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正豪伊的第一份报告《亚马逊7000报告》,分析的是亚马逊电子书店里三个类型小说畅销书榜的7000种电子书,数据显示,自费出版作者的收入高于传统出版作者的收入。许多人不以为然,指出豪伊的分析没有纸质书的数据,而且所分析的电子书的类别和种数有限,只有区区三个类别里的7000种电子书。2月13日,豪伊和数据先生发布了第二份分析报告《尼尔森报告-纸质书与电子书》,将电子书的数据与纸质书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虽然自费出版作者遭到实体书店的抵制,几乎没有纸质书销售,但是自费出版作者的总收入仍然高于传统出版作者。  相似文献   

2.
2012年初,我收到了版权经纪谭光磊老师的一封邮件,他向我推荐的正是休·豪伊的《羊毛战记》。当时这个文本没有任何纸质版图书,完全是作者休·豪伊通过网络自助出版的。起初,《羊毛战记》只是一个中短篇小说,而作品未能得到出版商的青睐,遭到了传统出版界的拒绝。于是豪伊就转向自助出版。2011年7月,他将把这个故事贴在美国亚马逊上,售价仅0.99美元。三个月内,故事售出了1000份。最早的这一批读者读完之后,直呼过瘾,好看!这更坚定了休·豪伊的信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网上读到,《2011中国电子书产业发展报告》将电子书出版分为三个层次:电子书1.0、电子书2.0和电子书3.0。1.0是纸质版与电子版并存;2.0是仅有电子版,没有纸质版(例如盛大文学);3.0是增强型电子版,即多媒体电子书。  相似文献   

4.
杨吉 《新闻实践》2014,(3):95-96
在2014年初春最新出版的《一网打尽:贝佐斯与亚马逊时代》中,“在线零售帝国”亚马逊的缔造者杰夫·贝佐斯被该书的作者——现任《彭博商业周刊》撰稿人、长期从事科技报道的资深记者布拉德·斯通描述为富有远见、喜欢冒险的人,此外,他还是一个酷爱阅读、嗜书如命的人.而由贝佐斯所领导的亚马逊旗下电子阅读产品——Kindle 2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彻底改变出版业以及世界各地人们阅读书籍的方式.这看起来像是个玩笑话,热爱并且受益于传统阅读的贝佐斯正做着颠覆与革命纸质书籍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行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4,(10):5
正未来出版链条中,还有出版社位置吗?3月,大型电商京东推出自有图书品牌"京东出版",重点书《大卫·贝克汉姆》的广告贴满了京城大街小巷的公交车站。京东员工自诩京东"打响了出版的第一炮"。去年年底,承诺"不做出版"的当当网打破承诺,推出自有品牌电子书;而早在2011年,亚马逊就直接与作者签约,推出超过100本的纸质书和电子书。《中华读书报》报道:我们丝毫不怀疑,当越来越多的IT巨头进入图书网络销售渠道,聚敛了大量的用户,获得了足够多的用户数据,垄断了出版者与读者在线上交流的渠道时,它们会有进一步踏足上游内容生产,以获取整个产业链利润的冲动。那么,未来的产业链条中,上游出版社如何自处?出版社会消失吗?  相似文献   

6.
日前,《纽约时报》一则题为《亚马逊直接涉足传统出版,今秋直接出版纸制和电子书》的通讯经国内媒体广泛转载后,引发国内出版、文化、金融界多方关注。绕开传统出版社和传统出版代理人,  相似文献   

7.
日前,《纽约时报》一则题为《亚马逊直接涉足传统出版,今秋直接出版纸制和电子书》的通讯经国内媒体广泛转载后,引发国内出版、文化、金融界多方关注。绕开传统出版社和传统出版代理人,  相似文献   

8.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1,(7):5-6
亚马逊电子书销售额已超纸质书据国外媒体报道,亚马逊日前宣布该网站Kindle电子书的销售额超过了所有纸质书。亚马逊(Amazon)1995年7月起开始销售平装和精装书,12年后又革命性地引进了Kindle电子书,到2010年7月份,电子书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精装书,6个月后,又超过了平装书而一跃成为亚马逊网站最受欢迎的图书形式。引进Kindle后不到四年时  相似文献   

