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3):F0002-F0002,F000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沙金庚研究员。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本所拥有一大批资深的专业人才,其中有12人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出生年月专业或专长单位川0920经济地理农业区划国情分析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91932}地貌学、冰川学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913414地层古生物学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1748古植物学、地层学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164!地层古生物学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 921515地层古生物学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23.!悦3太阳物理紫金山天文台}939916天体物理紫金山天文台1912212农业化学.南京土壤研究所寸9302.25土壤地理南京土壤研究所19366巧天文光学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19份4!1沉积学、沉积岩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1洲2.训16泥沙及河流…  相似文献   

3.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概况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目前是我国惟一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国家级专业机构,1998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我所致力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基础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0,(2):146-150
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管原中央研究院在南京的科研单位,先后成立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社会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地理研究所、土壤研究所等单位.1969年撤销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1978年11月,经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作为中国科学院的派出机构.设立的研究所历经变迁,现中国科学院在南京地区有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天文  相似文献   

5.
院士周志炎     
姓名:周志炎荣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年月:1933年1月11日籍贯:浙江海宁教育状况: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1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生毕业业余爱好(举例说明):围棋、阅读,球类和太极拳  相似文献   

6.
正[人物小传]戎嘉余,地层古生物学家。1941年12月生,浙江鄞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古生物学专业,1966年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主席。长期从事早-中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腕足动物的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7.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李四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创建地质力学,提出构造体系新概念;提出古生物蜓科化石鉴定方法与分类标准,此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为微体古生物研究开拓了新道路;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学;在分析中国地质构造特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经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旭研究员牵头的国际工作组确立的全球奥陶系达瑞威尔阶(Dariwellian)层型剖面,1998年9月19日在浙江省常山县黄泥塘正式举行界碑揭幕仪式。由澳大利亚、美国、法国、德国、捷克、韩国和中国等国家近20位古生物及地层学著名专家组成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410项目(奥陶系生物多样性)工作组参加了揭幕仪式,并参观了这一称著世界的层型剖面。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所长穆西南研究员及浙江省及常山县有关领导出席了揭…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3):228-231
戎嘉余 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1962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副主席,英国古生物学会海外代表,国际古生物学会刊物Lethaia编委。从事我国奥陶、志留和泥盆纪腕足动物化石及含化石的相关地层研究30多年,取得系统性重要成果。发现并描述了我国奥陶一泥盆纪腕足动物的500多个已知种,建立了一批新种、新属和新科,改变了过去我国早古生代腕足动物化石研究基础薄弱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姓名:李星学出生地点:湖南郴县履历:194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进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直至新中国成立。1951年起,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从事地质古生物工作,尤其以研究古植物及非海相地层见长。  相似文献   

11.
1940年3月生于湖南湘潭县,汉族。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地层古生物专业,同年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政府津贴,曾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和专著近百篇。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1963年投身于地质古生物研究并坚持研究至今。  相似文献   

12.
在我院今年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三个研究所以所为单元进入试点工作。为增进了解,本栏目将陆续对试点工作中的一些研究机构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中新社南京2月20日电(盛捷)20日,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军博士正式公布十年研究成果:中国科学家复原了3亿年前“植物庞贝城”,实际复原如此大规模的远古森林为世界首次。  相似文献   

14.
贲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雷达、测控)严家荣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天文)赵之珩天津科技馆顾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李梅南京中山植物园科普科高级工程师(植物)翁德宝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系教授,江苏省科普作协理事(生物)田如森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总编(太空)尹怀勤中国科普作协常务理事,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员(航空航天)刘永青南京科宇勘察公司高级工程师(地质学)浦泳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王小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古生物)  相似文献   

15.
贲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雷达、测控)严家荣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天文学会副会长(天文)赵之珩天津科技馆顾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李梅南京中山植物园科普科高级工程师(植物)翁德宝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系教授,江苏省科普作协理事(生物)田如森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总编(航空航天)尹怀勤中国科普作协常务理事,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员(航空航天)刘永青南京科宇勘察公司高级工程师(地质学)浦泳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王小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古生物)《科学大众·中学生…  相似文献   

16.
雨花石之谜     
一本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德滋院士为主编,江苏省地质矿产勘察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或研究员编著的《远古的奇观——南京雨花石》,已于2012年9月底在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是"远古生命的探索"系列科普丛书的第三本,前两本是《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远古的记忆——南京猿人》。  相似文献   

17.
贲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雷达、测控)严家荣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天文)赵之珩天津科技馆顾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李梅南京中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植物)翁德宝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系数授,江苏省科普作协理事(生物)田如森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总编(太空)尹怀勤中国科普作协常务理事,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员(航空航天)钱竟光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委员,南京体院运动人体科学系主任、教授(体育科学)刘永青南京科宇勘察公司高级工程师(地质学)浦泳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王小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古生物)雷利江苏省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地震)  相似文献   

18.
贲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雷达、测控)严家荣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天文)赵之珩天津科技馆顾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李梅南京中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植物)翁德宝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系数授,江苏省科普作协理事(生物)田如森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总编(太空)尹怀勤中国科普作协常务理事,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员(航空航天)钱竟光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委员,南京体院运动人体科学系主任、教授(体育科学)刘永青南京科宇勘察公司高级工程师(地质学)浦泳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王小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古生物)雷利江苏省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地震)  相似文献   

19.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留学日本、英国,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其著作甚丰,代表作有《中国地质学》、《中国北部之蝗科》、《地震地质》以及文集《天文、地理、古生物》等等。  相似文献   

20.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留学日本、英国,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其著作甚丰,代表作有《中国地质学》、《中国北部之蝗科》、《地震地质》以及文集《天文、地理、古生物》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