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刑事不起诉制度是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立足于我国现状,分析我国现行不起诉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刑事诉讼不起诉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关于搜查制度的立法简单粗陋漏洞百出,其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司法审查机制、启动搜查的随意性与粗陋的执行程序、辩护权缺位和违背法理的同体监督与非法搜查侵害的权利缺少救济途径。导致搜查制度出现如此缺陷的原因是检控机关人权保障观念淡薄、证明标准和执行程序的虚无化、搜查制度运行中的非诉讼化构造和忽视权利保障与救济。  相似文献   

3.
刑事证人制度在刑事诉讼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西方国家,刑事证人制度从理论和立法上都表现出日趋完善,而我国刑事证人制度却存在较大缺陷,影响了证人作证的积极性,制约了刑事证人制度的功效。完善我国刑事证人制度,必须突破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制度的规定,借鉴西方国家刑事证人制度的诉讼经验,充分研究影响各类证人作证的主、客观因素,制定积极、动态的证人保护措施,制约证人规避作证的行为,全面调动证人作证的主观能动性,使刑事证人制度更好服从打击刑事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刑事证人保护制度对于保证诉讼价值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原则进行了分析,并从证人保护的范围、具体保护措施、执行机关、启动程序等方面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刑法对累犯制度较1979年刑法作了较大修改和完善,但在累犯条文用语的准确性、特殊累犯适用范围、单位累犯规定、未成年人是否应为累犯适格主体、过失累犯及累犯假释等方面存在缺陷与不足,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有效惩罚和预防犯罪的需要。通过对现行刑法累犯制度的剖析,针对累犯制度上述不足与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累犯制度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特有制度,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打击犯罪、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立法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现阶段,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维护法律权威、公民合法权益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保障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制度",但为了使其真正发挥应有作用,达到实际效能的最大化,确需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造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特赦作为宪法和刑法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我国的刑法体系中占有重要且独特的地位,但由于长期处于适用空白的状态,诸多实体及程序性问题尚待解决.从刑法地位、价值追求、特征等方面对我国特赦制度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探寻完善我国特赦制度的具体措施,对有效发挥特赦制度在缓解社会矛盾、彰显时代价值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保障措施是一种由于进口商品数量增加,对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进口国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本文在对我国保障措施程序制度的重要性介绍之后,阐述了我国《保障措施条例》现有程序性规定的不足之处.在本文最后,对完善我国保障措施程序制度作了一些建议:注重行业协会的参与、建立预警机制、增强保障措施程序制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证人作证是刑事审判的重要内容之一,最能体现司法公正,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增加庭审的透明度。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率低,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于证人作证的立法不足、证人保护制度不完善及证人普遍担忧遭到打击报复,现有的证人保护措施无法充分调动证人作证的积极性。结合国内外证人保护的制度建设,就完善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刑事被害人人身损害的救济是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现行的刑事被害人人身损害的法定救济方式仅为犯罪人赔偿一种,以致于在司法实践中,很多刑事被害人或其家属难以获得及时、足额的赔偿。为此,有必要构建以犯罪人赔偿为主体,以国家补偿、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为补充的刑事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多元化救济制度,以切实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刑事搜查是侦查机关获取犯罪证据的有效侦查手段,它也是可能侵犯公民人身权、隐私权以及财产权等基本权利的强制措施。因此,国外主要法治国家均对侦查机关的搜查行为规定了严格的证明标准或条件。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搜查法律规范非常粗放,侦查机关的搜查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侦查机关无须向第三者证明采取搜查措施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对公民的基本权利造成损害的搜查屡见不鲜。借鉴法治国家的成功制度和技术性规定以完善我国的搜查实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环境刑法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环境法益,而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只注重对环境犯罪侵害人身、财产法益的保护。本文通过分析现行立法制度,提出对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应做出修改,扩大刑法的环境保护范围,落实环境保护“预防为主”原则,加大刑罚处罚力度,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希望文章能为我国环境刑法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审判实践引发了于定罪中是否要考虑人格问题的讨论。厘清人格的概念,分辨人格与人身危险性以及主观恶性的界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从刑事立法以及司法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刑法中导入人格是必要的。作为发挥出罪功能的人格要素,应当归于犯罪主体要件,使平面化的犯罪主体要件鲜活起来,于定罪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法律责任制度,是各种法律部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制度,是整个国家法律责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作为法律责任中三种主要责任形式,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此来警醒人们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防止国家、集体财产和他人财产与人身权利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16.
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民主化不断发展 ,逐渐成为世界趋势 ,赋予被刑事指控人沉默就是一个重要内容。任何一项法律原则或制度的建立 ,必须有其理论依据 ,否则 ,就成了无源之水 ,缺乏其赖以存在的根基。沉默权的法理基础是 :法律面前平等 ,人权至上 ,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中开始“新政”,法制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刑法首先修订,在经过近十年的前期准备和制定工作后,公布了《大清新刑律》;该法在法律体例形式、刑法罪名、刑罚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变革;并在法律中确立了刑法礼法分立、罪行法定、法律平等和刑罚人道主义等现代刑法原则;刑法的变革使原有中华法系走向解体,是中国刑法发展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但在当时中国社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启示现代人要更新传统的刑法观念,树立现代刑法意识。  相似文献   

18.
假释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刑罚执行制度,它有着深厚的理论底蕴,是刑事近代学派主观主义、特别预防主义、教育刑理论在刑罚执行制度上的体现。假释制度与刑法中的人身危险性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法律全球化、行刑社会化、刑罚轻缓化的全球背景之下,假释对于刑罚制度的完善具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刑事和解制度是当今各国刑事政策中面临的一重大课题,其司法理念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相吻合,其直接的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制度,积极引入与国际司法接轨,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推进法制的民主化建设,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刑事申诉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刑事诉讼法对其作出了明确规定。尽管如此,我国刑事申诉制度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理论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对其进行完善,是当前司法改革中必须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