9.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14,(10):18-19
正传统出版,自费出版,哪个途径更有利?凭自费出版科幻小说《羊毛》成名的休·豪伊,一直在宣传一个理念:自费出版为作者提供的机会并不逊于传统出版。他认为,自费出版的成功代表,不是休·豪伊和阿曼达·霍金这些收入百万的作者,而是那些从自费出版每月收入几十元、几百元的普通作者。这些人以写作为乐,自费出版给了他们一个赚钱的机会。如果自费出版的收入能买几杯星巴克咖啡,或支付一个月的电费,或偿还一个月的房贷,这就是自费出版的成功。豪伊一直在收集这些普通人自费出版的成功故事,希望积少成多,引起媒体注意。他开辟了一个网络论坛,鼓励自费出版作者自报每月的销售收入,上千人在论坛上分享了各自的销售数据。但是这些零散的事例缺乏振聋发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众出版的江山被六巨头瓜分,他们是兰登书屋、企鹅、哈珀·柯林斯、西蒙&舒斯特、阿歇特与麦克米伦。在传统纸质图书出版领域,六巨头所向无敌。但是,如今电子图书来势汹汹,取代纸质图书只是时间问题。现在,Kindle电子书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亚马逊网络书店上精装和平装纸质书销售量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10,(6):39-39
麦克米伦制定电子书在美国销售的新条款,导致亚马逊网站停止直接销售麦克米伦出版的所有实体书和Kindle版的电子书。亚马逊网站Kindle论坛的一篇帖子称,暂时停售是表达对麦克米伦提高电子书价格的“强烈不满”。此举意味着诸如“布克奖”得主《狼厅》(WolfHall)等书只有通过第三方销售商才能买到。  相似文献   

12.
2015年美国自出版稳定增长,纸质书趋向回暖;平台竞争垄断化集中,亚马逊独占鳌头;作者创业家角色的确立,使作者在自出版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收益提高的同时,名誉风险也上升;社交媒体在读者阅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驱动着互动出版模式的形成;数据驱动模式也初步显现;数字版权重要性凸显,数据权利边界问题隐现.  相似文献   

13.
动态集锦     
《出版参考》2012,(24):55-56
亚马逊英国电子书销售超纸质书电据亚马逊透露,目前亚马逊英国Kindle电子书销售已超过印刷版,包括精装书和平装书。在Kindle上市两周年时,亚马逊公布了这一统计结果,英国媒体广泛报道。亚马逊英国公司表示,今年以来,亚马逊网站每卖出100本印刷书,就有114本Kindle电子书卖出,这还不包括免费的Kindle书。在英国,Kindle读者的买书量是没有Kindle阅读器前的4倍。同时,过去一年里,亚马逊英国网站的读者和用Kindle自出版工具的作家增加了4倍多。  相似文献   

14.
韩阳 《出版参考》2005,(9X):11-11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上网看书目前正在成为人们应用网络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众多出版社在出版纸质书的同时,开始涉足电子书的出版,以实现利用网络无限传播、海量传播的优势,通过电子书宣传纸质书,促进纸质书出版。珠海出版社即选择了电子书纸质书同步出版这一模式,在9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与方正“搜书网”联合推出了新版《古龙作品集》电子书。作为武侠经典与网络的首次结合,《古龙作品集》带给广大读者以超低的价格及全新的数字化阅读体验。因为没有印刷、物流、仓储等流程,电子书的价格不到纸书价格的1/3。  相似文献   

15.
电子图书应该如何定价,这是一个恼人的问题。亚马逊的"火种"阅读器开辟了电子图书市场之后,美国出版社起初将电子书按纸质书一样定价,批发给电子书店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英美电子书销售增长停滞,纸质书逐步回暖.亚马逊扩大纸质书市场份额并陆续开设实体书店,这一"回归"之举不仅在美国本土引发震动,也让国内出版界人士密切关注:实体书店是否正在复兴?亚马逊书店是否能给国内实体书店带来某种示范效应,开辟新的生存空间?本文认为,亚马逊实体书店的战略意图在于搜集线下数据、促进高级会员注册和布局实体零售,其经营导向存在局限.国内实体书店一方面缺乏亚马逊书店的数据资源和垄断背景,另一方面也拥有自己独特的书店传统和价值取向,所以很难从亚马逊的实体书店之路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12,(1):50-51,58
正又到了送旧迎新的时候。2011年,美国大众出版的背景是:电子书销售快速上升,纸质书销售持续下降。2月,巴诺书店宣布,Nook版电子书的销售额,达到巴诺网络书店上销售的纸质图书的两倍。5月,亚马逊也宣布,Kindle版电子书销售额首  相似文献   

18.
麦克米伦制定电子书在美国销售的新条款,导致亚马逊网站停止直接销售麦克米伦出版的所有实体书和Kindle版的电子书。亚马逊网站Kindle论坛的一篇帖子称,暂时停售是表达对麦克米伦  相似文献   

19.
当心电子书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10,(13):39-39
正纸质图书作为一项阅读技术,已经近乎完满,因此数百年来,从技术角度而言,纸质图书没有多少改进和变化。现在,托亚马逊"火种"阅读器之福,电子图书在美国已成燎原之势。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总裁卡洛琳雷迪最近对《经济学家》杂志说,她预计,3至5年内,电子图书  相似文献   

20.
日前有台湾出版人向媒体表示,《贾伯斯送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悦读名品)涉嫌造假,记者在亚马逊网络书店查不到作者和原文书名,也查不到和书中内容相仿的原文文字(大陆则有一部作品《乔布斯给年轻人的忠告》,只是该书写着“王瑁之/编著”,而繁体版没了编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