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孩子很爱读书。5岁半的他认得很多字,理解力也较强。孩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得益于我们从小对他的培养和熏陶。早在孩子一岁的时候,我们就常给他买书,主要是想让他从小就拥有自己的书籍。那时候,  相似文献   

2.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就住在学校里了,那时候他只有7岁,从没离开过我们。儿子的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有一次,她告诉我,儿子常常会从后面突然抱住她。我对老师说,你可不可以经常抱抱他啊。后来,每到周末,儿子回家,就说他的老师真好。有位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写信问我,怎样才能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尽快喜欢自己呢?我就说抱抱孩子啊。后来,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的学生都很喜欢她了。她说:“想不到拥抱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啊,教育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给孩子一个拥抱就可以了。而拥抱也很简单,展开双臂就可以了,只是,你要将心贴紧他!给孩子一个拥抱@叶…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被他的父母或周围其它人说成是“聪明”的,孩子也就认为自己是聪明的。若孩子被说成是“老实”的,孩子日后也就处处表现老实。如果孩子被说成是“笨蛋”,他以后也就常常抱怨自己的脑子不灵。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标签。当一个人从小就被标定为“愚蠢的、没用的”,我们对其智力要求就降低了,对他的期望也就降低了,有时  相似文献   

4.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就住在学校里了,那时候他只有7岁,从没离开过我们。儿子的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有一次,她告诉我,儿子常常会从后面突然抱住她。我对老师说,你可不可以经常抱抱他啊。后来,每到周末,儿子回家,就说他的老师真好。有位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写信问我,怎样才能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尽快喜欢自己呢?我就说抱抱孩子啊。后来,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的学生都很喜欢她了。她说:“想不到拥抱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啊,教育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给孩子一个拥抱就可以了。而拥抱也很简单,展开双臂就可以了,只是,你要将心贴紧他!(选自《教学月刊·…  相似文献   

5.
珍爱童年,珍爱生命中的每一段历程。——薛涛我的童年在辽北起伏的平原上度过。那时候的大平原实际上是被各色的野生花草覆盖。那时候每个家庭大都有几个孩子,一聚就是一群。我们常常叫喊着冲进田野,一进去,我们便被花草吞没了。我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我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弟弟中,最小的一个算“计划”外的,我们就叫他“三多”。他自己便真觉得自己在这世上活得“理亏”,性格一天天的腼腆起来。腼腆的性格当然挨欺负,连邻居的公鸡都欺负他。那是一只厉害的公鸡,总是欺软怕硬。比如,明明是一群孩子,它可以放过任何人,却偏偏不肯饶过小弟“三…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很认同一个观念,就是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孩子身上,孩子将来就会花多少时间在你身上;你怎么对待他,他将来就怎么对待你。这点,我从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
顽童也能教     
在教大一班之前,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一定要把俊言这个孩子教育好。我首先要求自己摘下“有色眼镜”看待这个孩子,把自己以前听到的、看到的都抛在脑后,静心观察他,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我想,任何一个孩子都一定有他能干的、了不起的一面,以我的经验,只要找到孩子的闪光点,抓住教育的良机,点化他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8.
小海是一名来自外省市的重点高中男同学,他是我一位朋友的孩子,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曾是一名出名的游戏迷。小海出生于一个小县城,父亲大学本科毕业,母亲大专毕业,小海的父亲因为高二时贪玩疏忽了学业,只考取一般性本科院校。小海的父亲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望孩子能圆自己的梦。从小海懂事的时候起,小海  相似文献   

9.
高剑 《江苏教育》2014,(4):9-10
说起对孩子的期望,我一下子能想到的首先是我们老祖宗那句“成龙成凤”,其次就是“光宗耀祖”了。仔细想想,父母对孩子寄予什么期望确实蛮重要的,它决定了接下来家庭教育的方针、决策。有时父母的期望对孩子有激励作用--期望不足,孩子缺少来自父母的动力,家庭教育失之盲目;期望过高,拔苗助长,容易转化为负能量。我一直在学着调整对儿女的期望,怀孕时,我最大的期望是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接下来不能免俗地把孩子当作自己生命、理想的延续,为孩子无怨无悔地付出一切。孩子小的时候,还能按照我们的期望成长,越大就越有个性了,特别是出国留学以后,孩子们有了独立的思想和自己的规划,我的期望就变得实际了院希望他们的一生能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能创造幸福、享受幸福、感恩幸福。  相似文献   

10.
我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在他近一年来的住校生活中,我们发现他长大了。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孩子的变化和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一些感受。会劳动 能自理住校生的一大特点就是生活能够自理。孩子离开了爸爸妈妈的照顾,穿衣、吃饭、叠被、洗漱等全部生活内容都要自己完成。这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确实不容易。可是,我的孩子做得非常令人满意。他每天都能换内衣内裤和袜子,并将这些脏衣服放在一个大塑料袋里。我经常对孩子爸爸说:“你有的时候还不如儿子呢。”孩子一年级入了少先队。他说要自己洗领巾,我就鼓励道:“好,以后的…  相似文献   

