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讲“反证法”这一课之前,我给学生讲一个故事: 传说,古代有个迷信神的国家,神是最高的审判长。死囚在处决之前要请神作最后的裁决。办法是:在两张小纸片上分别写上“活”字和“死”字,由典狱官让死囚来抽,如果抽到“活”字就可得到赦免。一次,一个死囚将被处决,他的仇人为了不让他得到赦免的机会,就买通典狱官,把两张纸片都写上了“死”字,仇人以为这下他死定了。凑巧,死囚的一个朋友知道了这诡计,就告诉了死囚。死囚沉思片刻,高  相似文献   

2.
相传古代有一个小国对死囚在临刑前都要让他抽一次“生死签”,即在两张小纸片上分别写上“生”与“死”两个字,由执刑官监督,如果抽到“死”字的签,就当场处死;如果抽到“生”字的签,就当众赦免.  相似文献   

3.
相传古代有一个小国对死囚在临刑前都要让他抽一次“生死 签”,即在两张小纸片上分别写上“生”与“死”两个字,由执刑官监 督,如果抽到“死”字的签,就当场处死;如果抽到“生”字的签,就当 众赦免. 有一名大臣由于不满国王的残暴统治而触怒 了国王,国王决定处死这名大臣.为了不给这名大 臣有半点生的机会,他让手下人把“生死签”的两 张纸上都写上“死”字.狠毒的国王满以为这个大 臣必然“死定了”.在他看来这位大臣的“死”已经 成了“必然事件”. 然而聪明的大臣知道国王对他恨之入骨,必将千方百计地置 他于死地.因为国王的阴险毒辣…  相似文献   

4.
巧用“数”字赋诗,能传神、表情、达意,这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累见不鲜。然而,诗人用数,各有巧妙。如: (一) 纪晓岚的“一”字诗: 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这首七绝,句句用数,一数复用,通串全篇,画活了江景,写活了人物。诗中十个“一”字,读来不  相似文献   

5.
小芳拿着张老师刚刚发下来的作文簿打开一看,老师写的批语是:“文章写得不具体。”小芳嘟噜着嘴不高兴地对张老师说:“这篇作文我写了五百多字,还说不具体!”张老师笑着说:“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字数多’不等于写得具体。请看下面这两个句子。”  相似文献   

6.
每月思考     
一、吕叔湘问字有一次,吕叔湘应邀参加一个教学经验交流会,听一位特级教师发言,很生动,便低声问旁边的张志公:“这位是谁?”张志公在一张纸片上写了“刘朏朏”三个字。吕叔湘看后琢磨了一下,指着“朏”字问张:“这是什么字?怎么念?”张志公说:“人家都叫她刘朏朏(fēifēi)。”吕叔湘和张志公都是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  相似文献   

7.
游戏准备: 1.裁剪9张硬纸片,4张写“劳”字,5张写“动”字。2.在场地的一边画条起点线,参加游戏的9名同学排成一列横队站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听到老师夸奖某某同学的作文写得“活”.什么叫“活”呢?作家杨朔说:使人看到这个字,就在脑子里唤起一种动作、一种  相似文献   

9.
郑宇 《山东教育》2000,(31):11-12
小刚在张老师指导下学习拼音,他写字相当快但是非常潦草。他的主要缺点就是:不能把 d和 a字的缺口处连起来,于是 d看起来像 cl; a字看起来则像 u字,张老师认为有必要帮助他。   有一天,张老师将批改好的作业给他。在作业上,张老师将其中一个 a字圈出来。并对他说:“小刚,这个字是你在作业中写得最好的 a字。你写的其他 a字仍然有一点像 u。张老师想,你是知道 a与 d这两个字都不可以有缺口的。”从此以后,每逢张老师看到小刚的作业簿上的 a或 d字时,只要他写得好一点张老师就把它圈出来,并且在旁边注上“好”。经过 3星期之后…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在稿纸上写作,爱用每页300字或360字的稿纸,面对稿纸上密密麻麻的方格子,感觉很新奇.写满一张纸后,我感觉这页纸活了,好像它在森林里睡了几十年的觉,这些字在它脸上爬,它由于发痒而醒过来. 我相信字有灵,这些字在稿纸上相遇,互致你好,问你从哪里来?来这里多久了?我已经看到它们彬彬有礼,所以我尽量把字写得好看些,让它们见面时能够互相欣赏.字之貌,不一定长得都像王羲之、赵孟頫,也不必都像电影明星.我喜欢“露水”“月亮”“鲜花”“虫子”“鸟”和“鱼”这些汉字,写到它们就想到它们,后来我干脆以它们为创作内容,这样就有机会多写到它们.我觉得我写的字也愿意被我写出来,它们像外边的人来到有林木阴凉的花园逛一逛.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我们到宋家庄单班小学去听课。走进教窒,就看见黑板旁边贴着两张白纸,上面写着“谁会”“对吗”和1至20的数字。起初,我们不明白这是做什么用的。上课了。一年级由小助手领着同学们在黑板上写生字。只见一个小助手左手举起一张“角”的生字卡片给大家看了一下,右手拿着—根指示棒,不慌不忙地对准第一张白纸上的“谁会”一点。这时,下面就举起了十几只小手。小助手又用指示棒对准数字“9”一指,一个同学就上来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角”字。写好后就回到座位。小助  相似文献   

