尼耶和特纳所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通过四个空间网络模式和三个运作方式模拟了语言解读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活动以及动态推理过程,对语言的解读均有一定的普适性。把汉语歇后语纳入概念整合框架中来分析,阐释其构成机制和意义构建,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对歇后语的解读有极强的阐释力,并为歇后语这一汉语独有的语言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汉语歇后语是典型的国俗词语,其结构独特,又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翻译时需要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这无疑成了歇后语翻译的一大难题。在《红楼梦》英译中,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两英译本,虽然对于歇后语的翻译有所差别,但他们皆能根据翻译目的,采取灵活变通的手法,达到各自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图式是已知事物和信息储存于大脑中的背景知识,文化图式是关于不同文化的背景知识。歇后语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语体,从歇后语的本质和英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探讨歇后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习语是人们长期使用的一些独特的固定短语和短句.是语言的精华,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汉语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本文探讨了汉语习语在英译中为保证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歇后语是具有鲜明汉语民族文化特色的惯用语。长久以来,对汉语歇后语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其语言本体修辞特征和认知理论解读等层面。通过整合模因论和顺应论,得出新的模因-顺应论框架,以此对汉语歇后语进行新的解读,分析其中广泛存在的文化模因和顺应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一、《汉语歇后语小词典》 欧阳若修 编著本书为语言文学工具书.前言中对歇后语的历史渊源及其构成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条目正文,共有三千余条,对每条歇后语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对难懂的字、词加有注释;指明歇后语的含义和用法;对有出处的歇后语加以引述;有的歇后语除解释外,附有例句;歇后语中容易读错、写错、解错的字、词,以〔辨误〕标出.叶圣陶同志为书名题了字.  相似文献   

17.
成语、谚语和歇后语都是常见的习语.是汉语语言文化中的精华与瑰宝,甚至是世界语言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若要将其准确无误地翻译给世界人民研读学习.需讲求一些方法。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习语的文化内涵,归纳了直译、意译、套译等汉语习语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英式歇后语Tom Swifty与歇后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歇后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双关幽默,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语言表达方式:Tom Swifty.两者在语法结构、语义建构方式等方面有很多类似之处,有很多相同的特性.因此,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其翻译为"英式歇后语".比较两者,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自然语言的共性.英语中没有与汉语歇后语完全对应的语言形式,"英语歇后语"的提法是不严谨的.  相似文献   

19.
语汇研究与汉语的民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远流长的汉语语汇(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是汉语百花园中的奇葩.汉语语汇不仅种类齐全,各类语汇的数量繁多,其内涵也极其丰富,这与汉语单音节语素组词造句的灵活性有直接的关系,汉语语汇的研究与汉语的民族特征密切相关.汉语语汇的丰富性、整体性、形象性特点都与汉语自身的结构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20.
汉语歇后语是汉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和独有的表达方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因此,它的翻译策略也就成了探讨的焦点。本文主要讨论了歇后语的特点、分类及其五种翻译方法:直译法、解释法、套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注释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