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地区 ◆吉林省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将努力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成国内规模最大、研发实力最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将投资1500亿元人民币,建设100个重点汽车项目,全省将形成40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零部件配套率达到50%。届时,吉林的汽车产业总产值将达80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到“十二五”末,深圳市力争打造年产值800—1000亿元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实现2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60万套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产能规模,建立2—3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测试中心,使深圳市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与关键零部件研发、测试、制造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纵横》2011,(3):10-12
郑州市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企业研发中心建设计划,先后支持资金5800万元,培养企业高端人才,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经过数年努力,郑州涌现出一大批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企业,突破了一批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在混合动力客车、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成功入围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试点城市,为郑州市发展新能源汽车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纵横》2011,(9):43-47
广东省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当前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出台的《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15年,形成20万辆以上电动汽车产能,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5%左右;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较为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规模和技术水平领先的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并为此制定印发了《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1-2012年)》。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67-67
长安:计划到2012年在新能源汽车上重点投资10亿元,到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有率达到30%,超过100万辆。  相似文献   

6.
2011年的合肥市人代会上,“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被列为1号议案。议案指出:“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将支持江淮汽车、安凯客车整合全球资源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整车实现年累计产销量10万辆的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20-23
深圳:欲打造千亿产值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从深圳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推进电动汽车发展的提案》的答复中了解到,公共交通和出租车领域将是深圳示范推广工作的一个重点,根据示范推广方案,深圳自2009年到2012年将共计示范推广4000辆新能源公交车,其中2009年至2010年850辆,2011年930辆,2012年2220辆。示范推广出租车2500辆,其中2009年至2010年100辆,2011年1000辆,2012年1400辆。截至目前,730辆混合动力公交大巴、50辆纯电动出租车相继投入了示范运营(行)。  相似文献   

8.
根据南昌市规划,至2020年南昌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产值将达到500亿元。北京是新能源汽车第一批示范运行城市,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工作表现突出,效果显著。学习先进,如何立足本地实际以促进南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值得认真思索和探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结合市场调查,对南昌市新能源提出了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运营新能源汽车监控平台、规划充电设施建设、做好补贴预审工作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纵横》2011,(3):44-46
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贯彻落实国家和广西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精神,坚持整车与关键零部件并重,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相结合,坚持示范推广与产业化相促进,以技术创新突破关键技术,以技术改造带动产业体系建设,以自主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印博 《科技风》2013,(11):79
"全球40%的石油被汽车消耗,中国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57%的石油依赖进口,且即将突破60%的安全线。",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比任何国家都更加紧迫。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有目共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未来5年将投入超过1000亿元资金,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预计新能源汽车2015年销量将达25万辆,2020年300万辆,相对于2012年9000多辆的水平,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增加近27倍。汽车性能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汽车各部件的性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部件的协调和配合,取决于总体布置;总体设计水平的高低对汽车的设计质量、使用性能和产品生命力起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1,(16):24-25
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国汽车行业共有企业2391家,其中整车企业118家,改装车企业546家,摩托车企业136家,发动机企业51家,零部件企业1540家;汽车行业总资产508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2243亿元,净值1 556亿元;国家批准的轿车建设规模为112万辆,其中国家已经验收或建成的轿车生产能力91万辆.1999年全行业实现总产值3411亿元(90年不变价),销售收入3115亿元,工业增加值749亿元,利润总额106.5亿元.  相似文献   

12.
数字     
千亿产值 近日,被列为全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之一的南通,产业链预计未来产值可达千亿级。 据悉,“十城千辆”这一项目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江苏南通市的崛起,起到了巨大的引导效应,苏通科技产业园和如皋经济开发区分别规划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江苏尼欧凯汽车研发有限公司等一批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相继落户,10多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关联项目纷纷上马。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I0001-I0002
[导读]截至201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接近2亿辆,产品的技术水平无论是在整车还是关键零部件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三五"期间,在国家强力推进污染治理以及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根据规划,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然而,与一路狂奔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模相比,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却相对滞后,这一现状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2015年我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成为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生产大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庞大的产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02年7月,全国零部件企业有2813家;销售收入957.43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30.51%;2001年销售收入为1300.59亿元,同比增长21.63%。2000年零部件出口额约为12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约15倍。这说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产业。根据汽车发展“十五”规划预测,2005年我国汽车年需求量为320万辆左右,保有量为2500万辆左右;2010年我国汽车年需求量为600万辆左右,保有量为6000万辆左右。这又预示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加人世贸组织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的巨大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如规模小、效益差;管理水平、经营观念落后;技术含量、开发能力不足等。具体来  相似文献   

16.
李寒 《科技新时代》2009,(10):94-95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汽车行业的青睐。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08~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预测,到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将达到100万辆,其中大多数都将是电动汽车。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能提供汽油的加油站随处可见,但能给电动汽车补充电能的充电站却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在河北著名产钢大市武安,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注资的河北银隆新能源项目三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这个项目完成后,将形成7000吨钛酸锂材料、6亿安时钛酸锂电池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200亿元,成为国内第一家从钛酸锂材料到电池及整车装配的全闭合式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钛酸锂电池生产基地。河北银隆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在武安快速发展,是河北邯郸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缩影。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说:"通过连续5  相似文献   

18.
100000辆     
宇通客车节能与新能源基地昨日在河南郑州奠基。据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介绍,该基地将于一年后建成,为宇通带来1万台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产能,其中节能型客车6000辆/年、新能源客车4000辆/年。  相似文献   

19.
我营虽然已经具备了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震的基本条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关键零部件体系,已经开发了一批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小批量整车生产。但是,总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声势浩大的新能源汽车“绿色浪潮”背后。真正投入量产并被市场接受的裁能源汽车.尤其是面向私人客户的乘用车.目前仍寥寥无几。可见。额能源汽车仍然面临着很多不容忽视的瓶颈闻题。这就需要我们冷静应对.而不是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突破2800万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20年将达到3000万辆左右,2025年将达到3500万辆左右。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增强,对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民生福祉做出了突出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