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其中,审美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然而目前的美术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轻视美育,片面地理解“术”育,为画而画,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育属于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情感的发展均具有一定作用。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美术教育中贯穿学生的情感教育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应宗  贾婵林 《黄冈师专学报》1998,18(B07):93-94,117
“三字一画一报”的内容师专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师专学生应掌握的“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以外,还应掌握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三字一画一报”的技能。所谓“三字一画一报”,就是宋体字、黑体字、仿宋字、宣传画和板报。“三字一画一报”技能是师专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徐异 《华章》2012,(17)
我国对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增强学生学习创新能力及爱国主义情感.当今中学美术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新时期要求掀起美术教育的一场革命.中学美术应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这也是新时期中学美术发展的路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教学在中师美术教育中具有美育和爱国主义文化传统教育的双重功效。而中国画在唐代以后的发展,有着与传统文化诗词相互融合的重要特征。诗词的文化涵义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应用诗词在教学中归纳、加强情感体验,即让学生获得“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艺术情境感受,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传统的热爱之情。前提,诗词与中国画共处中华民族这同一文化而有可能相互融汇贯通,在两者发展中有着共同的社会、哲学、伦理背景。相通的艺术规律性使彼此不断地交流渗化,诗词的介入使中国画除图像造型外兼得文字语言的感染力。在应用…  相似文献   

6.
何沂 《成才之路》2009,(19):29-29
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唐代画论家张彦远就有“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著名论断。这充分表明古人已认识到绘画对人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邢程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254-254
高校美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性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模式也随之变化。在高校美术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如何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高校美术教育高校生审美情感的培养进行了简要分析,力求结合教学经验,为高校美术教育的成果略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德”居学生所必备的五种素质之首,更应在中小学各学科教育中予以重视和加强。现代美术教育出现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态度、情感、审美及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但这些素质在现代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形成学生“可持续发展”学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莉娜 《考试周刊》2013,(40):179-180
美术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德智美育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目前我国美术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非常落后,严重制约了整个社会美术素质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从教育思想、教学师资、教育设施、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并针对农村美术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促进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观念、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小学美术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积极落实情感教育,构建高效的美术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11.
代云 《林区教学》2009,(8):109-110
当代美术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学生绘画的目的、正确评价和认识孩子们的画、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等四个方面,对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审美情感培养、增强创造能力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偶然间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美国小学生画苹果,老师拎来一筐苹果,由学生任挑一个去画:日本的小学生也是拿着一个苹果自己去画;而中国学生画苹果.往往是由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先画轮廓,然后这边涂红、那边描绿,老师还要再三强调不要画得不像……结果中国学生“克隆”的苹果最像!读了这则文章,我思考颇多。当今信息与知识的发展特征之一是呈正几何级数不断在倍增.而现代美术教育主要是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王安金 《贵州教育》2011,(24):36-38
相对于课堂评价来说,美术作业的评价属于静态的,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尽管要求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和教师自身素养的限制,在农村小学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依然是以“画得像不像”、“涂色均不均匀”、“绘画技法好不好”等为评价标准,冷漠应对学生作业,只一个分数就完事。然而美术教育自始至终都联系着主体(学生)的内心情感活动,它是艺术实践的原动力。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关注学生作业中的内心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4.
大家知道 ,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就目前来看 ,城市学校和私立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普遍优于农村学校。然而 ,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生素质的提高都迫切要求所有学校都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和先进的教学设备 ,农村学校也不例外。当前农村美术教育存在着几点明显不足 :一、缺乏能画能教的美术专任教师美术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必须掌握先进的美术教学方法。只有能“画”能“教”的教师 ,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能“画”,就是要求美术教师首先要了解不同画种的审美取向 ,掌握其基本技…  相似文献   

15.
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美术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养人格,完善审美能力,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以下笔者就从“情境”、“情趣”和“情感”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 情境,是美术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师生在特定的审美情境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怡情养性。  相似文献   

16.
沈凝 《云南教育》2004,(5):42-42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进行这样的美术教育:老师先出示范画,学生跟着学,最后老师评价谁画得像、谁画得好。长期受到这样的教育,学生会自然地忽略自己的感受,产生盲从心理,逐步丧失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创造力、想像力也将在无形中消遁。把合适的美术教育还给孩子。发达国家的美术教育重在体验和创造,鼓励个人的表征方式。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认为,我国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不仅要探讨如何适合孩子的发展特点,还要探讨如何具有中国特色,如何让孩子更自由、更有想像的空间。而要让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画”,评价方式至关重要。日本公…  相似文献   

17.
美术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 学美术教育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能够培养 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的审美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及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然 而,受政策、师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我国农村中小学美术 教育还比较落后。这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农村学生美 术素质的提高以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美术教育的发展。本文 分析了我国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农 村美术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史忠平 《教书育人》2007,(2):110-111
我们时常会听有些学生说自己在“画美术”,心中不免有点纳闷。此话出于孩子之口还则罢了,部分家长也会不假思索的说“我让孩子画美术”。听此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多少年来的美术教育究竟都干了些什么?观今天美术教育之浪潮,席卷全国,可谓波澜壮阔。学校美术教育已不能满足需要,各类美术培训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面前,可学画的孩子仍然在说着“画美术”的字眼,我们又要发问美术教育你究竟意欲何为?  相似文献   

19.
在岭南版初中美术课本第二册中有一个写意花鸟画的单元,有《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英姿焕发的红棉花》《活泼可爱的飞雀》《栩栩如生的虾》四节课。从教学中我感觉到学生非常喜欢这几节中国画课,对国画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然而国画教育在目前的美术教育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少,学生也相应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对中国画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浅薄。如果我们适当的对美术课程进行调整,把中国画作为初中美术教育的重点内容,这将大大促进继承和发展中国画艺术,也会使美术课成为突出体现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一、…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了“翻转课堂”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以视频为载体,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利于丰富美术教育内容,拓展学生创作视野,促进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发展,这与新课标对美术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