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文 《收藏》2014,(21):52-61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民窑体系,除了以往的磁州窑系概念外,学界也使用“磁州窑类型”这一称呼,统称具有磁州窑产品特征的其他窑场。在陕西的馆藏文物和出土文物中,有不少带有磁州窑风格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时代从宋至明清。在金元明时期,除了异省输入以外,也有本地烧制的产品,主要包括白地黑花瓷器、单色釉剔刻瓷器、低温三彩等。本文主要对陕西考古出土及馆藏的磁州窑系瓷器进行分类整理,并对部分磁州窑系陶瓷藏品源自山西窑口的推论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武贞 《收藏界》2013,(8):40-45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位于今河北磁县观台镇和彭城镇等地,始烧于北朝,宋、金时期达到高峰,延烧至今。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图案鲜明,黑白对比强烈,刻、划、剔、填彩兼用,其釉下彩绘的装饰手法,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磁州窑瓷器造型丰富,品种繁多,尤以多种多样的瓷枕最具代表性。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器型,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瓷枕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我国古代瓷窑如越窑、邢窑、长沙窑、寿州窑、定窑、钧窑、耀州窑、汝窑、磁州窑、井陉窑、长治窑等均烧造瓷枕,其中,宋金元时期河北磁州窑生产的瓷枕最具代表性。磁州窑中仅瓷枕一类的造型就有圆形、腰形、长方形、如意形、兽形、人形等多样,纹饰题材丰富,涉及人物风景、动物花鸟、诗词格赋、建筑图案等内容,画面简洁生动,平易近人。装饰多以传统的中国画写意手法结合图案变化特点进行布局,纹饰洒脱活泼,突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7,(10)
正河北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陶瓷产区之一,著名的邢窑、定窑、磁州窑都曾是颇具影响力的大型窑场。但从元代开始,除磁州窑外邢、定二窑相继衰落,致使本地陶瓷市场出现巨大空缺。而此时龙泉窑正值鼎盛时期,产品流布遍及大江南北,同时在河北陶瓷市场上也占有很大份额。本文从河北三座纪年元墓出土的龙泉青瓷中选取了10件精品,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郝亮 《收藏》2009,(1):57-58
追溯瓷枕的起源,应始于隋,河南安阳张盛墓曾出土隋开皇十五年(595年)长仅3.9厘米的长方瓷枕模型,是已发现最早的瓷枕。唐代以后,瓷枕逐渐流行,尤以两宋最为鼎盛。瓷枕质坚而清凉沁肤,爽脑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细读书”的功用,所以无论富贵贫贱,世人无不喜好,连皇宫中也多有使用。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瓷枕产品琳琅满目。磁州窑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而发展变化的,用途广泛。  相似文献   

6.
刘志国 《收藏》2009,(1):77-77
过去数百年来,上自皇帝,下到封建士大夫一直追捧与青睐官窑,而无视民窑艺术的存在,磁州窑瓷作为民窑产品因此备受冷遇。受这种残余思想影响,近百年来,人们对磁州窑艺术及其作品的欣赏与收藏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缺少保值与增值意义,以致不屑一顾。至少在20年前,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对磁州窑瓷器仍是贬低的,除个别学者专家外,人们很少谈论对磁州窑瓷器的研究和收藏。加之历代磁州窑产品产量巨大,东西多了也就不值钱了,所以拍卖会上也难觅磁州窑瓷的踪影。  相似文献   

7.
杜文 《收藏》2014,(11):52-61
磁州窑是中国卉代北方重要的民窑体系,除了以往的磁州窑系概念外,学界也使用“磁州窑类型”这一称呼,统称具有磁州窑产品特征的其他窑场。存陕西的馆藏文物和出土文物中,有不少带有磁州窑风格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时代从宋至明清。在金元明时期,除了异省输入以外,也有本地烧制的产品,主要包括白地黑花瓷器、单色釉剔刻瓷器、低温三彩等。  相似文献   

8.
《收藏》2008,(10):184-186
彭城窑大盆标本,磁州窑白地黑花赭彩凤纹大罐,金代磁州窑白地黑绘钵,金代磁州窑红绿彩碗。  相似文献   

9.
徐华烽 《收藏》2009,(1):40-44
随着“窑系”概念在古陶瓷学界的运用,磁州窑以其发现早且窑址考古成果多,遂有“磁州窑系”之称。磁州窑系泛指以磁州窑为中心,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省宋元时期生产化妆白瓷、彩绘瓷和化妆土剔刻花装饰瓷器的民间窑场。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窑系”和“磁州窑系”概念提出了辩驳,也激发了民间瓷友对“磁州窑系”的争论。在目前还没有比这更科学的学术表述方式的情况下,“磁州窑系”仍不失为宋元北方民窑最为适用的概念。以下介绍“磁州窑系”其他重要窑场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庞洪奇 《收藏》2009,(1):70-74
本文革集了清末民国磁州窑瓷业改良的文献和藏品研究新成果,可补此期磁州窑研究空白。其中青花、釉下五彩、红彩等新品种丰富了这一时期磁州窑产品种类,使人对磁州窑晚期产品有面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11.
庞洪奇 《收藏》2012,(2):36-37
河北磁州窑素以豪放洒脱的白地黑绘、精美流畅的黑剔花及浓艳热烈的金代红绿彩著称。从磁州窑考古发掘及笔者收藏研究的实际情况看,元末磁州窑主要窑场之一的观台窑已经停烧,而滏阳河流域的磁州窑烧造中心彭城窑经宋、元、明、清一直延烧至今。  相似文献   