12.
买猪千口     
从前,有个县官写字很潦草。这天他要请客,便写了一张字条叫差役买猪舌。谁知,“舌”字写得太长,分得太开,差役认为叫他买猪“千  相似文献   

13.
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写说明文的关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比如《活板》一文中,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个“活”字,将“活板印刷”和“雕板印刷”区别开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好说明文呢?  相似文献   

14.
时文选读     
〔原文〕两个字写活了一个人武汉石裕佑影片《总统行动》中的国民党起义将领李梓良是国产片中一个新的银幕形象。说它新,就在于影片以浓郁的笔墨正面描绘了国民党高级将领起义的心理历程,并侧面表现了解放战争复杂尖锐的历史进程和人心走向。看完影片,感到李梓良被“写”活了。追其奥秘,编导在两个字上用了心。一个“骄”,一个“疑”。骄、疑两字唯妙唯肖,恰到好处揭示了李梓良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性格的表象和内心冲突。作为国民党精锐部队的统帅蒋介石的爱将李梓良“骄”有源。“骄”是其地位、经历、性格的凝聚。由于“骄”,李对起义行为的解  相似文献   

15.
薯片魔力卡     
这天大奇买了一包薯片,撕开袋子首先看到了里面的卡片。咦,这张卡片好奇怪,上面没有卡通人物,只写了五个字:“薯片魔力卡”!翻过来,卡片背面用金色小字写着说明——恭喜,你摸中了“薯片魔力卡”!这张卡片具有神秘的魔力,可以满足你三个愿望!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     
生命的价值一天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作文题 :生命的价值。同桌小鲁的爸爸是一个卖海鲜的个体户 ,于是小鲁写到 :爸爸说 :“活虾可卖 1 0 0元一斤 ,而死虾只能卖 6 0元一斤 ;活鱼可卖 8元一斤 ,而死鱼只能卖 2元一斤 ;活蟹可卖 50元一斤 ,而死蟹只能扔进垃圾桶。”由此可见 ,生命是多么宝贵 !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双人床上课了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床”字 ,问学生 :“这个字怎么读 ?”学生回答道 :“这个字读‘床’。”老师又写了一个“麻”字 ,问 :“这是个什么字 ?”学生齐声回答 :“这是‘双人床’ !”按小时收费老师 :你近来老是…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我练毛笔字。当时,我总是用一些废报纸来练。一次,父亲的一位朋友来我家中,看见我正在一张褶皱了的报纸上练着字。他看了看,然后笑笑对我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随即他提笔写了个“逼”字。我当时听着,只觉得不可理解。蓦然回首,才知道其意蕴深刻,才知那是让自己惜纸逼迫自己写好字。红尘岁月,如匆匆流水,不觉将渐渐步入青年,而自己总觉得少有长进,遗憾颇多。想来正是因为以前常感觉来日方长,依赖了一张又一张的人生草稿,不懂珍惜,不肯抓住最有利的时光扎扎实实写好每一个字。还记得有这样一…  相似文献   

18.
在语教学上,我历来主张“实、新、活”,是“实、新、活”派。“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要认认真真的完成”.此其实也;语教学,观念要更新、内容要求新,方法要创新,此其新也;教法活、学法活、教学联系实际活、联系生活活.此其活也。“实、新、活”是语教学的精髓,做到这三个字,语教师受欢迎,语受欢迎。  相似文献   

19.
这样"钻"     
[案例]语文课上,我们正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这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突然,一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写得好,因为它把小草写活了。”听了该生的发言,我习惯性地问了一句:为什么说一个‘钻’字就把小草写活了?钻’还可以用哪些字来代替?”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发言:生1:长。生2:冒。生3:顶。……我又习惯性地问了一句“:作者为什么用‘钻’,而不用‘长‘’冒’‘顶’等其他的字?”(学生沉思片刻)生1:用上“钻”字,就是把小草当作人来写,把小草写活了。生2:可我觉得用上“冒“”顶”,也是…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写”,哪怕只是写篇一百来字的日记,你是否也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半小时才挤出一块“豆腐干”?可是张蒙蒙“一天不写,手就痒痒”,她从9岁起到现在已出版4本共60多万字的日记了!你也想像她那样对写作产生“热烈而持久的爱”,化“痛苦”为快乐吗?那就请读一读张蒙蒙日记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