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那天的作文课,我上了讲台,没有对学生说一句话。看到有几个孩子还没有坐好,我立刻做了个手背后的动作。学生一看,就明白了,赶快坐好。看他们都坐直了,我又冲他们伸出了大拇指,一些孩子笑出声来。  相似文献   

2.
执教多年,我一直把我所任教的班级比作一个"家",这个家里有我们各位任课老师,有活泼可爱的孩子,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和众多亲朋,大家在这个家里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有欢笑,有哭闹,每天都在发生着一个个小故事,在这里,我选择几个和大家一起分享. 家长沙龙 送走了一届毕业生,还沉醉在他们带给我的回忆中,一群活蹦乱跳、天真可爱的孩子又撞入了我的眼帘,一年级的新生,67个孩子,像一群小鸟一样,飞进了我为他们搭建的"家"——一年级五班,我教他们上课怎么做,教他们下课怎样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玩耍……看着他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打心眼儿里喜欢他们,可是,在这其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和别人格格不入,显得是那么不和谐.  相似文献   

3.
那是感恩节的前一天——孩子们的父亲在几个月前离开了我们,这将是我和三个孩子在没有他们父亲陪伴下度过的第一个感恩节。现在两个大的孩子患了重感冒,而且医生还要求最大的那个孩子必须卧床休息一周。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突然有几个孩子特兴奋地告诉我:"夏洛来我们班了。"我一愣,随即便恍然抬头,果然看见在屋顶的角落里赫然有几只蜘蛛网,隐约还能看到蜘蛛在上面或忙碌或休息。我还没开口,他们又七嘴八舌地说了开来。"一共有3只夏洛。说不定是爸爸、妈妈和孩子。""我们都是威尔伯了。""我们班有71个威尔伯。""刘老师就是弗恩。"……  相似文献   

5.
一道填空题     
辛波涛 《班主任》2013,(3):44-44
在我初任斑主任的那一年,一天早上,我刚踏进教室就发现几个孩子在追逐打闹,我的心情一下千糟糕起来。我早已三令五申,没想到还有人敢往枪口上撞。当时,我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劈头盖脸痛骂他们一顿,好好解解气。可当我看见这几个孩子表面上低着头,实际上却满不在乎的样子时,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我问自己:我要的只是一个空洞的保证吗?  相似文献   

6.
温柔的力量     
正一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来到一年二班,协助孩子们吃好午餐。突然,宁宁过来向我告状:"老师,您看,他们乱扔餐盘里的饭菜。"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几个小家伙用筷子夹着菜,边吃边嬉笑。这时,其中的一个孩子发现我在看他,连忙低头继续吃饭,当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剩下的几个孩子还在肆无忌惮地说着、玩着,此时地面已经洒了不少饭菜。我走到他们身边,这几个孩子瞬间苦着脸,嘴里支支吾吾地,似乎想辩解什么。我微笑着把孩子们围在一起说:"你们看,地上掉了好多菜,  相似文献   

7.
杜诚 《教育》2013,(10):64-64
我在加拿大修学期间,一次,在中文辅导课之前,两个小男生跑过来,神神秘秘地跟我说,副校长是个年轻的亚裔男士,没有听说他的孩子在五年级啊。我笑着问他们是怎么发现的?他们说,副校长常来他们班,每次副校长来他们班,都要单独和这个孩子聊上几句,有说有笑的。过了几天他们又来跟我说,副校长的孩子成绩不怎么好,有一次社会科学课上,要在加拿大的地图上找出指定的地点,他们不太会,就照了答案写了,结果老师批改下来答案大部分是错的。又过了几天,这俩孩子又跟我汇报这个副校长的孩子了,他们说这个副校长的孩子厉害得不得了,两个老师才把他抬出去呢!我很诧异,出了什么事了吗?  相似文献   

8.
下班回家,正巧与马虹峰、顾羽中、邵歆三个小朋友同路。一路上随便谈谈,问他们住在什么地方,在几层楼上等等。好家伙,彩香新村几区、几幢、几号、几零几室,地址还很不好记。听孩子们的口气,挺喜欢老师上他们家做客呢!他们也问我住在哪儿。我告诉了他们,并邀他们以后来玩。可邵歆突然问我:“周老师,你能把我们三个人住哪儿全说出来吗?”三个孩子一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研究》2007,(12):39-40
问:我的儿子今年上的初一,这个学校的师资、环境各方面还都挺好的,我挺满意。只是最近我发现他们班上有个男生,特别霸道,总是欺负别的孩子。我到学校里去看孩子,就看到几次他对同学动粗。我儿子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年龄小,个子也小,经常挨欺负。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冬天     
从山村来到学校的孩子,很早就起床了。刚到学校,他们的脸红通通的,仿佛熟透了的红苹果,红得那么可爱。我站在教学楼的走廊里,远远望去,群山被大雾笼罩着,时隐时现。我隐隐约约看见几个孩子在公路上行走着。手里拿着手电筒,伴着一束昏黄的光,向公路的前方移动,那也许就是我的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同学就站在学校的大门外喊:“老师,快开门,我们要进学校。”我急急忙忙跑下楼,打开铁门,让他们进来,他们还在喘着粗气。  相似文献   