12.
刘志国 《收藏》2010,(3):34-35
20世纪初,河北巨鹿古镇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宋代磁州窑瓷,西方对磁州窑瓷的收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从而刺激了磁州窑仿品生产,当年的一些仿制品至今仍被陈列干国外博物馆内。50年代,周总理提出恢复五大名窑生产,为此彭城陶瓷研究所成立了仿宋瓷小组,烧制了一批磁州窑仿古瓷产品。  相似文献   

13.
庞洪奇 《收藏》2012,(3):36-43
河北磁州窑素以豪放洒脱的白地黑绘、精美流畅的黑剔花及浓艳热烈的金代红绿彩著称。从磁州窑考古发掘及笔者收藏研究的实际情况看,元末磁州窑主要窑场之一的观台窑已经停烧,而滏阳河流域的磁州窑烧造中心彭城窑经宋、元、明、清一直延烧至今。然而,其瓷器烧造不仅品种减少、装饰技法单调,而  相似文献   

14.
正磁州窑与吉州窑作为宋元时期中国南北方两大重要民间窑场,其产品种类丰富,装饰题材及工艺技法多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突出地位。宋金元时期,釉下彩绘是磁州窑与吉州窑共同的表现手法,磁州窑更是将这一技法发扬光大,并且以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影响了包括景德镇在内的诸多窑场。本文以两窑釉下彩绘产品作为切入点,探讨二者工艺技法方面的差异对艺术风格的影响。制瓷工艺对艺术风格的影响"湿法工艺"是磁州窑生产瓷器的一大特色。北方气候干燥,坯体中的水分蒸发很快,因此磁州窑"从产生青坯开始,施白化妆土,刻划、绘画等装饰到施釉的整个过程,需在坯体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繁荣发展时期,此时名窑迭出.不仅有五大官窑,而且民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北方的磁州窑系因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在求瓷中独树一帜.瓷枕就是磁州窑系产品中的一朵奇葩异卉。  相似文献   

16.
王兴 《收藏》2018,(1):44-47
田运祺退休后迷上了磁州窑瓷器收藏。邯郸是磁州窑的故乡,宋元时期在漳河流域和滏阳河流域形成了两大窑场,后发展成为当时北方最大的民间窑场,为磁州窑的收藏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那些动辄十几万元乃至几十万元的梅瓶、瓷枕一类的大型高档瓷器,凭田运祺的经济实力,难以问津,但他有自己的错位收藏战略——以小取胜。  相似文献   

17.
张振海  张增午 《收藏》2014,(8):56-61
林州宋金纪年墓葬和窖藏出土瓷器,主要是观台窑、彭城窑、鹤壁窑等周边属于磁州窑系窑口的产品,也有山西和修武当阳峪等处窑口瓷器出土,这种现象反映了宋金瓷器在河南的流通情况。河南省林州市地处河南、河北、山西交界处,北临磁县观台、峰峰彭城等磁州窑中心窑场,东南有安阳、鹤壁、辉县的豫北磁州窑系窑场,西边是山西长治市八义窑、壶关窑。  相似文献   

18.
王建保 《收藏》2014,(8):52-53
提及磁州窑,总会联想到泰国的宋加洛瓷器;看见宋加洛瓷器,一定会和中国瓷器联系在一起,包括著名的磁州窑。这就是磁州窑、宋加洛对古陶瓷热爱者的心结牵动。怀着这个心结,笔者近期三次造访泰国,在泰国国家博物馆、曼谷大学东南亚陶瓷博物馆、宋加洛博物馆、清迈博物馆以及山林、河畔的古瓷窑遗址上寻觅中泰两国间陶瓷文化相互牵系的蛛丝马迹。并由此撰写了《磁州窑与泰国古陶瓷的"历史公案"初解》和《潮州窑与泰国古陶瓷的关联性探讨》。现笔者不揣冒昧,就宋加洛瓷器之磁州窑风格的观察与欣赏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原雪辉 《收藏》2014,(2):61-64
作为宋金时期磁州窑类型中出类拔萃的窑口,品类之丰、制作之精、装饰之美是当阳峪窑的显著特点。在其品种繁多的精美陶瓷制品中,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单一黑色釉装饰和以黑色釉为主要装饰辅以其他技法的复合黑釉装饰,因手法多变、匠心独运、制作精美而成为当阳峪窑的主要代表作品,也成为中国古代黑釉瓷装饰艺术系列中的璀璨之星。  相似文献   

20.
张国英 《收藏》2009,(1):47-47
磁州窑以独特的“白地黑花”装饰风格独树一帜,并对中国北方各窑场形成很大影响,“白地黑花”也成了磁州窑瓷的代名词。然而在长期的烧造过程中,磁州窑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还烧造出仿定窑瓷、仿钧窑瓷、仿建窑瓷等等产品,而且在仿烧中创造了“磁州天目”这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