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马双迪 《成才之路》2014,(24):80-80
正一、名词情景设计学会了画单一的物体(在本节里用"物体"这个词来统指人物、动物和东西)的简笔画后,切记在图下面的名词前加上一个不定冠词"a"或"an",以说明其单数的慨念。讲解名词复数概念时,在该物体旁可画上几个相同的物体,表示复数概念,并在名词的词尾加上-s/-es(这时应向学生讲解一些名词复数的词尾变化的知识)。例如:  相似文献   

2.
“空白”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空着 ,没有填满或没有被利用的部分”。在一幅画中 ,当绘制了形和物 ,即创造了正面空间时 ,剩余的部分就是反面空间 ,反面空间即是空白。在中国画中 ,空白是指没有画的白纸部分。在绘制过程中 ,常常留有大大小小的空白而不画形象 ,与西方绘画的“无处不画”形成鲜明对比。其实大家都知道 ,我们眼前的世界是不存在“空白”的 ,处处都存在或远或近的物体。笔者曾听到这么一个笑谈 :有人说 ,中国的画家都很懒 ,画山只画半截 ,空出好多地方不画 ,没有人家西洋画家勤快。一听就是外行之言。那么 ,中国画为什…  相似文献   

3.
<正>在观察物体时,我们要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如果想象有困难,可以找一些模型来拼一拼,摆一摆,然后再画一画,这样有利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例1:用几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如图1,从右面看如图2。请你想一想,搭这样一个物体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构成画面的一些基本要素上去剖析儿童画,可以总结和思索出一些儿童绘画的基本规律,探寻到儿童绘画时的某种心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探述: 一、线条 线条是儿童画面中最基本的成分,是对事物的高度抽象概括。由于儿童的控制系统还不成热,画出的线条飘忽不定,扭曲成锯齿状,也难于画出物体的准确位置,但能够暗示出所要表现的物体。他们往往任意涂抹,在画中充满了直线、曲线、斜线和不规则的圆线,线条横七竖八,难于拼接。分析起来,也许是因为这些欲准而又准的线充斥画面(这种线成年人很难画出),才使儿童画以独特、天真、雅拙的风格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画受力图是解决静力学平衡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学好静力学的关键,须准确无误,否则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画受力图时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独画出物体的分离体图时,随意改变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如图1所示把放在光滑斜面上的小车的受力图画成了图1中b、c所示.  相似文献   

6.
"认识分数"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其难点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都有一个或几个物体.受物体个数的千扰,学生往往容易把物体的个数与平均分成的份数混淆.  相似文献   

7.
默画的作用     
教师先出示一张较大的范画,并在黑板上范画一次,让幼儿仔细观察;同时对他们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出物体的基本特征。然后拿掉范画,擦去黑板上的画,要求幼儿把刚才看到过的画再画在自己的画纸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默画。默画最初只能限于画较简单的物体。  相似文献   

8.
在中考中,作图题是必考的内容之一,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的基础,解答作图题的规律.①要审清题目,不要在图示中多画没有要求的力;②要注意标度和单位.若题目中已知是质量,必须先计算出重力;③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重力作用点应在物体的重心上(均匀物体画在几何中心上);④压力方向必须与受力面垂直;⑤物体受力时要注意对"静止"或"匀速"等关键字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超重和失重是两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能灵活地运用超重和失重的相关知识处理有关问题,可使一些问题得到简化.一、研究对象为个体在近地面处,如果物体向上做加速运动或向下做减速运动,即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或向上的加速度分量,设为a上,此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物体的“视重”G'=m(g+a上);如果物体向下做加速运动或向上做减速运动,即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或向下的加速度分量,设为a下,此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物体的“视重”G'=m(g-a下).二、研究对象为整体对整个体系而言,如果整体的一部分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其他部分既不处于超…  相似文献   