11.
远道的孩子都回家了,近地的孩子还留在学校里。我批完了中级算术本子,走出办公室,看见十几个孩子围在教室里。我站在门外看了看,就走过去了。“来呀!朱老师。”孩子们看到我没有理睬他们,有些失望似的叫起来了。我打开教室门,右脚刚跨进教室,女孩子王春媞跑来拉住我的手,要我跟着她走,旁边的几个孩子,拉住我的衣角,硬要我坐到他们的座位上去。没等我坐下,朱菊珍说: “朱老师,你忙不?——有空的话教教我们算术,好不?”  相似文献   

12.
曾荣 《山东教育》2009,(6):47-47
作为老师,我常常受累于孩子午睡,每到午睡时候,总有那么几个“顽固分子”精力充沛,情绪高涨,他们一会儿把手伸出被子掰掰手指头,一会儿又瞪大眼睛看着你的一举一动,更有甚者还会以影响已经入睡的孩子为乐趣,捏捏他们的鼻子,摸摸他们的小脸蛋……本来孩子在中午入睡后,我可以处理一些其他工作,但是“顽固分子”们让我一次次地巡视,一遍一遍地叮嘱,甚至为此生气。  相似文献   

13.
我的家乡地处上海西郊的城乡结合部.上幼儿园时,我家的房屋还是被称为农村"土楼房"的老房子.当然还有不少简易"小房屋"是用来出租的.那时我家的房客还真不少,天南地北来此经商打工,借住在我家的"小房屋"里.我每天从幼儿园里回来,总要和几家房客的同龄孩子玩耍.我父母、爷爷、奶奶也没因为房客是外地人而瞧不起他们.有时几个外地孩子用彩笔在白白的墙壁上乱画,给墙壁上穿了一件"花衣裳".我责怪他们,动手推他们.外地孩子人多,我反被他们打了一顿,但我至今没有抱怨.  相似文献   

14.
何捷 《教育文汇》2006,(9):31-31
执教十几年,每一届班上总有那么几个被我定性为“脾气急躁”的孩子。每当他们因为一些小事发脾气时,作为班主任的我,总少不了和他们促膝长谈,但结果总应验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古训。记得有一次,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还没等我说完,就指着我说:“老师,其实你的脾气比我还急!”这“猢狲”,真是  相似文献   

15.
假期里,几个亲戚因为加班的缘故,把孩子托付给我,让我给他们照看些时日。我真有些为难:别人的孩子好教育,自家的孩子难看管,尤其又是亲戚家的小孩,轻重难担,搞不好连大人都弄得不愉快。几个孩子,一个是我妹妹家的世毫,一个是妻妹家的聪聪,另一个是妻弟家的拍拍。三个孩子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记得孩子两岁七个月时,我们带他外出旅游。同车正巧有两个外国人,孩子很好奇,说:“妈妈,你看,外国人!”我说:“你要愿意的话,可以去和他们谈谈。”“我说什么呀?”孩子显然很愿意尝试一下。当时他正好刚学会了几句英语,我启发他可以说“你好”。孩子大胆走过去,对那两个外国人讲“How doyou do”,两个外国人对这个有勇气的小男孩很感兴趣。孩子还送给他们每人一只香蕉。两个外国朋友很高兴,找出了一只不干胶的塑料小牛贴片送给孩子。刚好他属牛,那只小牛的眼睛还会动,孩子用英语说了声“谢谢”,心满意足地回来了。  相似文献   

17.
幸福的感觉     
据我的调查,班级中竟然有90%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舒服惯了,不会扫地,我就手把手教,跟他们一块儿作值日。大多数独生子女都有挑食的毛病,我们班也有很多的孩子挑食。每次,我给他们打饭时,总有学生挑三拣四。为此,我做了他们很多的思想工作。可没有什么效果。有一天,学校食堂里吃菠菜汤,好多同学都不肯吃。我怎么劝说也没用。我一急,端起汤盆就喝,几大口就喝光了。孩子们傻愣愣地看着我。我看着他们说:“其实,老师也不喜欢喝。”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就有几个孩子端起汤盆喝了起来。有同学喝完后,还故意把盆子反扣了…  相似文献   

18.
毛丽福 《湖北教育》2007,(11):43-43
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心情比较沉重。一天我搭公交车回家,恰逢放学时间,开始车内还比较空,上车时碰到几个本校的学生,他们看见我还很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过了一个路口,陆续有人上车,且大部分是各校高一学生。车上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只听到有几个学生非常大声地在讲文理科分  相似文献   

19.
曾娟 《中国德育》2011,(7):49-51
每到节假日,家里就比较热闹,主要是因为家中除了几个大人外,还有五个90后的孩子。五个孩子中,最小的是我儿子小缶,尚在念初中。另外四个是哥姐家的孩子小颖、小风、小芮和小奥,他们都在我所在的城市读大学。每逢节假日,几个孩子常常到家里来聚会,虽然他们平时不常见面,但却相处得亲热融洽。  相似文献   

20.
一、背景说明 我校一年级(3)班有个特别的孩子,医生诊断他患有"小儿多动症".小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这样的孩子还真有几个.他们遇事好奇,什么都想尝试.许多规则对他们没有一点约束.这样好动的孩子的教育,困扰着老师和家长.作为大队辅导员.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并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