11.
<正>和所有家长一样,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郑铮成为一个博学多才、出口成章、全面发展的好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我发现语文课本已经不能满足孩子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在一次家长会上,郑铮的班主任陈一新老师告诉我们,学校要开展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课程实验——"语文主题学习",并让我们了解了学校的"大阅读计划"。"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结合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旨在让孩子在课堂上实现大量阅读。作为家长,我一开始就对这个实验充满了期望。每天郑铮放学写完作业后,我都陪他一起阅读他从学校带回来的书籍,并就书中的故事和  相似文献   

12.
记忆的闸门打开,就像卷轴时钟里的钢弹簧弹起。我看到自己还是一个孩子,那时候年纪还很小,依旧睡在父母亲的卧室里。我穿着连脚睡衣,是小孩子自己可以很方便地脱下的那种。当时是晚上,有什么声音把我惊醒。于是,我起来去叫醒父亲。我的手放在他的肩上,这是我最初学会的沟通方式——身体接触。之后没多久,我学会了另一种语言——手语。  相似文献   

13.
伟人少年时     
爷爷给我讲故事,他说,那时候,广安牌坊村一个叫邓希贤的孩子,后来成了一个伟大的人。在私塾读书时,邓希贤非常聪明,很用功,老师讲过的功课,他很快就能记住,课文也背得非常流  相似文献   

14.
我的孩子很爱读书。5岁半的他已能阅读很多文字,理解力也较强。孩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得益于我们从小对他的培养和熏陶。 早在孩子1岁的时候,我们就常给他买书,主要想让他从小就拥有自己的书籍。那时候,他把书当玩具看待,我们就给他买撕不坏的手掌书。这些书画面鲜艳,文字不多,而内容基本都是经典、美好的童话故事,比如《丑小鸭》、《野天鹅》等。孩子的小手托着小小书,像模像样,虽然有时把书都拿倒了,还经常对书进行破坏,但我们认为,这都不要紧,在折腾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对书的感情、感觉呢。  相似文献   

15.
长大的滋味     
一晃眼,十三个春秋过去了。我也不再是个整天哭哭啼啼的孩子了,已经长成一个十三岁的大姑娘了,我可以骄傲地说:"我已经长大了。"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盼望着快快长大。那时候想着长大,可以自己买糖、逛公园。而如今,我依然  相似文献   

16.
我的心愿     
正8月14日晴我从上幼儿园开始,老师的形象就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了根。我的幼儿园老师很年轻,很温柔,对每个孩子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热心。启蒙老师给了我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的爱,老师给我洗手,帮我盛饭,喂药,教我学会了系鞋带。记得那时候,我胆小,不爱讲话,小朋友也都不和我玩。是  相似文献   

17.
一个家长在电话中谈到:我的孩子10岁了,上小学四年级,是个男孩子。有一天,孩子从学校回来说:他不小心碰了同学一下,那个同学就用砖头砸他。平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亲自去找那个孩子,与那个孩子谈谈,大多数情况下是起作用的。但有时对方的家长知道了也会找我抗议,认为孩子有问题应该去找家长,不应该训斥孩子。有时我也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孩子说“他再打我,我就打他!”实际上,孩子很多时候对问题听之任之,不会解决问题,而是逃避问题。我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这个家长提的问题很普遍。从孩子走出家庭,走进群体…  相似文献   

18.
在你的人生中,重要事物的排序是怎样的呢?小时候,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要谦虚、要先人后己、要关心他人,先照顾他人然后才能满足自己。那时候的我,谨小慎微,努力学习,乖巧懂事,从不惹是生非,成为了同龄孩子的榜样。然而,这样的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仿佛活在一个由水晶制成的笼子里,面无表情地接受着羡慕与赞叹,生命似乎活成一幅平面的画:只有样子,没有活力。后来我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与我相似的人,长大以后他们终于成了父母期望的样子,成为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成为了道德楷模。我们从未听过自己内心的声音,从未有人告诉我们,该如何取悦自己,如何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相似文献   

19.
李丹 《下一代》2013,(7):32-32
我是一个11岁男孩的家长,同所有家长一样,我们有相同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这个梦想就像一道炫丽的彩虹,挂在我的心里。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就立志为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从孩子迈进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就决心要尽全力培养孩子,让他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长大成才。  相似文献   

20.
<正>08年7月,我被分配到二年级三班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工作。早就听说这个班级有些孩子很"特别"。我在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的同时,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好这份工作,不辜负家长对我的期望和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刚开学第一天,我就发现有一个又瘦又小的男孩儿瑟缩在角落里,一直没有正眼看我。我请同学们自我介绍,轮到他了。他慢慢吞吞地站起来,眼里含着泪花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