10.
细读本刊近期发表的有关文章,笔者认为阿氏定律的内容虽众人皆知,但它的适用条件大多不太明白,什么是浮力、浮力和阿氏定律的关系也不太清楚,因而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还出现滥用阿氏定律的现象。为求得统一的认识,特对以下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1 什么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凡是物体的外表面或部分外表面陷入到液体的自由表面以内的物体,统称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简称浸入体,它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往往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下面通过一些实例为同学提供几种化繁为易的解题方法. 一.整体方法通常在解题过程中都要确定一个“研究对象”.题中所设情景中往往有几个物体相互作用或一个物体经历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我们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或一个物体经历的全过程看成一个整体的方法就叫做整体法.  相似文献   

12.
故事与手掌画有着相辅相存的关系。我认为创编一 个优美动听的故事,可使幼儿产生浓厚的手掌画兴趣。反之,根据手掌画也可编一个新奇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 手掌画采用玩色游戏与手指画相结合,用手掌蘸色彩造型,印出物体的主要部分,再用手指或水彩笔添画物体的细小部分而形成生动的画面。它由手掌部位,手指的分合大小,造型不同,色彩的千变万化绘制出新  相似文献   

13.
初学绘画,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一些学生由于缺乏物体的体积是由面构成的原理知识,没有树立一个立体感的观念,因而只是局部地观察物体。所以当他们描绘物体的时候,不会在画宽和高度的同时,正确地画出它的深度,不能把物体的立体感画出来,却往往专心致志地去画物体的边缘轮廓线。在素描静物写生中,各种物体都是由不同质材构成的,硬软、粗细、轻重、厚薄等等的“质” 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4.
温度、热量、内能是初中物理热学部分的几个重要概念 ,正确理解温度、热量、内能的要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部分知识的重点 ,中考中围绕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考查题目也是比较多的 ,正确理解这几个概念 ,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一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描述物体所处的状态的物理量之一。其实质是反映了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对某一物体而言 ,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或“没有”。2、热量表示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是与热传递过程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15.
<正>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认识分数、体会分数意义的重点,也是今后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学生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就没那么容易了。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多重比较、举一反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的: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幼儿耐心、细心的习惯。活动介绍:火柴棒拼画是用不同颜色、长短不一的火柴棒将一些物体的图形表现出来。(见附图)这是深受幼儿喜爱的简单的造型活动,能结合计算教学把物体用几何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火柴棒拼画总的来看较为简单。其难点是根据形象的需要确定长度并折断火柴:蘸上浆糊,均匀地贴在植绒纸上。这几个步骤需要幼儿细心操作。活动准备:1.火柴棒:长短不一、色彩多样的火柴,人手一份。  相似文献   

17.
几何题容易出错的几种原因:对几何的概念理解不透,或理解错误;图形画的不准确或不完整;对开放型问题没有进行分类讨论,或分类出现遗漏、重复;在计算或证明过程中有跳步的问题;计算错误.下面通过几个例子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8.
正中一班王老师的美术活动《春天来了》,主要目标是学习画柳树:咖啡色的粗粗的树干,墨绿色的垂下来的柳枝,草绿色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眉毛的柳叶。在众多模仿老师的作品中,高志灏的画作比较特别。除了老师要求画的柳树之外,画面上还画了其他物体。柳树光光的树干上只有几根直直的、硬硬的枝条;树干左边是  相似文献   

19.
我们分析了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发现纯平几题都不出现,而与立几内容有关的考题的比例却越来越大,如82年就有二题,占28分.但有一些学生很怕立几题,这主要是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拿到一个题目不会画立体图或虽画出来,但立体感不强,再要添辅助线来证明和计算就困难了;有的则是对立几的一些概念不明确,性质不熟悉;再有是对解决立几题的一些特有的方法及技巧掌握不好.所以在立几的总复习中拟采用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平移和旋转     
[教材简析] 平移和旋转是指物体的运动方式或图形的移动方式,它们都是物体或图形在位置上发生了变化,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本课内容是让学生认识较为简单的平衡和旋转现象.教材通过提供生活中丰富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体会,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并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等活运动,让学生体会图形平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