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拓曾对办报人说过:“深入实际兼读史.立定脚跟做圣人。”古人也讲“一事不知,儒者之耻。”这都是对“儒者”提出的要求,有些虽不可能做到,但也说明一个问题,知识多多益善,搞文字工作的人特别是作为记者.的确需要做到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掌握的东西多,掌握的知识精。  相似文献   

2.
稚玥 《军事记者》2013,(5):28-29
在现场——真诚无敌 在现场.可以带着采访目的流于形式.也可以带着思考去深度挖掘。这两者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但后者需要的是激情与投入.而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久了.驾轻就熟就会形成惰性。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一干就是23年多的杨华.为了保持新闻人的激情.始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看清楚别人不容易,认识自己就更不容易。但新闻人最重要的是在现场永远保持“知己知彼”的清醒。  相似文献   

3.
所谓短新闻,应该是浓缩新闻事实精华的新闻精品。首先它的新闻价值要高,其次它的篇幅要短。可以用“言简意深”来说明短新闻的特点。如何写好短新闻?我的体会是:写好短新闻,一是提炼主题要“精”;二是选取材料要“精”;三是文字写作要“精”。提炼主题要“精”何为主题?主题应该是一篇新闻作品提出的重要问题和体现的中心思想,是选择和组织新闻材料的依据,也是贯穿新闻写作过程的主要线索。用通俗的话说,主题是一篇作品中“画龙点睛”之笔,没有这一笔,短新闻也就失去了“灵魂”。  相似文献   

4.
收听新闻广播时,经常可以听到“这个厂……”、“这个队……”、“这个县……”、“这个……”的说法,使人有时听起来不大明白。从开头听这则新闻的人,知道这是说什么地方、哪个单位的事,但也不见得一遍就听得很清楚、就记住;没听到新闻开头的人,就无法知道这是在讲什么地方哪个单位的事。很多人往往是一边手里干活,一边听广播,只在新闻的开头交代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5.
城墙上     
说,城墙上,而不说,上城墙,是因为上城墙的确没有什么好说的事情. 西安的城墙不高,只有12米的高度.有许多地方都可以上去,比如我经常路过的建国门、和平门、南门,都留有专门的通道,可以轻松走上去,就像上了两层楼,回自己家一样.当然,现在上城墙要买票,不买票不能上.这一点和回自己家不同.花40块钱上城墙,当然没有什么好说的.  相似文献   

6.
一年夏天,我有幸住在桂林王城内的一座楼房。斗室的小窗面对着拨地而起的峻秀的独秀峰。每当我站在窗前,总看到一群群的游人乐而不疲、络绎不绝地登上独秀峰。尽管现在独秀峰近在咫尺,每天都要经过此名山脚下几次,但是,自十多年前登了一次山后,再也提不起“凌绝顶”的逸兴。“老夫看惯桂林山”。这句诗大约可以为我不似游人那样去登山作一辩解,看惯了,登临远眺之意也就淡薄。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古史辨自序》里说:“初进学问界的人固然免不了浅陋,但也自有他的骄傲,第一,他能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注意,在别人不审量的地方审量。如象一个旅行的人,刚到一处地方,满目是新境界,就容易随处激起兴味出问题来,至于那地的‘土著’,他们对于一切的东西都接触惯了,什么也引不起他的思索力了;第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去德国作学术访问,第一站在著名大学城图平根逗留。每天去住处门口看信箱,大多数都是热热闹闹的广告,印刷固然精美,但那卖狗皮膏药的言辞却令我反感,故一般我连看也不看就往垃圾筒里扔。有一次却有一条广告立刻吸引了我:“爱因西德尔一日游”。从读物中早已知道,这是瑞士腹地一个朝山进香的圣地。有千余年的修道院和巨大的双塔教堂,教堂里有大量文物和绘画;宗教改革运动中也经历了一番风雨;人口不多(一万),但周围风景极  相似文献   

8.
(一) 《短些再短些》,胡乔木同志的这篇短文,发表至今已近半个世纪,新闻界的同志还在不断发出多写短文的呼吁。然而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怎样做到短些再短些,任务依然艰巨,同志仍须努力。 我们提倡多写短文章,但又不要短而空。毛泽东同志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他提出:“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反对党八股》)“短些”,“精粹些”,也就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短而精。 新闻作品怎样做到短而精?古代优秀短篇传记文在写作上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于平淡中见神奇——《谈朱自清的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文章严谨不苟,虽然着意锤炼文字,但风格平易自然,既不流于险涩,也很少华丽的铺排与藻饰。韩愈说“唯陈言之务去,(?)乎其难哉”,去陈言固然不容易,要做到新鲜  相似文献   

