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上课开始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兴趣,才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环境,并勇于创新。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既新奇有趣,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导入方法导入新的知识点,如利用视频、歌曲、问题等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2.
别开生面的精彩导入,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用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抛弃教师"一言堂"的做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可以在导入开端列举实例,引导学生步步释疑;还可以用以旧带新的方法,为新课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3.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虽占用的时间不长,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设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但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往往不能很好的把握,容易走进一些误区,本文针对在导入中存在的问题,略谈一下导入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一些切实有用的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4.
周静芳 《考试周刊》2014,(26):101-101
"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在导入新课时,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曹群珍 《中国教师》2012,(13):70-72
<正>一、问题的提出一堂课是否有效,应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如果说,对课堂教学步骤的精心预设是有效课堂必备的奠基石的话,那么导入语无疑是精彩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的导入语,既是对以前所学英语知识的复习、巩固,又可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设桥梁。教师为传授新的英语知识而设计的一系列导入语也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巧"提问、"真"评价,能引导学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新知识。因此,课堂导入语的预设成功与否直接关联一节课的成败。目前英语教师的课堂导入语存在以下问题:(1)导  相似文献   

6.
林赛玲 《考试周刊》2008,(3):105-106
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必须在导入新课时,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试图从课堂导入的要求、课堂导入的方法来阐述,如何在新知识呈现环节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65):103-104
课堂导入就是教师在进行新知识讲授之前,利用某些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导入效果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都有一定影响。文章对课堂导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且探索了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有效进行课堂导入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万事开头难",对于一堂课来说,课堂导入无疑是非常关键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把研究的目光投入到课堂导入上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近年来我不断对如何有效进行课堂导入进行实践和研究,在研究中发现运用情境导入法可以有效实现课堂导入。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一个自然顺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为教师接下来高效率的课程设计做好铺垫,树立教师讲好课的信心,同时也能使学生们成功过渡到一个上课的氛围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利用各种形式的课堂导入策略,为课堂添上精彩的一笔,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如何从上节课向本节课自然过渡是每位教师都必须掌握的技巧,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而"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成功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催化剂,恰当精妙地导入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堂课如果导入恰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也会进行得顺利些。因此,在导入新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课堂上导入得合理、有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很快就进入学习的状态,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势头.反之,教师对于课堂的导入没有潜心研究,草率行事,不切合学生的实际,随意导入,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极积性.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家"于漪这样论述道: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从这句话能够看出,教师在开始授课之前应当设计好具体的课堂导入,唯有这样,方才能够确保课堂导入的效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投入到课堂的学习过程当中。文章就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展开探究,旨在寻找高效的导入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的第一环节——导入则是艺术中的艺术,好的导入犹如一把"金钥匙",顺利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智慧之门。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课堂导入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这样才会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文的神圣、魅力和诗意,在学生纯净的心田埋下"热爱语文"的种子。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只有做到目标明确,短小精悍,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洞开思维的大门。  相似文献   

14.
课堂导入技巧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灵活的导入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地学习新知识,可以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特点,优化导入技巧,以切实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效率,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曾经说过:"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而导入作为课堂的开头、第一步,与课堂效率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导入形式,要立足于语文文本,选择恰当的、多样化的导入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确保课堂高效实现。  相似文献   

16.
朱晓燕 《考试周刊》2009,(38):119-120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首要环节,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课堂导入时,教师要避免导入时间过长,偏离重点,生搬硬套的做法,而应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巧妙地运用适当的方法导入新课,才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所学知识,启发他们对有关话题的思考,从而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作铺垫。  相似文献   

17.
正巧妙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第一锤",它可以一下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投石击水,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但在课堂上,有的教师过分追求形式多样的导入方法,忽视了对课堂导入内在的思考,使课堂导入成了"花架子",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失去了导入价值。下面我就有效品德课堂的导入,结合几个实例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突出一个"巧"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学生只有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相反地,学生对学习如果不感兴趣,教师不管讲得多好,也只能是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因而,导入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迎接新知、探求新知、理解新知.  相似文献   

19.
艺术化的课堂导入,可以在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轻松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导入的技巧,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披文入境,导出精彩"。  相似文献   

20.
"导入"即"引入",课堂教学导入就是语文教师在展开新知识学习前,运用科学有趣的方法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环境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节课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科学而有效的导入就宛如一把打开知识海洋大门的钥匙,它既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本人就语文教师在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的前提下,如何合理运用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进行简单探究,旨在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作出些微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