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云南师范大学刘丽琼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两课'教学中的接受理论与实践研究"(DIB030344),日前通过了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所谓理论研究主要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接受活动及其各个要素作出理论上的解释和概括,而实践研究则是指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研究如何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2.
项目教学中“软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的职业能力由多方面的因素组成,既有“硬能力”,也有“软能力”。所谓“硬能力”,是指基本知识、专业技术能力等;所谓“软能力”,是指沟通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等。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3.
功能、结构理论视角下的“硬法”和“软法”,是社会成员行为创造的结果;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义务教育法治中也存在着“硬法”和“软法”,甚至伴生了“硬法”软化和“软法”硬化的不良现象。在教育法治进程中,必须既要使“硬法”真正硬起来,彰显“硬法”的法制权威,又要规范和培育“软法”,发挥“软法”的柔性治理功能;同时防止“软法”硬化和“硬法”软化,使二者协调起来,实现“软硬之治”,促进社会有效、有序、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童义清 《辅导员》2015,(9):50+61
学习数学的主体是儿童,一切教学行为都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呈现课题也不例外。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题,即课眼,多数情况下可以反映知识内容的核心和灵魂。像概念教学中的“认识周长”“平均数”等,计算教学中的“乘法分配律”“三位数乘两位数”等莫不如此,有效呈现这些课题可以使学生统一方向、聚焦本质、强化认知。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听课思考,发现很多课堂在呈现课题时,仍侧重从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课题研究是园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更是有效推动园本课程改革之一。在课题探索、研究、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课程观和儿童观,让教师能真正做到以“儿童为本”去发现课题、审视课题、推进课题和优化课题,使其适宜有效,让课题研究促进课程实现园本化,从而最大程度上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多元互动”中的“元”,是指与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条件与环境等;“多元互动”中的“互动”,是指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教学因素,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与发展,进而达到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多元互助”中的“元”具有多向性、相互性、自主性特征,“互动”包括人与人(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计算机等媒体)、人与本(教材)、人与环境(资源、课堂、校园、社会)等多种教与学关系的全方位互动。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相似文献   

7.
学校环境与学生品德形成关系之浅见广西昭平中学何洪学校环境包括“软”、“硬”两方面内容,“软”环境包括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硬”环境主要指师生生活的客观条件,包括学习生活的环境,例如教与学所依赖的基础建设、食宿条件、美化和优化等,还包括师生文化、体...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16-19日,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结题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课题研究以《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为主要载体,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探索教师培训方式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途径;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9.
学习数学的主体是儿童,一切教学行为都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呈现课题也不例外.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题,即课眼,多数情况下可以反映知识内容的核心和灵魂.像概念教学中的“认识周长”“平均数”等,计算教学中的“乘法分配律”“三位数乘两位数”等莫不如此,有效呈现这些课题可以使学生统一方向、聚焦本质、强化认知.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听课思考,发现很多课堂在呈现课题时,仍侧重从数学知识的角度、教学行为的角度甚至是从教师授课习惯的角度出发,忽视和偏离了儿童的立场,失去了呈现课题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源自实践的困惑因应“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课改愿景,教师教育科研正处于积极的转型之中。然而,据我们调查,绝大多数教师觉得困于将课题研究融入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方法。由于教学设计和反思在课题研究中独特的转化与整合功能,如何引领小学教师运用可操作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自主研究的设计与反思能力,也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为此,2004年10月,我与本县三所小学的十四位教师、教科主任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实践研究,对这些源自实践的困惑作了努力的求索与解答。二、基于实践的认识(一)“科研目标”的内涵本文中的“科研目标”是指…  相似文献   

11.
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总结汇报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是课题研究教师必须经历的一环,是教师教科研技能和水平的集中体现。课题研究中的总结汇报工作主要包括书面总结和口头汇报,本文着重结合自己从事教科研管理工作和教学实践经验的体会,围绕上述两方面内容,提出教师过好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关”的一些看法及建议。一、过好书面总结关1.学会撰写课题的阶段总结课题阶段总结报告是指课题在完成研究计划中的某一分阶段任务后进行的书面总结。书面总结报告主要用于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它通常含有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课题研究运作情况和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两课"案例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增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直是高校“两课”教学改革面临的课题,本阐述了“两课”案例教学法研究的具体做法和研究体会,并认为案例教学是增强“两课”实效性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李继星副研究员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FFB011164)“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社区教育问题研究”已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鉴定,成果公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本项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0月22日,由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姚仲明同志主持,凌兆福、陆建农、韩国强、夏绍德、邹经参与的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课题批准号:DFA010214)在上海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鉴定,成果公告如下。1.课题研究的指  相似文献   

15.
探究性学习的调查、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 ,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问题 ,并通过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猜想、证明 ,或通过调查研究 ,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解决问题 ,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包括新授课中的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课题及实习作业等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开题一年来 ,我们按照实施方案 ,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其中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态度是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 ,问卷调查是本课题研究方…  相似文献   

16.
“九年一贯课程‘五四学制’背景下中小衔接问题研究”是基于燕山“五四学制”特点而开展的教学实践研究。本课题于2005年9月提出,2006年4月立项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这项研究有效地解决了“五四”学制特点与市教材“六三”体系不配套情况下中小衔接中的实际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和拓展升华。  相似文献   

18.
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评审,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申报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课题。  相似文献   

19.
(2005年5月18日)由辽宁省教育厅厅长张德祥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市场、大学’新型关系研究”(课题批准号:DIA010299)结题。课题获得辽宁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按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定,免于鉴定。现将课题成果公告如下:一、课题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本课题研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学功能理论为理论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协调、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文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质,是重建学校文化,重建课堂文化的改革。正因为如此,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也就是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文化。“文化”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课堂文化”同样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在本文中所提到的“新课堂文化”指的是一种“以生为本、关注参与、重视体验、多维开放”的课堂文化。在人本主义的基本理念下“,新课程文化”倡导采用对话、互动、生成型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强调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新课堂文化”的研究作为一个区域性的课题,2003年被杭州市科学规划办确定为市课程改革专项课题。本课题研究的特征在于不求系统,唯求有所突破,通过区域推进、各校选点、专题研讨、案例征集等多种形式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