10.
龚家龙和天发的身世浮沉,固然体现了民企自身的通病,也与政策变化和政府变迁有关“我不答应他们收回企业的要求,他们就要把我抓起来。”几年以前,龚家龙就曾告诉友人:他受到地方政府某领导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有的同志把这类报道称之为“无中生有的新闻”。其实所谓“无” ,是由于视线狭窄 ,视而不见 ;而所谓“有” ,则是胸怀全局 ,应运而生。这件事也告诉我们 ,新闻现场发生的事情、现象 ,往往都带有微观的印迹 ,如果记者不站在宏观的高度去观察、处理和权衡 ,就很难发现它的普遍意义。这就像“一滴水” ,放在密闭的容器里 ,只能就是“一滴水” ;只有把它放在阳光的照射下 ,才能反射出不同的光泽。对新闻工作者来说 ,在参加社会活动中 ,对那些正视的程式要关注 ,但头脑中那张捕捉信息的“网” ,应时时刻刻多向周围环境、向群众张开着 ,做到一触即…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广告编辑在商品经济中肩负着“拓荒牛”的重任。这是对广告人、广告编辑最高的评价。而被称为“无烟工业”的广告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日益显出它的支柱作用。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不当总统也要做广告人。”这说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广告工作对人有着极大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眼球经济”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有现象,“注意力经济”提出者高德哈博认为,网站内容固然重要的,但这仅仅是获得足够或尽可能多的注意力,如果你获得一个人所有的注意力,就可以支配他做你所要求的一切。  相似文献   

14.
打肿谁的脸     
打肿的是别人的脸,捞到的是自己和亲朋的好处。这样的买卖,真是算得精明,干得漂亮、来得实惠。这些年,关于某些领导干部吹牛浮夸的报道不绝于耳。有些地方的统计数字像冒气泡,想怎么冒就怎么冒,想冒多少就冒多少;有些干部的政绩像捏面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捏多大就捏多大。捏来弄去,统计数字上去了,领导政绩出来了,干部自己提拔了。而直接面临的结果是:产值既然那么高,利税当然也水涨船高;产量既然那么大,摊派给农民的各种税费自然也同比增长。群众把某些干部这种不负责任的吹牛浮夸行径形象地比喻为“打肿脸充胖子”。  相似文献   

15.
嘴硬     
杭州的大街小巷,有段时间到处都可以看到听到某保健品的一个广告,其著名的开场白是一男问另一男:“你累不累?”那瘦小男子略略沉吟之后快速作答:“嗯……不累!”接着便见他一个踉跄跌向前去。这广告铺开盖地,于是那问句也就成了公众话题,我们几个男人之间见面便问“你累不累”,然后便是一阵哄笑。自然,男人帮里,有累的,也有不累的,但谁也不会说出来。更不会像古代那个腿上长疮的人,在墙上打个洞,把腿伸到别人屋里,想着让别人去疼。  相似文献   

16.
当下,铺天盖地的广告,已经成为人们衣食住行的行动指南。只要有媒体传播的地方,就会有广告来抢夺消费市场。商业广告可以引领消费新时尚,公益广告可以给民众提供一个社会亲善的新窗口。还记得上世纪八、几十年代那些经典广告,不管是大宝日化的“天天见”,还是南方黑芝麻糊悠远的“叫卖声”。能够长久流传,主要原因就是独具匠心的广告创意。信息堆砌下的现代文明,广告受众的审美眼光日益挑剔.什么样的广告才能让产品占领先机,这一切都需要从合适的品牌接人点开始。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不改变对人大代表议案的处理办法,人民代表付出的成本就会高而不值;而在雄厚的资金支持下,民营企业家的参政水平通过钱的帮助会得到提高,但也可能会导致其他社会群体的声音失衡。代表“专职化”也许一时难以实现,但是“政府专款,代表提案,专家协助”的方法或许可以一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条新闻,必须要快,否则,就失去了新闻价值。但光具备了“快”字,而不注意在“精”字上下功夫,也不会收到好的宣传效果。俗话说,“剜到筐里的不全是菜。”然而,不少通讯员却常常把剜到筐里的“菜”,全部塞  相似文献   

19.
“1954·莫斯科餐厅”,曾经是中国最神圣的红色西餐厅,吸引过无数艳羡的目光,被当时的干部子弟们亲切地称为“老莫”——这称呼就像招呼一个高贵而亲近的朋友,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特殊的骄傲和自满。2004年10月2日,老莫开业纪念日。50年前的这一天,这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结盟而张灯结彩,作为对等的回报,莫斯科同时建设了北京餐厅。如今,莫斯科的北京餐厅早已风流不再,而北京的莫斯科餐厅却依旧规矩地经营着俄式宫廷大菜,并先后见证了中苏关系的蜜月期、冰冻期,旁观了前苏联的解体。老莫,宠辱不惊地从政治新贵步入知天命的怀旧季节,但那些与激情岁月相关的浪漫伤感,仍能够在这里的红菜汤、奶油烤鱼、鱼子酱中找到燃烧后的余温。事实上,老莫,已经成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一座纪念碑,它为新中国第一代“红色贵族”及其子女提供了寻根地。正如其他一切汹涌前进的潮流,老莫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令人向往的地方;是70年代令人回味的地方;是80年代令人追忆的地方,也是这个世纪渐渐被人们忽略了的地方……一代人在老莫的记忆里浮现,又消失了,留下的不过是那些阳光灿烂的少年时光,在大幕撤换的瞬间呼啸而去  相似文献   

20.
朱丹 《大观周刊》2006,(28):60-61
在业内同行把王黔生称作“大师”,外行的人也愿意称他为“大师”。厨艺精是做大师的必然,为人师表的品德更是做大师的必备条件。除此之外,王黔生身上还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厨房他可以将菜品做到极至;在厨房之外,他用所有的精力将滇菜文化传播到世界上他去过的每一个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